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俊平
制作桑凯) S2/]
电子商务和传销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名词,却被“社交”联系在了一起。
最近又有一家社交电商因涉嫌传销被罚4800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朵拉试衣间APP实际经营主体杭州鸿运科技有限公司因组织传销被蒙阴县市场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4600.64万元,罚款200万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朵拉试衣间第一次因涉嫌传销被处罚,朵拉试衣间也不是唯一一家被质疑传销的社交电商。
据汕头财经不完全统计,赶集网、环球时刻、优客生活等多家社交电商被举报“涉嫌传销”。
随着社交电商的野蛮生长,出现了一批以多级分销模式运营的会员分销社交电商,这类电商如果在合规上不小心就会成为网络传销的灰色地带。
陈腐的社交电商
天眼查资料显示,朵拉试衣间的主要运营方是浙江多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019年推出朵拉试衣间这一会员制电商平台。
到目前为止,浙江多宝只进行了两轮融资。2018年6月获得杭商旅投资数百万人民币Pre-A轮投资,去年1月获得尤美集团战略融资。
官网介绍,朵拉试衣间是一款手机智能零售前端体验服装电商APP,让用户享受& # 34;买之前先试试& # 34;2019年1月,朵拉试衣间成立,致力于打造全品类服装前端体验和会员制电商平台。
问题出在会员制上。据查,2018年11月12日,杭州鸿运公司与浙江多宝公司签订业务外包合同,2019年1月7日起,开始经营“多拉试衣间”APP推广业务。
在这个过程中,杭州鸿运公司采用会员制模式推广应用,销售服装产品。在这种模式下,会员分为普通用户、VIP会员、店长、超级店长四个级别。
用户下载朵拉试衣间APP后,必须属于注册人员的邀请码才能成为普通用户,向上晋升的条件更加“苛刻”。
汕头财经了解到,想要成为VIP会员,需要在APP内购买399元的礼包,购物享受八折优惠。
VIP会员直推10个VIP会员用户,然后交500元押金,或者押金5000元加500元押金,即可晋升店长;成为店长后,直接推10个店长,预存10万元流动资金和1万元保证金,即可成为超级店长。
也就是说,只要成为朵拉试衣间的VIP会员、店长、超级店长,就可以根据推荐的线下人员获得推荐奖励,并且都可以根据推荐的线下人员的销售额和消费金额获得一定比例的消费奖励、差异化奖励和购物折扣。这个一三级分销组织已经参与了传销。
“朵拉在试衣间的行为已经违反了禁止MLM的规定。但是,不涉及犯罪。多拉的试衣间没有引诱或强迫参与者继续发展其他人的参与。情节一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一般违法的案件进行行政处罚,结果是一样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告诉澳投财经。
据查,2019年4月15日至2019年10月8日,杭州鸿运科技有限公司以上述方式发展VIP会员、店长会员、超级店长会员20余万人,在会员中形成36个层级。
最终,经蒙阴县市场监管局研究决定,没收杭州鸿运科技有限公司违法所得4600.64万元;并处罚款200万元,上述两项共计4800.64万元,上缴国库。
屡罚屡犯有“前科”
朵拉试衣间组织策划传销的行为由来已久。汕头财经发现,早在2019年8月,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在杭州鸿运公司与浙江多宝公司签订业务外包合同时,对杭州鸿远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4月15日期间组织策划传销行为作出行政处罚227万元。
被处罚后,杭州鸿运并没有“改邪归正”,而是将这种方式带到了朵拉试衣间的管理和推广中。去年10月,杭州鸿运公司再次因组织策划传销被杭州市富阳市场监督管理局给予行政处罚。
根据披露的信息,2019年4月至7月三个月期间,杭州鸿运发展VIP会员22万余人,收取9100万元,其中非法所得38万元。
这次在蒙阴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处罚。屡罚屡犯,屡改不改。
“多级分销体系并不完全等同于传销,但受微信商业模式的影响,多级分销模式已经成为大多数社交电商平台的常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入门费、会员制、邀请和奖励都容易触及法律的低线。”长期观察电商行业的人士告诉汕头财经。
在社交电商中,朵拉试衣间并不是个例。汕头金融统计发现,2020年,“一哥优购”相关公司因涉嫌传销被冻结资金超过4.2亿元;“章鱼哥”因涉嫌传销被强制罚款174万余元;“苏电”因参与传销被罚200万元...
这个名单还很长,社交电商屡遭传销处罚,成为整个行业的乱象。
“披着社交电商的外衣,实际上在做组织传销的行为,这样的平台无疑会破坏整个行业的风气,也会让外界对社交电商戴上有色眼镜,从而影响那些真正的社交电商平台的发展。”前述观察人士表示。
对于社交电商平台来说,不仅需要外部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约束,更需要严格的自律,改变吸引人和赚取上门费的经营模式,不能把社交和传销等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