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快递行业将受到疫情的考验,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巨头之间的贴身肉搏将更加激烈。
在Q1,2020年,由于疫情的直接影响,快递巨头之间的表现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首先,京东物流的可靠性已经让大家大吃一惊。而且顺丰业务量的逆势增长颇为亮眼,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达系一般业务量增速有所放缓。
刘旷微信官方账号供图
之后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生产的快速恢复、网络消费的反弹,通达系的业务增长迅速恢复。但纵观2020年,与通达系相比,顺丰的业务增长势头明显更好。
事实上,顺丰2020年的业务增长不仅好于通达,也远超行业整体增速。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0年,快递行业完成总业务量833.6亿件,同比增长31.2%,而顺丰2020年实现81.37亿件,同比增长68.46%。业务量的大幅增长为顺丰带来了可观的营收增长,为顺丰的亮丽业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胜利的“沉没”
近日,顺丰发布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顺丰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同步增长,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整体来看,2020年顺丰实现总营收1539.87亿元,同比增长37.25%,为上市以来最高营收增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扣非净利润61.32亿元,同比增长45.74%,实现四年来扣非净利润最高增速。
具体来看,经济零部件业务是顺丰2020年营收增长的最强引擎。贡献了整体收入增长的40%以上;其次,顺丰速运、冷运、医药、同城、国际等新业务板块对整体营收增量的贡献超过35%;收入支柱老化零件业务仅占整体收入增长的25%。而经济成分业务的显著增量贡献,则是因为规模效应下收入的高速增长。
刘旷微信官方账号供图
毫无疑问,经济零部件业务的快速增长为顺丰2020年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年报显示,2020年,顺丰经济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55.86%,是顺丰整体业务量同比增长68.46%的最强劲驱动力。受益于此,顺丰2020年总收入达1446亿元,同比增长36%。
在经济快递快速增长的背后,顺丰的产品结构在2020年发生了巨变,“下沉”非常明显。时间敏感型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首次跌破50%,经济型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23.99%提升至28.67%。
这是顺丰面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规模增长困境,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结果。根据地图我们不难看出,顺丰在经济件业务上的降价持续了一年多。年报显示,2020年顺丰速运物流业务单票收入17.77元,同比下降18.99%。直接拉低了顺丰的整体毛利率,将顺丰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17.42%降至16.35%。
但从2020年的表现来看,顺丰的价格战不仅有效,而且性价比高。突出表现是顺丰2020年扣非净利润率不减反增,比2019年提高0.23个百分点。当然,这也需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价格战玩法。
顺丰错位的价格战
在国内快递行业,价格战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2007-2017年这十年间,中国快递行业快速增长,伴随着行业价格战加剧,单票价格持续下降,行业快递平均单价从2007年的28.5元快速下降到2017年的12.3元。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快递公司主动降价,尤其是通达系,拼命打价格战,极端情况下平均单票收入甚至跌破1元。
但2018年后,行业增速放缓,同时消费者开始对快递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价格的敏感度下降,快递行业价格战总体缓解。2019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11.8元,仅比上年下降0.1元。
就在街上猜测快递行业价格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一向避而不谈价格战的顺丰突然发起进攻,主动掀起新一轮价格战,让其他快递巨头措手不及。当然,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主要是靠顺丰采取的差异化价格战。具体来说,在三个方面,顺丰的价格战尤其有特色。
第一,时机不同。在行业整体价格战告一段落的时候,顺丰发动价格战攻势,打了个时间差。更准确的说,2019年5月,顺丰开始推出针对电商市场的特价产品,这是价格战的开始。当时通达或多或少有过调价的想法。
第二,节奏不一样。顺丰显然在价格战上更有主动权,所以打价格战更从容。到2020年,顺丰的平均单票收入仍将高达17.77元,而行业单票价格已降至10.6元。显然,相比行业整体,顺丰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空。
第三,效率不同。【/s2/】顺丰于2019年5月推出“特惠”,立竿见影,很快加速了公司经济快递营收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增长。由此,顺丰整体业务量在2019年8月赶上行业增速,10月达到行业第一。2020年,顺丰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15个百分点。
总之,顺丰不同于通常的价格战策略,这使得顺丰发起的这场战争更像是对一些快递公司的降维攻击。
快递大战下半场顺丰胜算如何?[/s2/]
快递行业经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比较成熟。虽然顺丰这一年多的表现说明现阶段价格战还是有效的,但是巨头之间的竞争态势真的不是单纯价格战可以控制的。
以顺丰为例,顺丰的核心优势是独特的“天网+地面网+信息网”三网融合体系。依靠这一点,顺丰在国内老化零部件市场取得了主导地位。老化的零部件业务和三网融合体系,一方面可以作为顺丰业绩增长的压舱石;二是可以给顺丰提供足够的信心调整价格;第三,顺便给经济件业务提供巨大的品牌影响力加持。总之,顺丰与经济配件业务的价格战,绝不仅仅是靠价格取胜。
事实上,随着快递行业的成熟,价格已经退居次要竞争因素。相应地,资本实力、服务质量、数字技术、精细化运营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实力竞争正在加速取代过去粗放式的市场竞争,构建新的市场格局。
在这种趋势下,顺丰的主要竞争对手发生了变化。顺丰未来的强敌很可能不再是通达系。而是变成京东物流和隐藏在通达系背后的菜鸟网络。
京东物流一直注重全面发展。近两年来,随着其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在快递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至于“不做物流”的菜鸟网络,随着阿里系不断增持通达系股份,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快递行业的隐形王者。
刘旷微信官方账号供图
国内物流行业形成了顺丰、京东物流、阿里的趋势。虽然顺丰可以凭借“三网融合+价格战”不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丰收。但与背靠各自电商生态的京东物流和阿里相比,顺丰显然有明显的短板。或许正是出于补齐短板的考虑,顺丰才会继续试水做电商。
显然,在快递大战的下半场,不仅仅是快递市场的竞争,更是跨越多个领域的盟友之间的对决。在这场对抗中,SF刚刚获得了入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