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您年薪百万,有案源有资源有自己的一套“经营”之道,那这篇文章或许您可以不用看。
假如您案源还不饱和,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空闲,希望获得更多的案源,跨过二八定律分界线,成为少数人的一部分。
那么,您应该要看看这篇文章,或许会有一些启发。
当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时,可能已经猜到我们的建议了——律师就应该做自媒体,而且非常适合自媒体。
看到这个建议,也许您会不以为意:
“都2020年了,自媒体红利早就过了,律师做自媒体纯属自嗨。”
那这么讲,您应该认可吧:
- 做自媒体,对律师而言绝对会有用处。
- 只是对于律师个体来说,挺难的。
如果您认可上面这两句话,同时也希望自己用好自媒体,那么我们继续下文。
01
自媒体完全可以成为
律师的超级杠杆
何为律师的「超级杠杆」?
超级杠杆,就是可以把律师的个人能力放大、展示、传播的平台或者工具。
律师出书,就是典型的超级杠杆。只不过,出书门槛较高,费钱不可常用。
那么出书之外,律师还有没有其他一些方法,展示自己经验,分享承办案例,放大自己优势呢?
有!
比如讲座,这是一直以来大家都会用到的一种形式。
而自媒体,同样是超级杠杆。
这是以前没有,现在人人可用,且越来越便利、发达和普及。
自媒体可以传递你的声音,讲好你的故事。把律师专业、技能、知识、经验、特长、优势、创意…
通过图文、音频、视频…
挖掘出、包装好、传播开~
而且,自媒体几乎没有门槛。
有一个观点:
自媒体的红利期,远远没过去。
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红利」。
在这个时代,每位律师都可拥有这一枚「超级杠杆」!
02
自媒体公平且残忍
人人可用但绝非人人可成
都已经2020年了,自媒体也不是什么新鲜词,今还来了一场突发的疫情。
在趋势和压力下,不少律师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两微一抖,创作过内容,尝试过直播、短视频等等。
可结果是:可有可无,效果甚微。
以公众号举例:
一开始对公众号期望很大,付出很多,甚至会报名一些课程学习。
文章坚持自己写,编辑排版精益求精,用户互动自己来…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
内容为王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阅读量惨不忍睹;所谓的用户运营也只是早上一句早安,晚上一句晚安,或者发张鸡汤图。
然后就慢慢的没有了然后~
“别说了!我们是律师,不是做广告的!”
“律师做公众号太多了,根本没有人看!”
“好的,道理我都懂了,那又怎样呢!”
是的,大家吐槽也正常,毕竟律师的主业是办案,时间精力有限。而法律也不是娱乐,动不动就能吸引全民关注。
但有两句话,相信大家都会认可:
没有律师是因为做自媒体本身赚钱的。
律师可以靠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赚钱。
而这个影响力的扩大就像植树——是需要日积月累用心经营的。
我们发现全网有越来越多的「毫无背景」、「默默无闻」的律师朋友,通过自媒体,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以前,有。
现在,有。
将来,会更多。
自媒体最宝贵的,就是公平!
至少,比律师线下拼资源、拼人脉要公平得多。
只要你付出,大概率会获得回报。
当然这个付出同样需要坚持和方法。
03
律师做好自媒体
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模式
无论是公众号,还是短视频,只要有一篇「超级爆款」,就能改变局面。
公众号的爆款,是“专业的爆款”。
专业上的爆款,需要客户认可 + 情绪高潮。
而法律内容的专业性很强,读者情绪就很稳定。
他可能会收藏,会转发给好友,但他不一定会分享。
而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热点,紧贴社会热点、紧跟热门话题,引起共鸣,激发读者关注转发分享。
短视频的超级爆款,是“算法的爆款”。
算法爆款,需要高完播率 + 高互动率。
而对于法律这种内容,大家会有多强的“看完动机”、“留言动机”、“点赞动机”?
因此在创作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算法”:这是不是一条「值得推荐给更多用户」的内容,它有没有可能成为一条爆款。
很多律师朋友问我们:
我认同自媒体的价值和作用,也对自己的内容要求较高,但为什么没有“做起来”?
答案很可能是:
您的内容定位,明明更适合短视频的形式,却偏偏写成了公众号图文;您的内容调性,真的很适合长宽视频,却只在抖音上发;当然了,也许您就是适合发公众号。
内容与平台匹配,这是“顺水行舟”。
内容与平台不搭,这是“逆水行舟”。
律师做自媒体,选对平台很重要。
自媒体的平台有很多,比如: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今日头条…
自媒体的内容形式有很多,比如:图文、条漫、音频、短视频、vlog…
自媒体的变现方式也有很多,比如:咨询、案源、内容付费、知识付费、社群付费…
当自媒体的平台、内容形式、方式,三者叠加,可以转化出「律师自媒体运营的最佳模式」。
因此:律师朋友想通过自媒体实现价值,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模式」。
“e律师”律师办案、律所管理系统免费使用,详情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