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可以兼职送外卖吗送(北大博士美团兼职送外卖:平台依靠大数据,骑手越辛苦处境越惨)

近年来,质疑国外卖平台的声音不绝于耳,从商家,到骑手,再到消费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反感。有什么问题?北大博士团兼职送:平台依赖大数据,骑手越狠,情况越糟!



一、车友的现状,工作越来越难,反而情况越来越差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博士后,名叫陈龙。做理论研究最重要的是做社会田野调查,也就是常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了研究外卖行业的现状,完成自己的论文,陈龙兼职做了近半年的美团骑手。他的真实感受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骑手越来越难,情况越来越糟!”。


陈龙半年兼职期间,平台多次调整骑手政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平台想尽办法减少配送时间,不断考验人们的极限承受能力。这背后,是平台利用后台的大数据,用算法驱动每一个骑手,用最短的时间抄最短的路,发更多的票,冒更大的风险完成任务。有大数据和算法概念的朋友,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吧?


在这种算法下,你会发现技术的进步似乎并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技术的便利却让这些骑手永远赶不上甲方的需求。当你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平台会推出更多新的要求,也就是上面说的“骑手越来越难,形势却越来越难”,比以前更难,应该付出更多,但实际上。



二、后台算法如何让骑手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网上送外卖和开车越努力,情况会越糟糕?这是外卖平台的后台算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骑手,你跑的距离越多,平台就可以通过算法知道你的身体极限有多强,然后就会给你发更多的单子。当然,单子越多,单价越低。没错,就是按照这个套路不断挤压你。工资总额没变,人更累了。


再比如,就像北大博士后陈龙,刚开始每天能送5票,然后平台慢慢把量增加到每天10票,然后发现10票能完成,然后每天给你20票,然后强迫车友找最短的路,开最快的速度,爬最高的楼。这样,车友们的“潜力”被无限刷新,不是很难理解吗?这背后,是数据和算法在盯着骑手。



第三,除了骑手,商家和消费者也难逃算法的控制


先说商家。美团最早的扣点不到10%。这几年逐年递增,现在已经高达25%,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稍微有点会计知识的人都知道25%的销售额(不是净利润)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美团为什么敢抽取这么高的佣金,这也是算法计算出来的,也是在考验商家的极限。


美团的分成比例太高,被很多商家诟病。25%的百分比实在太高了。就在前几天,美团突然发出通知,百分比改为6%。下面还有其他细分的收费,但是看起来太复杂了。哈哈,数学不好的商家真的算不出来。我身边有很多餐饮朋友。他们直接笑着说:“别忘了,肯定是去筹钱的。”想想也是。人脑如何计算后台机器的算法?



此外,消费者可能会在等待半小时后变得不耐烦,并可能会投诉。然后他们可能慢慢就习惯了,送餐时间会增加到40分钟,然后可能是50分钟。本来一个15元的菜和优惠券搞活动可以接受,现在不搞活动也可以接受,就不搞了。本来都是免配送费的,后来还是忍不住收了。然后增加配送费,这是算法的“功劳”。


第四,商家、骑手、消费者都没有受益。外卖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很多人因为麻木而忘记了外卖的初衷。外卖的初衷是商家要多赚钱,骑手要得到合理的报酬,消费者要吃的方便快捷,消费者要吃的便宜。


现实呢?比如有一次一家人点了一份早餐,价格是15元,现在是同样的一份,价格变成了20元。商家没多赚,骑手累了一半,消费者多花钱。那么我们要问了,在这种情况下,外卖还有意义吗?



美团可以兼职送外卖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