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促销只是双11的一部分。11月11日后,快递、售后等环节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11月12日,顺丰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关于公司“双11”业务,经与总部峰会工作组确认,11月11日全网收件量较10月增长106.6%。
此前,顺丰通过大数据预测,今年双11会有两个高峰,分别在11月1日和11月11日。预计今年双11的收单量预测约为正常工作日的2.5倍,派单量预测约为正常工作日的2.2倍。
根据JD.COM的数据,今年双11和JD.COM,全国93%的县和84%的乡镇实现了当日达和次日达。同时,今年双11,京东快递小哥日收入1000元以上的人数比去年增长了50%。
快递员是什么感受?
一位EMS快递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双11的工作量比日常工作翻了2.5倍。平时每天送100个左右的快递。最近每天需要送250多个快递,每天工作时间16个小时。”
另一位申通快递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从11月1日零点开始最后一次付款,他就进入了加班模式。从往年经验来看,双11的加班季一般是11月1日到11月18日。
上述快递员表示,“以前每天工作不超过10个小时,现在基本都在14个小时以上。”从日送量来看,快递员每天送400多件,而日送一般在250件左右。收入方面,快递员双11日收入增长三分之一。同时他说,“物流慢的话,就是路上慢,中转站慢。一旦我们到达现场,我们将在当天交付。因为双11快递件多,不送也放不下。”
很多用户在网上反映,自己双11期间的快递放在快递柜里,下楼取件很麻烦。快递员说,双11期间,他所在的区域几乎都是送货上门,因为快递柜已经满了。“现在快递柜都快满了,放不下就送上门。”
同时他表示,一旦快递丢失,是快递员自己赔偿。“按照订单价格赔偿,之前赔了一件300元起的毛衣,也是原价赔偿。”
从消费者感知来看,今年双11物流服务两极分化趋势依然明显。今年,在第一波预售款还清后,双11在11月1日迎来物流高峰。有消费者表示,11月1日凌晨支付尾款后,当天下午就收到了货。对此,顺丰回应第一财经称,11月1日,顺丰收比平时多2.1倍。顺应电商平台预售趋势,公司推出供应链产品“极效锋”(特点是根据销售预测提前将商品配送到最近的节点,结算完成后尽快配送到最近的地方)。双11首日送达成功率为78.1%,去年同期为60%左右。不过,快递也遭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诟病,称“地址没改就送到了。”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很多标注3天内发货的商品未能按时送达。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的商品标注11月3日上午发货,但直到11月5日晚上才发货。还有消费者的反馈。今年双11还存在商家虚假发货、物流中转时间长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