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300多天在路上,这个群体被称为“现代游牧民族”。“卡友”“走南闯北”是他们呼朋唤友的“暗号”。他们飘忽不定,长期不回家,身体负担重,作息不规律,还要面对体能、技能、心理等多重考验...他们是卡车司机,用卡车运送民生物资和各种货物到目的地,支撑社会运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这一期的汽车行业指南中,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带你走进卡车司机的生活。
“带回家”到世界的尽头
“Kasao”将卡车改为“RV”
“昨天我们把货送到安徽,今天要带一批货去昆明,然后再装一批货,送到海南。”这是80后货车司机张伟和妻子张艳的日常。跑遍全国,永远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
张艳和丈夫是江苏连云港人。他们开卡车已经9年了。“家里老人带孩子,我们两个在外面开车,一年300多天都在外面。忙的时候两三个月都回不了家。”张艳告诉记者,货车司机照顾不了家人。还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调查数据显示,37.3%的货车司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近40%的货车司机每月工作一天。高强度的工作让陪伴家人成为一种奢侈。
卡车司机需要更快的反应能力、高超的驾驶技术和驾驶过程中的高度注意力。“我也考了B2驾照,夫妻轮流开车,互相照顾。”张艳告诉记者,货车司机“带着家人上路”,在路上吃喝。“陪老公上跑车的老婆,我们行业里叫‘卡嫂’。”
货车司机可能吃的不好,30%左右的货车司机会在车上做饭。为了让在外面旅行的时间更有生活气息,张艳对货车进行了改装。扬子晚报牛子记者在张艳的Aauto Quicker账号(舌尖上的卡车生活:群主)里看到,她把可旋转的座椅换了,把驾驶座中间的位置换成了升降台,把座椅靠背换成了可伸缩的床,床底下放着锅碗瓢盆、插座、迷你冰箱、锂电池、水龙头等各种调料。适合“不下车做饭”;她还把货车的储物部分改成了另一个小厨房,停车时用这个小厨房“煮大餐”。很多网友和卡车司机更快地看到了她在Aauto的生活,羡慕地说这是把卡车改成了“房车”。
“在车上做饭是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张艳说,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容易出现身体问题。“开得好,吃得好,奋斗的时间就长。”
Aauto更快的成年卡车司机“扩大了朋友圈”
[/s2/]他们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关心
通过Aauto Quicker,了解不同行业的生活,成为粉丝的新发现。卡车以男性为主,来自Aauto Quicker平台的数据显示,女性司机在卡车司机创造者中所占比例不到5%。年龄范围从60后到00后,其中80后是货车司机的中坚力量。《2021年货车司机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货车司机超过2000万人,其中57.5%的司机月均收入在5000-10000元,32.7%的司机工资超过10000元。
张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轮流开车,大家停车比较安全。两个人比一个人效率高,其他人稍微轻松一点。“我老公在看工人装货的时候,我已经把饭做好了。他上车后,我已经导航到了目的地。”她说。不取货的时候,货车会“趴着”,利用这段时间休息调整状态。
记者看到,很多货车司机在业余时间都会发一个auto更快的视频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一名卡车司机表示,在跑车漫长孤独的旅程中,Aauto Quicker的朋友们给予了很多帮助。“如果你不认识路,就更快地发送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当地的粉丝可以看到并提供驾驶方向。”“跑青藏线的时候,粉丝可以跟着我的镜头骑‘云驾’。”
张艳从2018年开始玩Aauto比较快。他更快地展示了在Aauto改装的经验和技巧,分享了工作中的快乐,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张艳说,球迷们也让货车司机们感动了不少。“我忙了一段时间,没在意更新。很多粉丝发私信问我们是否安全,要不要报警等等。”张艳很感动。“有时候,更新视频也是和平的标志”。
卡车司机也用实际行动来塑造新形象。更快的自动驾驶是他们打破偏见的重要方式。记者看到,疫情期间,不少司机变身志愿者,帮助运送物资。张艳的丈夫张伟是一名老兵,参加过防疫物资的运输。
“Aauto Quicker为我们与卡友和粉丝之间提供了一个情感支持的平台,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职业的意义和使命。”张艳说,对很多货车司机来说,Aauto Quicker是一个“扩大的朋友圈”。
用意志对抗疲劳,用车轮追逐时间。卡车司机打破物理距离和空限制,支持社会化运营。他们还通过手机屏幕在移动互联网上相互联系,为孤独漫长的职业旅程增添了许多真挚的感情。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李冲
校对许衡
来源:牛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