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举行“深化监管合作,共谋协同发展”座谈会暨续约仪式,共同升级白云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监管合作举措,深化数字化协同治理模式,为政府“互联网加监管”增添新能量,延续新乐章。
据悉,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广州首个与阿里巴巴进行政企合作的政府部门,也是广州首个探索和实践网络交易在线监管的市场监管部门。自2020年9月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借助阿里巴巴数字化平台优势,双方在助推白云区化妆品产业和品牌升级、构建共治共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探索应用新技术推进监管执法(平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六个方面开展了17项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阿里平台相关投诉举报量下降75%
“投诉举报快速处理平台的推出,改变了线下执法的传统模式。我们可以在网上直接检查商家的经营行为,并与商家在线交流。”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基层执法人员表示,由于科技的赋能,他们“足不出户”处理投诉举报,节省了路上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据显示,白云区共有市场主体49.24万户,居全市第二。阿里三大平台店铺数量为339852家,年营业额在区县级位居全国前三。2020年,该局在全国12315系统的投诉举报总量达到10万件以上,其中涉及阿里平台的投诉举报约占平台全部投诉举报的75%。然而,白云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数量有限,传统的线下实地监督检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要。
对此,该局借助平台技术和优势资源,建立了投诉举报快速处理平台,开通了专属旺旺账号和阿里监管直通车账号,开通了阿里巴巴平台和全国12315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和互联互通,首次建立了平台经营者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免处罚清单, 通过线上“责令整改”,第一时间对平台内经营者发现的轻微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教育,并通过该平台,实现平台经营者足不出户在线监管。
据统计,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在国家12315平台1688平台(即阿里巴巴采购批发网)上的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75%,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护了营商环境,维护了市场监管秩序。
帮助白云区优质企业形成集聚优势效应
今年3月15日,“白云优选”专属频道在淘宝平台正式上线。白云区市场监管局遴选的首批16家以化妆品企业为主的优质企业入选专属频道,通过阿里专属平台帮助白云区优质企业形成集聚优势效应,推动白云区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
白云区是中国化妆品行业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目前,千亿级的“白云美湾”化妆品产业已经成为白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签约以来,该局推动阿里巴巴为白云区化妆品品牌加入线上保护提供绿色通道,并将推荐白云区优质品牌加入阿里巴巴打假联盟(AACA),列入品牌保护数据库,为白云区品牌提供线上保护。
该局还主动搭建阿里巴巴与辖区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举办知识产权网络分享会等方式,为辖区阿道夫、丹姿等化妆品龙头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促进了辖区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保护。
向阿里平台推送1.3万条业务异常列表
2020年10月,白云区市场监管局通过大数据分析,从淘宝搜索造假源头,成功查处一起网络名人假冒化妆品生产案;
2021年1月,该局通过大数据分析,由本区打假专班牵头,联合公安部门对10个制假场所同时收网,捣毁一个生产假冒保健品、减肥产品、外用药品的生产销售团伙,移交公安部门查处。
2021年8月,在该局的支持下,白云区打假专班利用网络数据同时突袭7个目标点,查获该区企业娇兰佳人公司假冒化妆品一批,总价值60余万元,为该区自主品牌打假第一案。
2021年9月,该局利用大数据,在当事人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伪造营业执照和收货地址的情况下,成功摧毁一个无证食品加工窝点。
......
白云区市场监管局与平台建立了打假快速反应机制和长效机制,用数字化手段为白云提供品牌保护,也解决了在办理涉网案件时,利用平台数据取证,电子数据取证难、侦查效率低等问题。
同时,该局定期向阿里平台推送企业信用监管信息,督促平台履行协助监管义务,通过平台向平台经营者发送年报工作指引,加强信用治理。截至9月底,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共向阿里平台推送异常商家名单1.3万份,约束商家,“以网管商”,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辖区多方参与、有效协调、规范有序的网络交易市场体系。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唐楠通讯员刘霞、范淑玲
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唐楠通讯员范淑玲
广州日报新华城市编辑: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