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卖家秀和买家秀”、“给你全家差评”之后,网购评价近日再次登上微博热搜榜。这次是因为好评造假。
你以为那些月销量过万的口罩是用户信赖的真实结果吗?其实很可能只是刷手(业内对刷手的称呼)一夜之间的努力。你以为那些小邮票的赞是用户买了之后的吐槽体验吗?其实很可能只是商家为了方便复制粘贴而提前准备的评价言论。
但是,真正让人关注刷手的,不是他们一天的成功和刷榜的效率,也不是从个人到群体,从业余到流水线的完整刷手产业链。是他们高超的刷单功夫。
有一种业务叫“收发空包”
发大财的行当,从来不仅限于卖鸡蛋和灌饼。刷单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可以的。但一个职业要想发展成赚钱的职业,就必须体现足够多的专业。
“淘宝火了之后,刷单的生意就开始了。”在淘宝卖了几年猫粮的钟三和对我们说,“当初淘宝的门槛已经很高了。一颗红心需要十几个赞,一颗被钻了几百次。光靠朋友刷新店是很难的。后来有客户私信问我要不要刷销量,可以先刷一百件免费试用。我觉得反正是免费的,就同意了。两天时间,订单增加了100多一点。挺有效的。之后我们合作过几次...”
钟三描述的,也就是目前刷单行业最常见的操作手段。这种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是刷单团队不断试错、积累实力的结果。一开始下单、签收、确认、好评都很容易,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还不包括物流的等待时间。免费收货还能拿到钱,稳扎稳打的生意催生了一堆刷三郎。
当然,电商平台也不是盲目的。看到一些店铺的口碑和销量在几天内就疯了,稍微监测一下就发现了背后的猫腻。所以就有了平台对账单账号和店铺的封杀剧。通过大数据识别,机器先审核+人工审核,算法反作弊,等手段,确实抓到不少店铺(阿里2016年封禁6000+刷单卖家)。
平台的攻击手段不仅没有打击刷手的职业信仰,反而助长了他们“职业刷”的共识。既然唯一快速且牢不可破的刷机招数已经被识破,那就来拼一拼刷机质量吧。如果你不能直接下单,我们就先“货比三家,真正浏览”;如果假发快递不到,我们就“冒充真的,收发空包包”;如果不能多刷小号,我们就“广招天下英才,分等级刷小号”。从参观到下单,从物流到签约,从确认到评价,人肉刷紧密配合。
除了流程的专业化,开票行业的组织架构建设也有公司化运作的味道。
“目前我们平台有20W多把刷子,有专人管理,编号齐全。xxx和aaa之前都和我们合作过。”某单一平台客服介绍。这里所谓的平台,一般是指在IS、YY、QT等在线语音平台上,刷头注册的渠道(以下简称公会)。公会负责主持发布命令,刷单(也就是刷手),维护公会秩序(查人踢人),比一些皮包公司分工更明确。客户订单一到,就一起动手开刷。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假聊天还是假购物,客户需求全部得到满足。
客服发来截图,“你看,这是我们给他家刷出来的爆款。”
有一种文案叫“专业赞”
都说韭菜割多了,总有一天会醒的。在被那么多网红大V带货砍了一茬又一茬之后,网购用户很少形成“用户评论代表用户利益”的意识。几乎每个自以为聪明的网购用户都会在下单前刷商品评论,好评和差评都不会错过。
以下是TAs总结的网购经验:
1)高销量+0评价,很假,不买;
2)销量低+10+好评,新店,不建议购买;
3)销量高+0坏,估计有坑,不建议买;
4)高销量+1W好评+200差评,正品,买。
刷手们也根据这些网购经验总结出了四字法则:真实+质感。
”好评数必须占总评价的绝对部分,需要加入适当的中评和差评来“弥补真实性”;一定要推崇“视频+平面+文字”三位一体,结合用户需求痛点展示产品亮点,营造所见即所得感和立体感。”(这看起来像不像好评中对“营销原则”和“消费者行为”的灵活运用?)
(桑尼,我是市场营销毕业的。做刷手不是很有前途吗?)
网购用户越吃这套评价,网店对好评的需求就越大。渐渐地,一批身材优美(有胸有肉)或者有一定内容整合能力(偷P和伪原创的图片)的刷手成功转行“/s2/]专业鉴定师”;一些有远见的评估师成立了一个名为“买家秀平台”的好评平台(刷行业再次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但是,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得好,除了硬件还过得去之外,言语沟通能力也很重要。所以在这个刷榜细分工作中,也可以分三、六、九等。根据有利文案的高低。
像下面这样的赞美更受欢迎:
专业,写作根本不是赞美,而是写作赞美的心路历程:
那种直击用户内心,需要带点徐悲鸿马画的写实赞,大概是这样的:
短短几十个或者几百个赞,文学和营销起飞了,道理和质感是一样的。
有一个在线课程叫做“会员教学”
刷榜和写赞只是给圈内人看的,只是入门水平,真正的大牛懂得手把手教。当你被“放学后,月入数万,有人教你,有人教你”的头衔诱惑着加入俱乐部时,你要知道,你离成为行业大牛已经不远了。
当然,零基础的孟新要想成为行业大牛,还得从学徒做起,但第一步是“交会费”(也就是前面说的刷协)。这个费用从几十到几百不等,一般按照票据收入的比例收取。比如5%的收益对应50元,10%的收益需要支付到100元。只有交了会员费,才能获得刷机教程和刷机资源。
比较务实的公会只谈订单和钱,有的公会还会和刷单手一起分享煲鸡汤,谈刷单成功,甚至比拼产品对比,行业前景分析等。这时候他们学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套路和精神共识。
无论是务实还是虚实共建,刷榜公会都适用同一套底层逻辑——“刷榜是真的,刷榜的目的是让世界没有硬铺”。虽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s2/]开单能赚钱”的驱动力让他们成为“王家”。
有了精神建设和技术资源,接下来就是实践阶段。孟开始按照大牛的指示接单、操作、确认、收钱,周而复始,一天三单。你没有看错。是三天的收入。新生交了会员费,看了运营教程,才知道刷一个账号有各种年龄和等级限制。一个账号一天只能刷三五单,更多的客户不要了。单个5~10元,单价不能说少,但是和我们入会前看到的大饼有10倍的距离。
在这里,想要敲黑板,月入几万甚至更多,不需要有足够的合格账号,但是你要学会“复制这一整套操作流程”。还不明白?【/s2/】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对计费有一定经验,了解客户需求,了解计费底层逻辑的人了。可以自己创业,收会员费。
一张50,十张500,一张5000,一张50000...一个公会满了之后,可以开一个分会,一个50,十个500,一百个5000,一千个50000...看看别人的公会,几十人,几百万人!
光刷是病,刷和被刷都是病。
看到你在这里,是不是已经走火入魔了?文案导师告诉我,要想说服读者(你们这些正在刷单或者打算刷单的人),最后一定要“迈出第一步”。
和我的皮肤比起来,这脚有转折的意思——“刷违法,刷违法,刷
作为刷榜的提供者,无论刷手的模拟操作多么逼真,无论刷手的好评多么有说服力,刷手的“真实过程是真实的”行为都是欺诈,严重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平台秩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任何通过刷单赚取利益、误导消费者的团体或个人都涉嫌欺诈,违法。,组织法案和收取会员费的行为涉及组织从事大规模违法活动,程度更为恶劣。所有的收益都是违背规律的。真正的真相是这样的:
2018年,淘宝对刷单者李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李某“支付24单后向卖家收取货款”的刷单行为违法,判令李某赔偿淘宝网各项损失1元。同样在2018年,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组织实施刷单18.9万单的金华吉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罚款200万元。
刷单店作为刷单的需求方,也侵犯了消费者和平台的利益。
根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成分、性能、用途、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一旦确认刷单,监管部门将视情节轻重处以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平台也有权处罚甚至清退刷单店。前面提到的淘宝封杀6000+刷单卖家就是一个例子。
即使刷榜在风口浪尖之上,还是有很多卖家选择顶风作案,尤其是中小卖家。他们知道“刷单去死”,但他们更害怕“不刷单去死”。没有足够的投入成本,没有耀眼的差异化竞争力。为了不沉入红海,只能靠刷单来提升店铺的口碑和业绩。
但是,一旦涉足刷榜,只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被平台检查清退;二是侥幸生存,继续刷单。因为刷是不能停的,一旦停了,很容易被平台识别和发现。而且,刷会上瘾。尝试过一次刷单的甜头,又有多少卖家耐得住寂寞去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去研究合法合规的曝光方式,这和刷单比起来效率太低了。
“平台监管越来越严。以后的账单成本应该更高吧?”
“可以,如果不能持续,就关店。”钟吐了一个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