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刷脸支付(支付宝三年投入30亿推进刷脸支付,"靠脸吃饭"的时代要来了?)

硬件厂商生产的各种硬件设备可以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吗?

现在,相关业务已经在进行中,国产相关硬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落地相关场景,比如零售、金融,甚至医疗等领域。目前已有相关应用。

4月17日,在北京“支付宝开放日物联网专场”上,支付宝行业支付事业部总经理钟友首先表示,“2014年,蚂蚁金服开始关注刷脸支付相关的技术。经过五年多的技术研发,整个行业的趋势在向好,今年将是实现未来愿景的前站。”

仅在上一代产品发布4个月后,蜻蜓刷脸支付发布了第二代产品。

雷锋。com了解到,除了发布新一代蜻蜓刷脸支付产品,钟友还宣布蜻蜓将成为自己的系列并对外开放,未来三年将投入30亿元支持刷脸技术全面开放和业务合作。



随着蜻蜓系列产品的升级,阿里又多了一个开放的生态。

“每次发布会后,我们都能赚很多钱。上次在云起的发布会上,我们一个刷脸饮水机卖了一千多瓶水,远远超过实际需求。”支付宝生物识别产品部总监刘钊介绍了刷脸支付的应用需求。

2015年,马云在德国汉诺威展示了支付宝的刷脸支付系统。“当时的体制很简单,只能为马云一个人服务。”2016年后,支付宝开始做人脸支付的商业落地,做了第一代不用手机的人脸支付产品。



美国媒体此前发布了中国领先美国的五项技术,一是众所周知的高铁,二是刷脸支付。就目前而言,刷脸支付从来不需要带手机,现在需要输入4位手机号,现在不需要手动输入手机号。

具体来说,蜻蜓刷脸支付产品配备了包括3D结构光摄像头、RGB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等摄像头,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还原人的真实身份。

在过去五年的推广过程中,商业刷脸支付技术的痛点是商业成本高,在支付环节实现全接入非常昂贵。如果要应用刷脸支付技术,需要和自己的服务商、ID系统、支付环节打通。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也阻碍了刷脸支付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

所以,用支付宝现在的蜻蜓脸支付产品。

至于此次发布的第二代蜻蜓,相比上一代,显示屏从10英寸缩小到了8英寸,厚度减少了3/4,整机重量减轻了55%。折叠拆卸后,可以是一本书的大小。而且插上电源就可以使用,不需要任何外部设备。



此外,支付宝还升级了关键部件——3D结构光摄像头。新的3D结构光相机可以在侧光、背光和许多复杂的应用场景中快速定位和准确识别人脸。



刘钊还强调,支付宝下一步将开放蜻蜓生态。“通过蜻蜓生态的开放,我们可以实现一些更复杂、定制化的需求。”具体打开方式有两种:蜻蜓小程序和小指令。

蜻蜓小程序。蜻蜓小程序可以完全复制支付宝小程序的所有开发组件,在支付宝小程序开发的所有应用可以完全移植到蜻蜓小程序,蜻蜓小程序还可以在蜻蜓小程序中加入蜻蜓设备厂商独有的包括摄像头、语音交互等物联网功能,满足定制需求。

小指令。很多业务操作流程都是标准化的。无论是开发原App,还是开发一些小程序,其实很多工作都是在做一些重复性的开发。将小指令与已有的小程序或原app重叠,可以减少重复开发。“例如,如果dragonfly界面需要显示商家支付和提供的金额,我们可以通过定义小指令将该金额传递给dragonfly界面。”



蜻蜓小程序和小指命令三天内就能开发出简单的功能,大大节约了生态开发成本和产品运营效率。

刷脸支付:花钱不再有“感觉”

从现金交付到电子支付,担保交易促进了快速支付,为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带来了繁荣。

2010年,支付宝解决了网上交易成功率、支付体验等问题,推出快捷支付。随着电子支付向二维码支付的发展,移动支付行业诞生了。

2014年,支付宝更进一步,关注刷脸支付。“当时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消费者可以一张脸吃饭买东西,不用带任何东西。”回忆当初入行的想法,钟友说。现在看来,一个真正的“面对面时代”可能已经不远了。

谈到支付创新,钟友认为主要有两个切入点,即资金流和支付媒介:

  • 资本流动。担保交易和托管流程解决了资金流动不便的问题,进而有了“先下单后付款”的业务模式,进一步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支付门槛;

  • 支付媒介。从现金、银行卡到现在的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支付媒介在不断变化,最终现金、银行卡等特殊媒介被手机等通用媒介所取代,这也是一个逐渐“脱媒”的过程。现在支付宝推广的刷脸支付,相当于用户端不需要媒体。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

    对于整个业务系统来说,支付只是业务完成的一个节点。服务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商家需要建立完整的消费者个人画像,这在只有几秒钟的“支付节点”上很难实现。技术创新为传统线下门店运营带来了更多可能,数字化运营成为主要趋势。

    我们可以把门店业务变成数据驱动、算法驱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整个消费过程不必被银行卡、手机等支付媒介打断,从而减少支付“痛苦”,提高消费转化率,同时把线下商家和消费者“搬到”线上,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驾驶技术。有了刷脸支付,线上就可以出现数据驱动的服务体验。

    2018年12月,支付宝推出第一代蜻蜓人脸支付产品。根据支付宝官方信息,在与合作伙伴测试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刷脸支付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商户20%至50%的营收效率,还可以将整个会员的信用卡发卡转化率提升5至6倍。

    至于业务逻辑,钟友在现场以之前发布的智能容器为例进行了分析:

    “很多人打开柜门都不会想到要买什么。当他需要拿出手机打开柜门购买商品时,他可能会放弃,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拿出手机是一个支付过程,是一种不好的交互体验。刷支付让消费者打开柜门,没有支付压力,从而带动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目前已有数万商家带蜻蜓进店申请。"

    支付宝刷脸

    对于蜻蜓二代的升级,钟友也表示会从产品、服务、政策三个方面进行升级:

    产品升级。蜻蜓将形成自己的系列,扩展蜻蜓脸刷的整个支付产品,未来将覆盖更多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产品。“只要我们的合作伙伴符合我们的技术要求,与我们合作,并且有共同的愿景来服务在线业务,他们生产的产品也可以称为蜻蜓,蜻蜓不再是一个,蜻蜓未来将是一个群体。”

    服务升级。“通过刷脸支付,我们希望帮助商家打通线上线下的运营体系,让商家的会员留存、会员续费、会员营销,甚至全店运营与全渠道运营完全对接。"

    策略升级。设立蜻蜓运营奖励,未来三年投入30亿支持刷脸技术全面开放和商业合作。



    “朋友圈”里的朋友

    如前所述,“蜻蜓”将作为支付宝的开放生态开始对外开放。目前,全链条包括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米尚科技、3D结构光摄像机提供商Malio,以及医疗、零售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提供商。

    上海米尚科技有限公司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苏宏然在会上表示,“米尚为线下行业提供一系列硬件解决方案,包括自助/桌面POS机、收银机等。所有设备集成3D结构光摄像头,配合支付宝实现刷脸支付。此次外资米科技已与300多家软件厂商对接刷脸支付,30多款软件调至刷脸,并陆续落地零售、餐饮、休闲娱乐、酒店入住、生活服务、医疗健康、交通等场景。”



    Malio科技有限公司CPO张剑表示,Malio率先推出的支付宝刷脸支付终端也是蜻蜓2代系列产品之一——T1-Lite。T1-Lite即插即用,商户可以直接接入手动收银机;其次,T1-Lite采用支付宝人脸感知+二维码聚合支付,方便消费者选择。此外,T1-Lite体积小,支架可拆卸,商家可以根据店面情况将其放在桌面或直接悬挂。

    在2D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过程中,有灯光等干扰项,甚至活体检测对2D检测都非常困难。视频方式虽然提高了识别率,但是不利于用户体验。因此,3D人脸识别技术被引入到人脸支付技术中。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感知三维之间的信息空,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此次发布的第二代dragonfly产品,应用的是马里奥的S1相机。



    考虑到设备制造商希望我们的相机在结构上越来越轻,我们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将S1相机打造成目前业界最小的3D结构光相机。接下来的问题是,S1相机不再是即插即用的USB形式,而是更加一体化的接入方式。因此,Malio还可以为不同技术能力的厂商提供3D模块、3D感知模块(MTK/高通)和整机解决方案。

    在医疗应用场景上,阿里医疗已经有医疗版蜻蜓,可以实现刷脸、医院建档、医生名片、电子健康卡、扫码兼容、订单支付等功能,实现全流程。该设备已在浙江省省级医院应用,并将在浙江、江西、天津的多家医院投入运行。



    在零售应用场景上,味多美CIO胡博表示,味多美将于4月底至5月中旬在北京所有(300家)门店部署蜻蜓设备,同步开启刷脸领取味多美会员卡和一键支付的功能。



    最后,支付宝生态发展部总监道元公布了蜻蜓二代的价格,定价1999元/台,限量预售价1199元/台,20台以下正常售价1699元/台,600台以上1499元/台。重点公布蜻蜓运营奖励,“首先按照每个用户0.7元计算,每月累计400元封顶,累计单台设备1200元封顶。”



    雷锋。com特别在会后体验了蜻蜓2.0产品,总体感觉是少了一步掏出手机扫码。但是,在雷锋的交往中。com和现场支付宝产品解释人员了解到,蜻蜓2.0是支付终端,不能像自动收银机一样扫描商品条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