我每年都换iPhone,还买了很多壳。如果我推荐四种贝壳,我觉得是以下四种。
我对贝壳的需求主要分为:极薄,透明全包,MagSafe。毫不夸张的说,这四款都是我这两年会提前买好的壳。分别是PITAKA芳纶纤维(也就是“凯芙拉”)、PowerSupport AirJacket、Apple MagSafe透明和皮革外壳。
以上几个分领域,我觉得都可能存在于天花板层面。所以如果你有你的iPhone 13,不妨听我分析一下~
从iPhone 12开始,苹果为iPhone带来了新的MagSafe功能。
但如果要使用MagSafe磁吸、充电等功能,必须配合MagSafe保护壳使用。目前除了苹果官方的,似乎只有和苹果合作很好的OtterBox有售。
MagSafe组件已经开始陆续出货给第三方,今年可能会有更多品牌出售。
MagSafe保护外壳的组件。苹果嵌入外壳,第三方通常以补丁的形式存在。
所以今年和往常一样,提前买了两个苹果型号,透明和硅胶的。前面这两篇文章我们都讲过了,这里我简单讲一下。
今年新出的皮革配色不太讨喜,所以买了个金棕色。实物还可以,颜色和去年的菱角一样。
27g的重量不轻。
这项技术和去年的版本没有区别。里衬,植绒,压边都一样。
这种苹果皮最大的问题是非常容易剥落。即使不经常用,一个月也会脱皮。
而且皮革的特点是不耐用,第二天没怎么用,发现破了一块。不过没关系。我们不是艺人强迫症,只是个壳。
皮质外壳最大的优势,除了手感和质感,才是关键。因为有了键盘,比苹果的透明和硅胶舒服多了。
硅胶壳用的越多,越不喜欢,但每年也买两个。除了容易出油,而且夏天油腻,冬天粘腻,优点就是颜色好看。
39透明壳,很多人以为是抢钱。但这是目前市面上MagSafe透明壳最好的工艺。
透明外壳的MagSafe模块不可能是透明的,所以苹果做了白色设计。去年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丑,但是现在我已经习惯了。
这个外壳不是纯硬壳,而是TPU+PC的双重结构,弹性橡胶边框+塑料背板。但仔细看,看不出夹线等加工。苹果的材料融合工艺堪称完美。
考虑到拆装问题,苹果依然执拗地不在透明外壳上封边。当然,下巴裸露有磕碰的风险,每天都要注意。
重量28g,比苹果的皮还要重1g。当然也可能是测量误差。
虽然这个透明外壳的框架是TPU,但它仍然不耐摔。一旦掉下来,边角很可能会裂开。
发黄问题从系列1和系列2开始,工艺似乎有所进步。左边的用了三个月左右,右边的是新的。看不出明显发黄的痕迹,也比普通透明壳好。
当然苹果的壳都是用MagSafe的。如果完全不用这个功能,我觉得没必要多花钱。毕竟挺贵的。MagSafe,我身边几乎没有人在用,目前市场接受度也不是很好。
先说两个我很喜欢的非MagSafe保护壳。
几年前买的Max版。今年因为Pro和Pro Max版本性能都不差,我毅然选择了小13 Pro。
Max戴着一个半斤多重的壳。我真的不想再麻烦我的小手指了。
但不管是哪个版本,追求极薄的保护壳总是对的。毕竟谁能拒绝把手机做的更轻呢?
想要极致轻薄,就得在材料上下功夫。在众多可以制成保护壳的材料中,凯芙拉因为兼顾了极致轻薄、出色的手感和保护效率,成为了首选。毕竟凯芙拉也是“世界三大高性能复合纤维”之一。
由于其优异的柔韧性,大多数防弹衣也使用这种材料。在数据电缆领域,它还代表着极端的耐用性,通常作为加强筋添加在电缆的芯线中。
PITAKA 凯夫拉保护壳目前,有几种Kevlar保护壳正在制造中,但就R&D强度和产品丰富性而言,我更喜欢PITAKA。
该型号分为磁性和非磁性版本。我买的这款无磁细纹的,极致轻薄。
磁吸不同于市面上贴贴片的方式,就是直接完美的嵌入MagSafe磁环,有兴趣也可以自己去看。
因为用的是600D这种稀缺的凯夫拉材料,自然产量很低。而且加工工艺非常复杂,很多人批评凯夫拉尔外壳做工太差。
这两年买了PITAKA,至今没发现什么技术问题。模具精确,边缘没有毛刺。
每个外壳都有一个独立的编号。
600D凯夫拉质地很细腻,成本较高。
重点是,这款外壳只有9g,比常见的外壳要轻很多。
今年的元丰蓝搭配皮塔卡,细粒凯芙拉,也很好看,感觉很接近裸机。毕竟9g其实不是很在意重量,直角边框和iPhone一致。
因为材料很薄,MagSafe也可以吸,但是磁力比内置的MagSafe模块弱。如果想要磁吸,也可以买PITAKA的磁吸。他们还做了很多磁吸生态配件,比苹果的丰富。
按键采用开放式设计,自然不会有硬键的问题。
直接就是原机的手感。
接口的位置设计了梯形凸起,这是设计师精心考虑的。
由于ifory安富的数据线经常在站内推送,接口比较大,官方皮肤的常规开放会达到边缘。
PITAKA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这个问题。
顶部也是开放式设计。虽然很薄很轻,但是摔的时候边角还是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毕竟凯夫拉材质韧性好。
很多人喜欢透明的贝壳,我也不例外。如果你没有MagSafe需求,那么PowerSupport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我刚才说苹果的透明壳是MagSafe透明壳里最好的,所以PowerSupport是常规保护壳里最好的。
PowerSupport作为与苹果全球合作多年的品牌,PowerSupport一直专注于透明外壳,在国内拥有良好的用户基础。像一些日本老字号,他们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这可能是大品牌保护壳里唯一还坚持全包硬壳的品牌,且买且珍惜。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包装也注重环保,取消了以前硬壳的翻盖包装。
穿上之后你会发现元丰蓝好漂亮。
相比之下,苹果的MagSafe戒指实在是不堪入目,牺牲美观换取功能性。
重量只有18g,比大多数保护壳都轻。当然还是比皮塔卡的《变形记》和《轻薄》略重,因为是600D的凯夫拉。
PowerSupport这种硬壳可以最大限度的还原iPhone的色彩和质感,是普通软壳无法比拟的。而且过程还是在线的,没有水线和彩虹反射。
仔细看,里面有非常细微的点状纹理,只有靠得很近才能看到一些。这也是PowerSupport的经典设计,在不影响透明视觉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避免透明外壳带来的水印问题。
全包式的设计也能比苹果开放式的底边更好的保护边框。
开关键,但是只有关键部分是开槽的,和PITAKA的设计不一样。
不会有硬按键问题,直接用原厂按键。
四个角的边缘略向下倒圆,便于拆装。
上接口的断点设计也是PowerSupport的标志,降低了底框的韧性,拆装更灵活。
拆解的时候只需要拔掉左右底角就可以了,这里需要一点技巧。
这次还一起买了个黑色的,配元丰蓝的iPhone 13 Pro很好看,会变成灰蓝紫的组合。
这个颜色是哑光材质,对指纹汗液更友好。我用了一下午,只留下一点痕迹。
趁着iPhone 13 Pro刚火起来,跟大家聊了聊我买的四个壳。
PITAKA的Kevlar极轻薄,PowerSupport的全包透明,苹果的MagSafe透明,皮质外壳。
四款外壳都不便宜,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工和用料都是业内顶尖的。
最后做一个总的总结。
PITAKA的Kevlar仅重9g,适合追求极致裸机手感的人。
PowerSupport,可能是目前最好的全包硬壳技术,可以很好的还原iPhone的质感;
苹果MagSafe透明外壳,两种材质融合的非常好。但作为透明外壳,28g确实有点重;
苹果MagSafe皮壳,皮质和做工就不说了,但是很容易剥落,看你的选择了。
好了,基本就这样了。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