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少数派
虽然我们在很多服务中看到过芝麻信用,但是你真的了解吗?通过芝麻信用可以获得哪些权益?这篇文章会让你深入了解芝麻信用。
小众之前分享了很多可以帮你省钱的技巧。长按二维码关注小众(ID: sspaime)后台回复“省钱”获取更多。
▍关于芝麻信用
在我国,信用信息是公共信用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为主体,私人征信与其他征信系统共同发展。2015年1月,央行正式批准8家试点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芝麻信用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经成长为民间征信中综合优势最明显的存在。在官方定义中,芝麻信用在阿里巴巴(电商交易数据)、蚂蚁金服(互联网金融数据)、公安网(强大后台)等公共机构的支持下,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评估,包括用户信用记录、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征、人脉关系五个维度,构建了不同于传统征信的社会征信结构,并以极快的速度在多个领域进行探索。
▍我们可以用芝麻信用做什么
截至2017年11月底,蚂蚁金服已在全国381个城市开通免信用服务。累计已有4150万人享受免押金服务,免押金总额超过425亿元。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芝麻信用体验哪些服务呢?
打开支付宝我的芝麻信用生活,它会自动定位你所在的城市,为你列出当地可用的信用服务。
▍旅游领域
▍住宿
当你住在酒店或B&B时,支付押金、等待查房和排队似乎是常态,但这个过程效率很低,浪费了很多时间。现在借助芝麻信用的“未来酒店”、“蚂蚁短租”等服务,可以享受部分房源免押金、不查房、不排队的特权。
飞猪/春眠/租房优惠
同时,芝麻分600分以上还可以在蘑菇租房和春眠信用租房服务中获得房租押金减免和月付房租的权利。这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借方
自行车共享的流行催生了一系列共享产品,其中共享充电宝和共享雨伞是最贴近生活的代表。当我们的芝麻信用分达到600分以上,就可以免押金使用了。除了两款共享产品,芝麻信用还支持免租金的数码、书籍、服装配饰、玩具和家用设备。
其中,数字租赁搭配免押金服务后,价格对自己确实很有吸引力。比如我从服务平台租了价值6499元的DJI皇家Mavic无人机7天,价格只要386.19元加上运费到50元。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了更大的押金成本,让我用更少的支出获得了更友好的租房体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借款服务并不是真的免押金,而是通过冻结额度来实现的,或者厂商通过芝麻信用评估免押金。信用越好,免押金金额越多。
▍信用通信
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通信套餐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欢迎,但有些折扣只能通过预存金额来享受。有了芝麻信用分,不仅可以享受预存款免手续费服务,还可以获得其他福利(详见下节手机卡的特权)。
参考的一些手机包装。
▍金融
作为阿里系的芝麻信用,必然要有资金支持。芝麻信用分达到600分,可以开通两种信用消费服务,分别是花店(消费贷款,先享后付)和贷款店(消费信贷)。其中,在花呗权益,还可以享受各种常规优惠。在这个月,我们可以享受以下折扣:
注意:每个月,保费福利会有所不同。例如,五月份有一个应用商店周卡。
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两种信用消费服务时,要避免过度消费,按时缴纳各种账单,否则不仅利息会越来越高,个人信用记录也会受到影响。
▍其他
芝麻信用服务也扩展到了回收和零售。当我们把自己闲置的物品回收到服务平台,就可以享受芝麻信用提前赔付的服务。但回收平台给出的评估价格远低于二手交易平台。请做好心理准备。
旅行/试衣/鲜花预订
至于零售板块,目前只支持三个服务平台,分别是:兴亚假期(境外游,先旅游后付款)、挂衣(赊账买的衣服,先试后买)、花点时间(鲜花,先享受后付款)。但从实际角度来看,目前意义不大。
▍希望“以贷代存”的未来能够更加规范[/s2/]
看到这里,我想我们都能感受到芝麻信用带来的便利。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和国民信用素养的提高,信用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信用取代存款成为社会中更重要的存在是一个必然的过程。2017年11月22日,芝麻信用宣布首期投资10亿元,提出“未来一年全面升级信用免押方案,引入包括风控、保险、信用、联合奖惩等多维度能力。,并为愿意放弃质押的企业提供各种支持。」
这一计划不仅针对共享经济,租房、酒店等押金常见的领域。芝麻信用将重点放在投资上,最终目标是实现“信用城市”。虽然势头巨大,而且是朝着有希望的方向前进,但其实更应该关注背后的风险。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2017年支付宝年度账单绑定芝麻信用授权吗?
图/知乎
事件曝光后不久,支付宝和芝麻信用相关负责人被国家网信办约谈。新华社报道说:
网信办提到的支付宝和芝麻信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方式,不符合新发布的国家标准《个人信息安全标准》的精神,违反了其最近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并要求支付宝进行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
个人信息的收集对于技术进步来说确实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个人信息可以被轻易的非法使用,那么这就是我们应该警惕的存在。
早在2015年,央行就同意8家社会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试点,但到目前为止,仍有8家机构未能获得个人征信牌照。央行征信局局长万存智表示:“从监管标准来看,目前这8家机构都不具备资质。」
除了各机构信息覆盖面有限,企业或企业集团利益冲突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概念和规则认识不足,没有严格遵守。在没有信用登记作为基础、数据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有限信息做出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对外使用,导致信息误用、误用现象明显。
今年2月,央行颁发的全国首张个人征信服务牌照、全国首家民营个人征信机构——百兴征信在深圳正式揭牌,一个全新的个人征信体系出现。公开资料显示,百行征信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和首批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共同出资,其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8家机构各持股8%:
图/搜狐
这种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导、8家试点机构同股同权的架构,更具“独立性”。各试点机构背后的利益追求也能得到有效制衡。虽然具体业务规则尚未正式公布,但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百家银行征信的新型个人征信系统将使第三方征信体系更加规范,个人信息的数据采集和使用更加合法合规,信用的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