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张虹的生活。2016年,在旅途中遇到了老乡刘。我们聊得很开心,互相加了微信后成了朋友。在随后的日子里,刘给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加入“TST的秘密”(以下简称“TST”)的销售团队,号称业绩好的业务员一个月能赚20万。于是张虹一步步落入TST的微信业务体系,每个月囤积大量商品,至今没有卖完库存的商品。
张虹参与TST化妆品微信业务的是近日被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回复核查函”的形式公开披露的日化品牌TST。该品牌经营者上海达尔维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尔维”)因涉嫌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活动被查处。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深入调查了解到,成立多年的TST在微商方面可谓“枝繁叶茂”。由于创始人林瑞阳和张庭的明星地位,它吸引了无数的销售人员加入。“开卡囤货”的模式让TST迅速扩大销售版图,成为纳税大户。在因涉嫌传销被调查后,林瑞阳和张婷表示,达尔威是合法经营的。查阅公开资料,甚至可以看到,林瑞阳和张庭并没有因为涉嫌传销而直接拥有达尔威,而是通过VIE股权结构控制该公司。
目前,达维是否构成传销还没有官方调查结果,但仔细研究TST在林瑞阳和张庭的销售,可以看出这对明星夫妇“惊人”的商业历史。
月赚20万还是月囤10万?
张虹曾经在一家企业做后勤工作。他月收入不高,家里有孩子,开销很大。
“2016年在路上遇到刘后,我们经常一起玩。突然有一天,她告诉我,她的一个90后朋友靠卖TST化妆品一个月能赚20万,而且是知名影星林瑞阳和张庭创立的TST品牌。她想让我加入TST推销员。一开始,我不相信。我觉得一个月赚20万对我来说太遥远了,我也没有钱投资。后来,刘跟我解释说,你可以不投资不囤货就加盟。这是一种“共享经济”,也是移动客户端的商机。就像很多年前淘宝或者微信这样的机会,你一定要抓住。但我还是不相信。最后,抛给我一个明星刘代言。她说,TST有像林瑞阳和张庭这样的名人老板,人们不缺钱。对于名人来说,名声比金钱更重要,值得信任。我看了林瑞阳主演的《一个黑幕的梦》,想了想,好像也有道理,就信了。”张虹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道。
加入TST后,张虹被要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卡”,有自己的号,在朋友圈发2天的产品营销信息。不久,一个自称是代购的人找到张虹,说要通过张虹进货。刘马上告诉,这是“天上掉馅饼”。
“我当时很尴尬,不知道买给我意味着什么。刘对说,我抱大腿,因为代购会卖很多货。这个代购机构相当于我的“儿子”,“儿子”会再生“孙子”。之后所有“儿孙”的购买都与我有关,也就是我可以从“儿孙”的购买中赚取佣金赚钱。但是,如果我想发展这个代购成为‘儿子’,我需要把资格升级为金卡,需要2000多元。”张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稍作犹豫后,她还是支付了2600多元升级为金卡,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商品。
付完卡,张虹的TST销售之路才刚刚开始。然后她开始大量发朋友圈,建群,吸引客户。TST也有销售人员的培训系统,将按不同类别进行培训。当时,张虹非常渴望得到培训,然后迅速发展客户。过了一段时间,张虹也学会了一些词汇和技巧,比如假装买房,买车认识更多的人,借机推销商品。几个月后,张虹的团队中有数百人,他们也获得了一些奖励。这时,刘又来游说,说如果团里的几百人要自己购物,就要升级到“创始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创始人”至少要开100张牌。
一发不可收拾的张虹,两个月后真的完成了100张牌的目标,成为了“创始人”。然而,让张虹没想到的是,这位“创始人”还有一个硬性目标,那就是每个月要完成10万元的销售额,这让张虹觉得压力太大了。这时,刘开始给出“绝招”——“创始人”可以自己囤货,达到每月10万元的销售目标,然后慢慢卖货。
“刘还告诉我,的主要公司正计划上市,而‘创始人’有机会成为原始股东并能进入后备股东群体。当时我是走火入魔了。为了不让之前的花费白白浪费,我向朋友借钱,然后办了大量的信用卡。我三个月囤了30万的货。后来确实进了方正集团,但发现业务指标有所提升,即成为“方正”1 ~ 6个月内,月销售指标10万元,6个月后,月销售指标20万元,根据具体销售情况和业务员水平,可以拿到2.5%~4.5%的管理奖金。如果更上一层楼,还可以和林瑞阳、张庭他们本人接触。”张虹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此时她很难回头,只能继续囤货卖货。
但是,商品太多,根本卖不出去。“愿意买的人越来越少,从1000到100,直到几乎卖不出去。我手里囤积的商品越来越多。为了清理库存,我只能低价出售。比如200元的货80元卖,我也试过在闲鱼和拼多多卖,还是卖不出去。而且公司也反对我们低价销售商品,以免扰乱TST的价格体系。2016年到现在五年多了,我还有2万左右的股票,很多年根本没赚到钱。我现在不干了,受不了。”张虹无奈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直达还是MLM?
与张虹有过相似经历的徐莉是“徐莉反MLM队”的主要发起者。
根据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徐莉反MLM队核查函》的回复,早在2021年6月5日,该局就已对达维公司涉嫌传销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因其利用金融机构转移、隐匿传销涉案资金,我局已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媒体称,具体数字不方便透露,涉案金额巨大。
“我在2006年开始反对MLM。当时还是实体接触式传销,尤其是很多异地传销,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集团。MLM北部会限制参与者的自由,比如把大家聚在一起,统一吃住,条件比较艰苦。南派MLM是升级版,基本不限制自由,硬件条件也比较好,主要是精神控制。比如用一些看似符合当下潮流的想法来忽悠人。2004年,我被骗加入了MLM团队,吃了很大的苦头,所以我不想让其他人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徐莉反MLM团队’,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徐莉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
目前,达维涉嫌传销一案仍在调查中,官方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徐莉也不判断具体事宜,但其表示有几个因素可以判断是否属于传销。
“很多人分不清直销和传销的区别。这里有几个显著的区别。直销需要正规的直销牌照,直销有具体的产品,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最重要的是,直销靠买卖商品赚取合理佣金,而不是多级团队报酬。然而,MLM通常不关注商品的质量,甚至不关注具体的商品,这纯粹是一个概念。MLM通常有入门费,团队费,多级费,所谓的‘人头费’,靠发展下线赚钱而不是卖货。更直观的说,如果A把商品卖给B,可以获得合理的佣金。如果B把商品卖给C,A应该不会再拿到佣金。如果交易后A能从C甚至更多买家那里拿到佣金,那就是传销。”徐莉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十几年来,他见过很多被骗进MLM团队的人,有年轻人,也有老人,还有很多高学历的人。近年来,以“马宝”为主要销售人员的微信业务兴起。
在徐莉看来,微信业务不等于传销。微信业务中有正常的卖家,但也有打着微信业务旗号的传销。“互联网时代,各种新事物出现并快速迭代,所以出现了很多新概念,一些MLM团队会用共享经济、物联网、虚拟货币等概念来诈骗。”徐莉说。
长期从事旅游的何超在2021年关闭了自己的小旅游公司。因为疫情,他的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因此损失了几百万美元。“曾经,我的生活特别艰难。有朋友看到我需要赚钱,就让我加入一个销售团队。其实对方根本没有任何产品。而是让我先交4万多块钱入会,然后我下线,拿提成奖励,声称很快就能赚到几百万。这一切基本上都是在网上完成的。我觉得有风险,所以没有加入。但周围还是有其他朋友被忽悠了。”何超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描述。
何超说的是徐莉现在看到的互联网式传销。
“这种传销具有传播快、取证难的特点。以前线下传销取证很容易,但是通过线上发展,甚至有些传销有自己的app,所以这些销售人员留下的数据和记录都在app的后台,他们的交流也是线上的。除非知情人爆料,否则外界很难取证。这几年我们多是对求助的人进行劝导,然后上报相关部门处理。我们能做的非常有限。此外,我们的反MLM团队几乎没有收入,现在它已经失去了许多合作伙伴。甚至有一段时间,由于缺乏资金,我们几乎支撑不下去。总之,大家要擦亮眼睛,小心那些告诉你零投入轻松赚大钱的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做别人收割的‘韭菜’。”徐莉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根据《MLM禁止条例》第七条第三项规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以下线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支付上线报酬,谋取非法利益的,属于传销行为。
是商业还是资本游戏?
处于前沿的TST现状如何?
据知情人士透露,达尔威仍在正常运营。前几天有媒体打电话给达威,公司也表示一切正常。
TST官方微博称:“上海达维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合法经营的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政府的指导,坚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非常感谢石家庄裕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我们公司排查风险。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我司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
张庭和林瑞阳也转发了微博的回应,但是微博,他们两个后来都没有再说话。目前张庭的《Tik Tok》和《阿auto更快》被封禁,Tik Tok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禁止该用户发布作品,违反了《Tik Tok社区自律公约》的相关规定。Aauto Quicker显示,张庭的账号将于2022年4月16日解封。
虽然风波过后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搜索不到TST的官方旗舰店,但是单买TST的产品还是可以的,而且这些护肤品价格都不低,大多在500元以上。
TST收入颇高,达尔威荣获“2017年青浦区纳税百强”。据日化行业人士透露,口罩产品的成本可能只有几块钱,但一盒口罩的价格可以达到100多元到200多元。《中国经营报》记者曾实地走访过化妆品代工厂商。部分化妆品产品成本不到10元,价格高是因为品牌溢价和营销成本。
对TST来说,最大的好处可能不是商品本身。尽管林瑞阳在TST内部会议上反复强调“希望大家囤货,愉快创业”,但据一些TST销售人员透露,销售人员自己的付出和囤货,为公司创造了不少收益。“TST做很多线下活动,会邀请明星做成演唱会。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而是要交一定的费用才能去现场。我参加了线下活动,气氛很热烈。很多销售人员边哭边现场分享自己的故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原本很穷,但加入TST后,他们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发了大财。当时觉得挺感动的。现在想想很好笑。TST的许多好处来自我们的支付和不断的支付和囤积。上面的人确实赚了钱,但下面的业务员是‘接盘者’,他根本赚不到钱。”张虹透露。
从偶像剧演员到涉足商界,林瑞阳和他的妻子经历了彻底的转变。而且他们也知道如何运作资本,规避风险。
企业查App显示,张庭(张淑琴)与90家公司有关联,在77家公司担任法人代表。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成立的公司大部分已经注销。据天眼查App显示,(林)与60多家公司有关联,其中张庭、和演员都在达维工作。此前,已退出与张瑞阳夫妇合伙的另一家公司的股东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张庭是达尔威的董事长,林瑞阳是达尔威的总经理,但他们并不直接持有涉嫌传销的达尔威股份。这家公司是典型的VIE架构协议公司,即运营商通过层层协议控制公司的运营和财务。这种模式既能控制公司,又能规避风险。
企业查App显示,达维的主要股东为上海广鹏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鹏投资”)、北京醉陶然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醉陶然”)、上海圣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吉生物”)、临沂芮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芮林建筑”)、上海商鞅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鞅”)。上海元畅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元畅咨询”)、徐浩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徐浩咨询”)等12家公司,其中洪涛为达维公司的自然人股东。进一步查询发现,洪涛100%持股最为明显,即洪涛是达尔威的第一、二股东,持有达尔威6%以上的股权。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洪涛频繁支持张庭营销TST产品,毕竟这是他自己投资的生意。张庭是达尔威的两大股东广鹏投资和盛基生物的执行董事。林瑞阳持有远昌咨询12%以上的股份,徐浩咨询86%的股份,也就是说,林瑞阳至少是达尔威的二级股东。此外,芮林大厦还是达威尔的大股东,达威尔由董事长为林瑞阳的上海瑞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00%控股,达威尔的大股东之一商鞅投资100%控股。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层层持股的格局背后,总是闪烁着林瑞阳和张庭的身影。
此外,张虹提到,多年前,“TST的主体公司在筹划上市,‘创始人’有机会成为原始股东”,这也反映了林瑞阳夫妇想要上市的想法。2017年11月,山东华鹏(603021。SH)公告拟收购上海巨人王一实业有限公司51%股权,而达尔威持有上海巨人王一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当时上证所曾发出问询函,要求山东华鹏说明是否具备标的公司所在行业的运营经验,结合公司应对跨行业经营风险的具体措施,分析跨行业经营的相关风险以及如何实现协同和叠加效应。最终,山东华鹏宣布终止收购巨人亿网络股权。
目前,关于达维涉嫌传销还没有最终的官方调查结果,但林瑞阳和张庭不直接持有达维股份就能完全置身事外吗?
上海同健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军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关键不在于林瑞阳和张庭是否直接持有达尔威股份,而在于他们是否实际参与了违法行为。最终,如果达尔维被官方认定为传销,如果有大量证据证明林瑞阳和张庭确实参与了传销,那么他们还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采访对象要求,、刘、何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