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也能赚钱吗?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被称为深圳碳交易盈利第一人,花30万买了7000吨碳排放配额,两个月后赚了10万。一个看起来比股票还香的市场,能不能亲自进入,怎么进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碳市场的现状
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碳市场正式启动交易。湖北和上海分别成为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所在地。全国碳市场的第一个绩效周期包括发电行业的2,162个关键排放单位,涵盖每年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要了解碳市场,首先要了解碳市场是如何形成的。碳市场是政府通过对耗能企业的控制和排放人为创造的。政府对耗能企业的历史排放进行盘点,根据燃料消耗等情况为企业设定一个未来的排放配额,通常低于企业的历史排放值。如果企业未来的排放量高于配额,则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配额或CCER(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核证减排量)进行核查和削减。
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碳交易
中国的碳交易主要有两种,即碳配额交易和自愿减排交易(CCER)。碳配额交易市场以排放控制企业获得的碳配额为交易对象,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获得的减排凭证。
配额的概念很好理解。政府授予排放控制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排放量相互买卖。当企业的配额过剩时,可以在碳市场出售。当企业的配额不足时,需要在市场上购买。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碳配额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CCER按照5%-10%的比例作为碳交易试点地区碳配额的抵消指标。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决定暂停CCER方法学、项目、减排、审定和认证机构、交易机构的申请备案。截至2021年4月,中国已开发CCER项目2871个,其中861个完成项目备案,815个完成减排备案。从项目的技术类型看,以风电、光伏发电、沼气利用、水电、垃圾焚烧、生物质发电、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为主,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占总项目的60%以上。
碳交易市场空-千亿市场规模
从碳排放交易量来看,中国目前的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年。按2025年碳交易市场30%-40%计算,未来中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规模将超过30亿吨,相当于欧盟的排放总量水平。
在碳排放交易量方面,基于中国碳论坛和ICF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格调查》研究结果,2025年,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的碳价格有望稳步上升至71元/吨,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总市值将达到2840亿元。
CCER市场的放开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碳交易市场类似于早期的股票市场。在这种大规模的市场中,可以提前布局,把握先入先得的价格优势,赚取较差的投资利润。
个人如何参与碳交易
1。在碳交易市场开户并交易
开户流程和股票开户流程非常相似。个人碳交易需要在国内主要试点碳交易所进行。个人想开户,首先需要按要求提交申请,然后进行开户获取座位号、绑定银行卡、签订网银合同等操作。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操作后,即可通过网络交易客户端和手机app进行交易。
中国试点碳交易所
(1)上海环境与能源交易所
(2)北京环境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
(3)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4)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5)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6)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环境与能源交易平台
(7)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
(8)重庆碳排放交易中心
(9)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
9在大型试点交易所中,应该指出的是,并非每个试点碳交易所都支持个人开户。这5家公司支持个人开户: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所、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重庆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些会要求资金证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办理。开户后,他们可以进行市场交易。
碳交易投资需要关注哪些指标:
(1)、全球经济、能源价格等宏观因素。
(2)了解国家相关政策
(3)与碳交易相关的行业背景
(4)市场的供求关系
(五)主要交易所的每日交易价格
2。关注碳包容政策,参与碳包容政策
中国首个城市碳包容性平台在广州启动。市民可以通过绿色出行、节水节电等低碳行为,获得碳币,兑换商品。获得认证后,部分行为碳减排量可以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实现。
碳普惠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用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低碳行为,如乘坐公交地铁、步行一万步、骑自行车共享20分钟等,都可以转化为碳币,用于兑换商品或折扣券,从而鼓励和引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了解当地的碳包容性政策,并积极参与其中。
3。参与碳汇的开发
当个人有相关资源时,可以考虑碳汇发展。碳汇发展项目需要经过项目审批、项目登记、项目认证和项目发放,CCER才能进行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