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价格表2019(大手笔投入研发,单票价格逐月上涨,顺丰将迎业绩拐点?)

股价上涨2.41%!这是市场对顺丰三季报的反应。虽然公司净利润同比仍在下降,但与一、二季度相比,环比已逐步回升,呈现改善趋势。在快递行业价格战逐渐缓和的背景下,顺丰的单票收入保持环比上涨,能否带动顺丰业绩触底反弹?同时,顺丰在第三季度末完成了对嘉里物流51.5%股份的收购,成功入主嘉里物流。未来顺丰的业务发展将如何布局?

净利润同比仍在下降,但环比有所改善

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达1358.61亿元,同比增长2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98亿元,同比下降67.89%。这一结果与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一致。10月13日,顺丰披露业绩预告称,公司前三季度预盈17.6亿-18.6亿元,同比下滑67%-69%。

从单季度来看,顺丰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同比下降43.49%。



净利润同比继续下滑,但环比有所改善。今年一季度,顺丰净亏损9.89亿元,同比下降209.01%,为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第二季度扣非后净利润6.57亿元,较第一季度扭亏为盈,而第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8.1亿元,较第二季度增长23%,整体利润水平稳步上升。

对于三季度业绩环比改善的原因,顺丰速运在三季度财报中表示,收入端,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分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定价能力;成本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网络资源整合、精细化成本控制、在途设备自动升级等措施。,场地、运输资源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率逐步提高。

兴业证券认为,从经营业绩来看,二季度扣除非业绩已实现盈利,三季度公司环比改善,整体盈利能力逐季稳步上升。考虑到二、三季度成本控制的调整时间较短,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的调整影响相对滞后,这一业绩已经体现了公司较强的更新调整能力。

单票价格逐月上涨,价格战拐点来临?

业绩年轻化的背后是价格战的逐渐缓和。

2020年,极兔空诞生,在中国快递市场被“掠夺”,引发巨大市场争议。兔子的快速扩张利器就是它的低价,这让以低价著称的通达系一度无所适从,不得不降价作战。在作为快递风向标的义乌,双方甚至打起了“一元包邮”。

其中,快递业务占比大、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电商快递成为快递企业“价格战”竞争的主要对象。

行业巨头顺丰也未能幸免,被迫陷入价格战的泥潭。“再大的规模,也保不住市场。这是我们从战略角度看到的非常深刻的教训!”顺丰高管在2020年财报沟通会上表示。

事实上,随着电商行业规模的扩大,顺丰为了稳固市场份额,已经尝试更早布局经济件业务。2019年5月,顺丰推出针对电商市场和客户的特色产品,成为公司调整经济件业务战略的关键举措。2020年4月,顺丰成立汪峰快递,价格更低,直达标准接入系统。

经济收入在顺丰的占比越来越大,从2018年的22.4%增长到2020年的28.67%。2021年半年报,顺丰速运时效件收入同比增长6.5%,而经济快递收入同比增长69.2%。

顺丰发展经济组件填补了下沉市场的空缺口,但同时也要承受价格战的冲击。2017年至2019年,顺丰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23.14元、23.26元和21.94元。2020年,在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影响下,单票收入降至17.77元。2021年,顺丰的单票收入持续下滑,最低达到15.59元。

顺丰价格表

然而,正在进行的“价格战”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今年以来,监管频频整治,快递行业价格战缓解迹象显现。

9月,通达系单票收入继续环比增长,最低已回到2.1元/票的水平。顺丰单票收入连续4个月上涨,5-8月分别为15.59元、15.91元、15.96元、15.98元,9月份上涨至17.60元,盈利能力继续修复。

顺丰速运在业绩预告中表示,未来公司的资源投入将随着件数的增加,逐步摊薄单票固定成本,实现效益优化。

艰难转型,坚持科技赋能供应链服务能力

不过,顺丰未来的表现可能并不好。

顺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卫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短期的盈利压力能换来长期的竞争力,就有机会让顺丰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顺丰愿意调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这是一个重要的策略。

如何打造「市场上不可或缺的选择」?

王伟指出,要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科技赋能物流服务,全面提升顺丰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顺丰不惜重金收购了在港交所上市的最大国际物流公司嘉里物流。

顺丰速运在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截至9月28日,顺丰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嘉里物流51.5%股权并成功交割,嘉里物流正式成为顺丰速运的子公司。由于嘉里物流的资产等因素,顺丰控股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71.44%,达到1905.69亿元。

据了解,嘉里物流是一家立足于亚洲的第三方综合物流服务商,拥有广泛的国际货代网络,近年来深耕东南亚物流市场。

兴业证券认为,本次收购完成后,顺丰将获得亚洲市场第一的地位和成熟的合同物流客户、流程和人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极大加速公司供应链和国际业务的发展。

加快科技驱动,打造数字化、智能化供应链的服务能力,也是向综合物流供应商转型的重要步骤。“顺丰想成为数据技术服务公司,物流只是我们的手段之一。”王伟说。

2021年上半年,顺丰亏损总额为5.08亿元,主要是由于推进四网融合、加快快递网络建设、加密干线和支线运力提高陆路运输时效带来的亏损压力。对此,顺丰表示,该项业务的投入短期内会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夯实围绕物流供应链生态的多业态服务能力,在更多行业、更丰富场景下积累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帮助客户用技术改造数字化供应链,真正成为拥有自主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技术服务公司。

纵观整个快递行业,顺丰的研发支出遥遥领先。2019年,顺丰的研发支出为11.93亿元,2020年上升至17.42亿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顺丰2021年前三季度R&D费用为15.87亿元,同比增长32.93%。

除此之外,买飞机,建机场...顺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供应链效率。顺丰表示,截至2021年中报,公司已运营79架全货机保障物流运输,飞机利用率呈上升趋势。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大产能规模。

2021年5月,顺丰拟募集不超过200亿元,用于快递运输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湖北鄂州民用机场新换乘中心项目、数字化智能供应链系统解决方案建设项目等。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实现科技赋能的物流服务”,顺丰一直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高昂的成本也让顺丰有点吃力,短期内很难见到成效。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顺丰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第三季度业绩较上季度有所好转,但真正的业绩拐点仍需等待。

奥地利记者林思思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