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晚上的WWDC 2021演讲,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就是这样”的感觉?“的感觉。
期待已久的iPadOS 15系统,本应赋予M1版iPad Pro更高的生产力,却没有成为我们想要的。没错,就是macOS的触屏版。不过除了预期和现实的对比,iPadOS的更新点还是相当丰富的。我们不妨接受现实,第一时间将手中的iPad Pro更新到iPadOS 15开发者测试版,给大家一个尝鲜体验。
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尝试用备用机先下载iOS 15、iPadOS 15、watchOS 8等最新新系统,和我们一起体验新系统的乐趣。
组件和 App 资源库在iPadOS 15之前,iPad的首页总是给我一种枯燥的感觉。除了above the fold可以在最左边添加widgets,其他空页面都只是孤零零的应用图标。
所以在这次系统更新中,首先修改的是iPad的首页。不再限制widgets的位置,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用无序的排列填满首页。
widget和App图标的关系是对等的。比如删除前排的widget,后面的应用图标和widget就像排队一样一起往前走。好处是首页永远整洁,但也会打乱原来的排列位置。
组件库的设计也有所改变,提高了大屏的利用率。当一个组件被拖动到首页时,组件库的窗口会自动缩小到底部,放开后窗口会自动放大,以便用户选择下一个组件。
对于正在使用iOS 14的苹果用户来说,这些操作再熟悉不过了。毕竟,这是WWDC去年给iPhone添加的功能。但由于iPad的大屏优势,添加组件的过程变得更加无缝流畅。
当我们将首页滑动到最后一页时,Dock最右侧的App资源库会自动展开。当然,你也可以直接从Dock上点击App资源库。
资源库会自动将所有应用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同一应用可能同时出现在多个类别中。比如NBA 2K21会同时出现在街机和游戏中。
有了iPadOS 15,iPad的界面逻辑更接近iPhone,风格更好。
多任务管理另一个主要的更新功能项出现在与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多任务管理模式中。
我打开任何一个App,都能看到界面上方有三个点,按下会出现三种窗口样式,分别是全屏、半屏、侧窗。
所以我同时分屏打开两个应用。这时候,当我想切换一个应用的时候,可以按住上面的三个点同时下拉,然后应用界面就会向右收缩,然后就可以打开另一个应用了。
此外,有些应用程序还支持多窗口。以Pages文档为例。当我打开一个文档,从底部拉起Dock,再次点击Pages文档的图标,底部会出现一个新的窗口提示。当我点击的时候,会打开一个新的窗口,用户可以再次创建一个新的文档或者点击另一个文档,这样你就可以在不同的文档之间快速切换。
当你以后想打开新窗口时,只需点击应用顶部的三点按钮,也可以调出新窗口功能。
另外,在多任务界面,分屏和侧窗的应用会保持原来的风格显示,点击现在恢复。
总的来说,优化后的分屏模式和新的多窗口功能确实能突出iPad屏幕大的优势,切换文档和笔记更快,但操作还是不如笔记本电脑直接。
点击顶部的三点式按键,经常误触,会触发快速返回顶部的功能。
如何在不增加用户学习成本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手势逻辑,成为了iPadOS更新的下一个课题。
键盘快捷方式长iPad外接键盘上按Command键会显示新的快捷键谱,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快捷键。这时候2000大洋的奇妙键盘就变得性价比更高了。
在关于iOS 15的演讲中,苹果花了很多时间谈论FaceTime的新功能,我简单总结为更通用、更实用、更好听。
众所周知,FaceTime是苹果设备的专属视频通话功能,但是现在苹果用户可以生成一个链接,这样Android和Windows用户也可以通过链接访问FaceTime通话,体现了它的通用性。
新的SharePlay功能让FaceTime更加实用,你可以将Apple Music中的歌曲、Apple TV+中的剧集甚至你的屏幕分享给朋友。
▲来源:苹果官网
最后,听起来更好,这意味着FaceTime支持空之间的音频功能,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收音机模式,其中降噪模式可以通过算法屏蔽周围的噪音,显著提高通话质量。
由于时间限制,对这部分功能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转到本文了解更多。
快速备忘录很多人将iPad视为笔记本或笔记的绝佳工具。虽然最初的备忘录经过几次迭代已经非常强大,可以进行插图、手写、添加链接等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抢了很多note应用的饭碗。但是苹果觉得还不够,所以这次增加了快速备忘录功能。
当我们在浏览网页,查看相册的时候,突然想记录点什么。请拿起Apple Pencil,从应用程序的右下角向内滑动。此时,快速备忘录功能将被唤醒。这时,小窗口的顶部会出现提示。你可以加一个链接,然后开始写下你的灵感。单击完成。
所有的快速备忘录将统一显示在快速备忘录文件夹中。点开不仅能看到你刚刚记下的笔记,还能直接跳转到启发你的链接页面。如果备忘录里有网页链接,会跳转到Safari打开页面;如果是照片,会跳转到相册。
此外,我还在豆瓣、Apple TV+、苹果地图、微信读书等几个应用中测试,发现前三个应用在做笔记时会提示添加链接,而微信读书没有,自然不会跳转。Apple TV+有链接,但是跳不出来,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系统版本不稳定。
看来iPad上的备忘录已经日臻完善了。对于需要轻量级记账的用户来说,不需要额外花钱就可以购买GoodNotes、Nobility等大型效率应用,自带的memo也足够好用。这对于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党来说,无疑是值得庆祝的。
翻译让iPad接近iPhone也是一个功能。现在iPad也有了自己的翻译软件。界面和iPhone很像,可以逐句翻译,也可以对话的形式显示。
在面对面模式下,界面是这样的。不过说实话,翻译技巧还是提高了。我刚才试了一下“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但是在iPad上翻译成英文后是不一样的结果。但是对于一般的情景对话,还是可以像流一样回答问题的。
苹果的亲子浏览器Safari已经改版两次。这一次,整体界面设计有所改变。顶栏会根据不同网页显示更多沉浸式毛玻璃效果,页面标签也更直观。
左边的侧边栏会显示收藏夹等信息,还有一个已经分享给你的选项。消息里有一个朋友发的链接(iMessage),统一在这个位置,方便管理。
还记得前面快速备忘录里的链接跳转功能吗?当你打开快速备忘录中保存的页面时,右下角会弹出一个小窗口。单击以继续记笔记。可以说两者相互依存,整个体验如流水般顺畅。
地图在发布会上,苹果展示了苹果地图的新功能,包括显示特殊地标和AR导航。但是,目前这些功能在国内还没有,因为国内的地图提供商是高德。
但是当我进入原图的时候,我发现了新大陆。苹果的地图用颜色重绘了一些著名的地标建筑,并建立了卡通模型,在整体灰绿色的画面中格外显眼。很少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地标。目前旧金山只有金门大桥、渔人码头、甲骨文体育场及周边著名建筑、苹果总部的大圈子享受同等待遇。
你可以比较一下这个建模和真实场景的区别。看着这些动漫模型,有一种在玩模拟人生的感觉。
Swift Playgrounds在WWDC之前,我对M1版的iPad Pro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以为iPadOS 15会推出专为M1 iPad优化的生产力应用,比如FCPX、XCode等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不过为了不让我们太失望,苹果推出了新的Swift Playgrounds,可以编程,有针对Swift文法的代码自动补全功能,可以本地编译,可以直接预览效果,甚至可以直接提交到App Store。
▲来源:苹果官网
Swift Playgrounds以前更像一个编程教室,通过游戏吸引初学者;如今它的功能更多了,甚至可以称之为开发工具,或多或少是生产力的补充。但欢迎相关专业的读者在评论区补充具体效率。
Universal Control昨晚熬夜看演讲,最让我震撼的就是这个万能控制功能。
在克雷格的演示过程中,iMac、MacBook和iPad Pro并排放在他面前。我看到他操纵iMac上的触摸板,将鼠标从iMac屏幕上穿过MacBook移动到iPad屏幕上,从ProCreate应用程序中拖动一张图片,并将其放在iMac FCPX的剪辑轨道上。
整个过程流畅,这一套跨屏协作的效率简直让人哭。这是否意味着macOS和iPadOS的底层系统已经打通?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深入体验中找到这个答案。
▲来源:苹果官网
专注模式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被成千上万的信息、消息和推送消息淹没,所以苹果推出了聚焦模式,允许用户设置不同场景下的信息密度。工作的时候推Tik Tok,电商,游戏等。被缩写和静音;暂时忽略电话、信息等。比赛期间。
聚焦模式可以看作是勿扰模式的延伸。
在每种模式下,我们可以自定义不过滤的联系人和应用程序通知。“一刀切”的屏幕纯粹是懒惰。谁也不想错过男/女朋友的电话或者重要的工作消息。苹果已经给用户留下了足够多的空空间来选择。
小结时间有限,我们很难完全理解每一个新功能。但是,通过快速上手,我们可以看到,iPadOS在保留平板优势的同时,尽力让体验更接近iOS。
虽然Swift Playgrounds的更新弥补了iPad Pro的部分生产力,但M1芯片仍然没有进一步的优化。新的万能控制功能让iPad更像是辅助MacBook的工具,就像蝙蝠侠身边的罗宾。虽然后者重要,但主角还是蝙蝠侠。
这款平板电脑的性能堪比M1 MacBook Air,但它只能作为一款“视听娱乐神器”弯下腰来。我对iPad Pro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希望明年可能只能寄托在WWDC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