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尺3的腰围是多少厘米穿多大码(为让这两个人少走几百米,公交增设了一个站点)

立牌子那天,陈新平坐在她的板凳上等公交车,对着向她驶来的103路公交车挥手。那天,陈新平第一次听到“谢谢”太多次了。




陈新平坐在临时车站等车。她只需要从医院门口走到车站不到五分钟。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新京报记者李

编辑胡洁

校对赵琳


用12分钟读完这篇6019字的文章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陈新平和儿子小雨(化名)乘坐103路公交车往返杉山镇集合村和娄底市眼科医院200余次。


新兴北路上,眼科医院外,人、卡车、汽车日复一日形成洪流。陈新平双手紧紧抱着一个高约30厘米的小板凳,双臂撑起身体,背部弯曲成30度,两条蜷曲收缩的腿向前迈,脚掌摩擦地面发出“咿咿”的声音,板凳一次着地,她向前迈一步。从最近的公交车站到医院门口走400米,陈新平要花40分钟。


33岁的陈新平腿部有旧病,自出生以来就无法直立行走。他8岁的儿子小宇从小就被查出青光眼。从2020年10月开始的每个周末,陈新平都会早早起床,不顾严冬酷暑、暴雨烈日,带领小宇到市里的眼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103路公交车司机曾在2021年3月第一次注意到陈新平。起初,为了让陈新平少走路,他和同事们冒着违反规定的危险,穿过公交车站,停在医院门前。


六车道汹涌的车流从身高不足1.2米的陈新平身边经过。出于安全考虑,他不可能每次都准确地停在医院门口。为了避免陈新平400米的跋涉,2021年12月,他向娄底公交公司反映了陈新平的情况。


今年1月24日,一个专门为陈新平母子设置的公交车站落成。




【/S2/】1月24日,娄底公交公司在眼科医院外花坛处设立临时站牌。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作业


3月5日,星期六,早上六点,天还没亮,陈新平按了闹钟起床,儿子小宇还在睡觉。


陈新平的腿不能自由行走,但她的手臂很有力。她的额头很宽,稀疏的黑发紧紧梳在脑后。


她穿着一件红色羽绒服,袖口有些发亮,里面是一件黑色的贴身衬衫,下身是一条天鹅绒的黑色牛仔裤。她膝盖处的布磨破了毛躁,小板凳落地的声音在房间里响起空摇摆。粗糙的房间里没有家具,回声更大。她往前走了两步,裤子掉了,陈新平停了下来,上半身躺在凳子上把裤子提了起来。


每周六,陈新平都要比平时早起半个小时,以便去医院为小玉做眼部康复治疗。给小雨做早餐是她每天的第一项作业。


她只比炉子高两个头。她得把整个上半身贴在炉子上,伸胳膊去够水槽旁边的水龙头。她准备了一个塑料桶,拿了水放在炉子旁边。每次取水,她只需要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腰部倾斜30度。这一天,陈新平打算给小雨煮点面条。她费力地把右手举过锅的高度,把面条“扔”进锅里。她工作努力,但技巧娴熟。说完,她靠在炉子上,低声喘着气。


陈新平看不到锅里的水在沸腾。她需要将锅向自己倾斜20度,才能知道面条是否在锅里变软了。大多数时候,她都是听着声音,数着时间,看着炒菜时锅里冒出的油烟来判断是否该关火。




3月7日中午,陈新平准备了午饭。她必须把锅倾斜才能看到里面的食物。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小宇,起来吃饭了!”陈新平给小雨打了电话。她在卧室和厨房之间来回走动。小玉躺在床上,想再睡一会儿。陈新平把雾蒙蒙的儿子扶起来,坐在床边的长椅上,给他穿上外套。


多吃早餐。从家到医院对她来说是体力活,但她不敢喝太多水。她只抿一小口,润润嘴角。陈新平出门很难上厕所。每次出门,她都要提前穿好尿布。


把小玉的箱子,眼镜,药水,还有她自己的薄荷糖放在一个包里。她容易低血糖,经常包含一个。扛着一条五斤左右的小板凳,陈新平和儿子在昏暗的灯光下走了出去。


最熟悉的103路公交车


他们想乘103路公共汽车去村口。陈新平算了一下时间。大多数时候,她能在7点左右赶上第二班车,从村口到医院大概6公里。坐六七站都要十多分钟。


但对陈新平来说,乘车前的旅程才是真正的考验。走出2015年修建的两层红楼的大门,右转就是一个45度的斜坡。陈新平的凳子重重地砸在上面,发出一声闷响。晴天,它带起黄土,弄脏了她的裤腿。下雨天,凳子腿陷进泥水里,陈新平脚下一滑,要把凳子牢牢地钉进泥里。


爬坡七年,陈新平已经熟练了。她把小板凳往前挪,腿跟着胳膊往前挪。爬上陡坡,地上是水泥地,两边是绿色的田野和低矮的农舍。小雨在前面又跑又跳,后面跟着陈新平。她移动得很快,但每走一步,她只能向前移动不到30厘米。陈新平从家走到村口的公交站要半个多小时,四五百米的距离。




陈新平家门前45度的斜坡是她出门的第一道障碍。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走出村口,陈新平已经不熟悉这个世界了。路太宽,车流太密。她唯一熟悉的公交车是103路。


从2020年10月开始,小于之就一直在关注她。她不是每周都坐这辆巴士。起初,她还需要和司机打招呼,要求打开后门。这两年,每个司机都认得她,后门都停在她面前,不等她招手。


陈新平先把板凳放在公交车车门最低的一级台阶上,用两臂撑起整个身体,两条腿由上半身向前抬,爬到下一级,然后重复同样的动作,整个过程差不多两分钟。


上车后,小宇溜到后座,陈新平坐在后门旁边的车厢里。她紧紧抓住栏杆,身体随着车辆的行驶而摇摆。她不敢一口气放开。“没把握好很容易摔跤。”陈新平记得,有一次司机急刹车,她没有抓住栏杆,整个人向前倒了下去。


刚开始坐车的时候,总有人给陈新平让座。她不需要,就声嘶力竭地大声拒绝了。“谢谢你!谢谢你,美女!”


103路公交车串联起娄底老城区和周边村庄。2019年开的,半小时左右。司机们曾说,每天有一半乘客是“红宝书老人”。有时候早上人很多。陈新平上不了车,只能等下一趟。大部分网上乘客都很熟悉。从始发站到终点站,活泼的湖南话从未停歇。但是,陈新平在公交车上的社交原则是从不主动说话。这两年总有人问她带着孩子在干嘛。她怕孩子因为眼疾被人看不起,只说带孩子出去玩。




要从后门上103路公交车,陈新平需要把板凳放在台阶上,用双臂承受全身的重量。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司机和乘客


都曾经是103路公交车的线路负责人。他是这辆车上第一个认识陈新平的人。曾首先想起了两人的第一次见面。2021年3月,陈新平把车停在了眼科医院往南400米的开发区管委会站。“一大一小,胳膊伸得很高,她叫我开后门,前门太窄,她上不去。”两个人一路无话可说,有一次还从后视镜里反复看她。“我不敢问太多,怕她敏感。


2021年7月,小宇放了暑假,陈新平每天带他去眼科医院。他遇见他的次数增加了。一开始他还问陈新平需不需要被拉。“她说如果你拉我,我就没办法帮她了。她不想别人帮她,也不想给她让座。”曾新平唯一能做的,就是偷偷替她把网站往前挪。


103路公交线路有15名司机,运营10辆车。都是先吃饭聊天的时候和同事说起陈新平。“都是对她有印象,我们也讨论过给她多少方便。”


也是去年暑假,他们才真正认识。7月的一天,陈新平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上车了,小宇坐在后门栏杆后面的座位上。当他下公共汽车的时候,他把他的电话手表落下了。


为了找到这块手表,陈新平在炎热的大街上等了半个下午。她站在医院门口,直到曾俊贤坐上来的103路公交车。


但这块表最后没有找到,曾俊先有点内疚。但也正是这次意外,让曾俊第一次认识了陈新平。黄昏空坐在公交车上,陈新平主动告诉曾军,他带儿子出去看儿子的眼疾,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宇身上。开学后,小宇上了二年级,获得了三好学生证书。孩子出生后,她发现小宇的瞳孔和正常孩子不一样,“比别人大”。8个月的时候,孩子被确诊为青光眼,亲戚带着小宇去长沙医院做手术。手术后,小宇的视力稳定在0.3。这种视力不影响正常生活,但在高一,小宇需要把眼睛贴在书上才能看清楚。在此之前,陈新平也想过带孩子去治眼睛,但他家里修房子已经欠了十几万外债。到2020年10月,娄星区慈善会可以免除小玉治疗的部分费用。陈新平下定决心,日复一日带着儿子到镇上治疗,为的是治好孩子的眼睛。医生说要治疗到14岁。小宇已经七岁了,还要七年。

2尺3的腰围是多少厘米




小宇的证书是陈新平家墙上唯一的装饰。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从400米到10米


湖南炎热潮湿的夏天,陈新平经常坐在曾俊贤的车里,衣服从短袖穿到羽绒服。有时候车上人少,陈新平就坐在后门跟曾俊贤聊,聊孩子的病,聊在外地工作的老公,聊国家补贴的钱。


曾先回忆说,当时他虽然同情这对母子,但觉得自己“能做的很少”。直到冬天很冷,去年12月的一天,在大雨中,他又见到了陈新平母子。小雨撑着一把破伞走在前面。陈新平头上套着塑料袋,裤腿被雨水打湿了。虽然看过很多陈新平走在板凳上的照片,但是看到她被淋得这么狼狈,我觉得很对不起她,有了一个想法,把他们的事情反映给公司的上级。


去年12月,曾军先向分局做了汇报。起初,他没有想到为这对母子设立一个公交站牌。“一开始我只是想汇报一下她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司机也是想做好事,但是站外停车确实有安全隐患。”




3月6日,曾俊第一次在娄底村开上了103路公交车。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医院前的新兴北路有一定坡度,再往北100米就是国道入口,算是娄底城乡结合部,车流量大,速度快。


这一情况很快被报告给了公交公司的高层。娄底环城公司的沈丽萍见证了每一次会议和讨论。“大部分是支持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主要担心的是安全问题。”


天气越来越冷,这样的讨论没有持续多久。向公交公司举报两天后,很快就做出了为陈新平母子设置临时公交站的决定。


娄底公交公司拿着准备好的停车标志与交警见面。1月24日,阴雨天气,他们勘察了南北两个花坛的位置后,决定把牌子放在眼科医院大门外的花坛入口处。他们不用穿过车流量大的主车道,只需要穿过一条不到10m的辅道,陈新平不到5分钟就能到达车站。娄底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三中队队长张阔建议,“公交车可以拐进辅路停车,不会影响后面的车辆。辅道上的车辆速度都比较慢,只有陈新平和他妈在等,完全没有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本站只为陈新平母子停靠。陈新平从400米跋涉到只有10米。


“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临时停靠点的公交站牌立在花坛最外侧,简单朴素,没有雨棚,上面写着“关爱残疾人,让他们的生命停止‘爱’”。


立牌子那天,陈新平坐在她的板凳上等公交车,对着向她驶来的103路公交车挥手。那天,曾军第一次听到陈新平说了太多次“谢谢”。


我会永远记在心里。陈新平没读过书,不会说普通话。她从电视上学会了认字,别人买衣服,用智能手机买菜。难得悠闲的早晨,她会坐在家里的阴影里,刷刷小视频,“能挣点钱,一天一两毛钱”。


陈新平说,她出生的时候,屁股上长了一个肿瘤。医生告诉她妈妈,如果切掉,可能会终身残疾。如果不切除,她会有脑瘫的风险。她最终选择了让女儿拥有健全的大脑。切除肿瘤后,陈新平再也没有站起来。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把一个小板凳塞到她手里。她不是一开始就靠在长椅上往前走的。楼梯、水坑和泥泞是她行走的障碍。在胸部、手臂和膝盖上,新的伤口和旧的重叠在一起,大面积的青一块紫一块遍布她的皮肤。


现在,陈新平已经适应了像一条表面光滑的板凳一样的残疾人生活。她大概半年就要换一个板凳。丈夫面部残疾,常年在外打工。大多数时候,这栋两层红砖楼里只有他们母子,墙壁还没有粉刷。陈新平负责几乎所有的家务,一天喂两次鸡,给儿子洗澡,衣服用大盆洗完再扔洗衣机。但是陈新平不能做所有的家务。她的腿脚无法应付需要经常搬家的工作。她家门前的菜地很贫瘠。只有老公过年种的一把蒜苗。她家的墙壁都是蜘蛛网,村委会需要请人帮忙打扫。


因为过度劳累,她的胳膊常年酸痛,腿也不能用力,但是天气冷了,四季变换的时候会感到疼痛。每次从公交车站回来,陈新平都筋疲力尽。她要睡一两个小时才能起床给小宇做饭。


危险还在休眠,临时停车点设在医院一侧,意味着她从家到医院还是要过马路,经常有车看不到她。最危险的一次,一辆紧急刹车的面包车离她只有不到30厘米。新兴北路有一定坡度。娄底市公交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在医院对面同时设置公交站台。有人建议她在去医院之前再坐一站。“六车道变成了两车道,这样过马路更容易,然后赶公交车回去,在临时停靠站下车”。


陈新平从来没有出过娄底市。她出生在这里。她还坐了103路公交车去她妈妈家。市里的眼科医院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




陈新平需要穿过一条六车道的马路才能到达医院。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


新生活


媒体报道后,母婴公交站牌上了热搜。最多的一天,有30多人涌入她家。她家门前贫瘠凌乱的菜地被村委会清理平整;有的人直接找她要银行卡号,有的人偷偷给她红包。


陈新平不止一次地说过谢谢,不仅是对曾俊贤、娄底公交公司,还有眼科医院、济河村委会、娄星区残联、慈善协会等很多帮助过她的亲戚和邻居。


2020年10月,娄底市慈善会启动“点亮未来”计划。在此之前,陈新平被村民介绍去医院看孩子的眼睛,但因为经济问题一直没能成行。有了这个项目,陈新平在两年内可以获得9000元的补贴。


3月4日,娄底一家民营眼科医院院长表示,除了区残联和区慈善会的补助外,医院愿意承担小宇剩余的治疗费用。“他会来这里看病,挂号挂号,康复训练,14岁之前不用出一分钱。”这相当于给陈新平省了15万元的经济负担。


吉村主任谭群英一直关注着陈新平的情况。“她是村里的托底户,一个月能给1050元补贴。”为了申请补助,陈新平需要上交各种材料,但从村委会到陈新平家,大大小小的陡坡挡住了去路。“村里直接找她拿材料,让她省点力气。”谭群英也想过给她买一个轮椅。“但她家门前的斜坡太陡了,她将不得不坐在轮椅上摔跤。”最近她考虑把陈新平家二楼的门打开,外面有马路。“这样她就不用再爬这个陡坡了,还能坐轮椅,出行也更方便了。”


3月7日,陈新平的姑姑张水平来到她家,清理她门前的鸡粪和她卧室的垃圾。之后,她又拖了她家的地板。“我很少来,她的腿拖地不方便,我也不怎么花力气”。邻居严富娥是这家的常客。陈新平行动不便时,儿子小玉托她照顾。他们经常互相拜访。只要一个电话,严富娥就能立刻赶到陈的家里。




3月7日,陈新平难得有空的闲暇时间,在家玩手机。新京报记者李解冰摄[/s2/]


3月8日,陈新平被娄星区残联接到娄底民生医院。她被诊断患有骨髓炎、褥疮和严重脑积水。娄星区残联康复部部长刘辛格表示,陈新平的治疗费用由市、区残联和民生医院共同承担。保守估计需要10万左右。刘辛格说,几年前,区残联为陈新平家做了无障碍改造,“兼顾厨房和卫生间”。今年,残联计划为陈新平配备电动轮椅。“把她家二楼的门和外面的路打开,这样她就不用拿着小板凳来回走了。”


3月7日早上,陈新平在漆黑的天空下送小雨出门上学。小雨的视力已经恢复到0.8。他一路又跑又跳,书包一直在颠簸。陈新平靠在门框上,看着小宇渐渐远去的背影。他的儿子在她眼里走得又慢又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