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丹
3月11日,“新时代的美——中国美术馆精品收藏特展(二期)”在京开幕。论文在现场看到,展览以红色背景为主色调,展现了山川之美和万物之可爱,呈现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近300件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和影像作品。
展览分为“用美表达新时代”和“用美奉献新时代”两个篇章。其中第二章展出了齐白石、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等现代大师的作品。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一楼1号馆至9号馆展出至3月30日。
展览现场
来自黄和李可染,山川秀美
据介绍,本次展览为“新时代的美”第二期。中国美术馆于2017年冬季首次举办“新时代的美”展览,备受关注。本次展览展品数量多、质量高,涵盖了许多现当代大师的作品,观众也在这些作品前流连忘返。
如林风眠、齐白石、傅抱石、吴冠中等的作品。,主要在中央展厅和侧翼的两个展厅展出。
在黄的《栖霞山居图》中,树与屋是活泼自由的,而远山则是浓墨重彩,缥缈厚重。黄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朴质为特点,是“白”派。80岁以后,以浓黑、亮黑为特征,被称为“黑洪斌”。他的作品讲究章法中的真、简、密的统一,笔法如篆刻,有所谓“黑、密、厚”的画风。
黄的栖霞山居
中国美术馆多次展出李可染的作品。这一次,他的“山的声音安静的瀑布”被提出。李可染开创了山水画新的审美境界,丰富瑰丽。他还喜欢画山中的瀑布,在压抑的群山中制造一个缺口。关于画瀑布,他曾介绍:“我以前画过一个瀑布,是主体,是第一个;亭子第二;树是第三个;岩石和灌木是第四位,等等。从明暗角度来看,瀑布最亮,其次是亭台楼阁,然后是树木和岩石。它们排列在第一、二、三、四排,明暗层次非常清晰。如果在岩石部分留空白,主瀑布就不突出了。为了突出主体,要把次亮部分压下去,色阶不乱,层次分明,整体感强,才能把主体突出来。”
李可染《山瀑之声》
描写江南风光是画家喜欢创作的题材之一。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许多致力于中国画创作技法改革的名家,把改革的突破口放在描绘江南题材上。一方面是因为江南风景秀丽,白墙黑瓦遍地;另一方面,江南特有的湿润葱郁,适合西方绘画中表现光影的技法。据记载,李可染描绘江南水乡的作品,在各种画册中有十余幅记载。李可染喜欢写实素描,积累了大量素描手稿。
李可染《春雨江南》
李可染《武侠航海影》
吴湖帆和溥心畲也被称为“南无北浦”。晚年在上海国画院工作。吴湖帆的画以古法入手,先“四王”再融合南北宗法制,造型细致,笔墨精美,用色巧妙,风格独特。他的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擅长书法和歌词。它的景观主要是改造古法为己用,也有清新淡雅的意境。庐山东南五老峰是一幅水墨青绿结合的山水画,是理想与现实结合的杰作。
庐山东南的吴湖帆五峰
傅抱石也擅长山水。中年时,他被创造成一个“巨石丘”。他的笔自由奔放,特别擅长作春瀑雨雾之景。晚年作画很多,苍劲有力,时代感很强,人物画多为淑女君子,形象清高。这一次,他献上了自己的《画江山要细》。
傅抱石《静待江山好画》
齐白石和刘海粟:一切都很可爱
齐白石善于发现身边最普通事物的美。他的“樱桃”从远处看明亮耀眼。饱满的樱桃上染着浓浓的红点,浓淡丰富,樱桃的茎和容器傻傻可爱,墨色稀疏,笔画不多。虽然图是樱桃,但是有图的诗是关于美女的:美女总是香的。辛卯是四月在北京的铁房子里画的。白头老人。
齐白石的《樱桃》
林风眠的鸮人
“中国在五光十色的迷雾中”,说到色彩的浓烈,就不得不提到刘海粟。刘海粟的油画大胆借鉴了中国画的写生、留白、染色、甩墨、甩色的表现特点。他喜欢用蓝色、赭色等厚重的颜色来指挥物体,粗糙简单。他还擅长将红色和绿色、棕色和蓝色、橙色和紫色等互补色并置。刘海粟曾说:“都是明的绿的,也是美的繁华的。神和腕合,古为今盛。发梢的玉波与烟草树的微芒相连。和尚一笑,杨胜心就滴,这叫海粟之狂。”
刘海粟的《红莲崔玉》
宗仪饶的玉莲
谢黑猿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特别设置的两个展厅呈现了记录老一辈艺术家绘画过程的影像,如6号展厅展示的《画家齐白石》,拍摄于1955年。它还原了齐白石的绘画过程,从他养在笔筒里的虾开始,介绍了他是如何通过仔细观察完成画作的。
形象中的齐白石
画中的春天
今天是植树节,中国美术馆里春意盎然。
在创作实践中,苏天赐大胆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油画风格。他的风景油画以江南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情。油画语言清新,色彩鲜明,表现出强烈的东方意蕴和中国审美情趣。
苏天赐桃花环绕的山村
吴冠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后期的那些抽象作品。他的画中有许多点、线和色块。通过聚散、重复、排列、组合,形成一种非常简单和谐的视觉关系,让观者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的纯真。吴冠中的山水画注重形式美的表现,如线与块的节奏关系,使画面具有和谐的节奏。吴冠中的色彩柔和,画面大多不用很厚的颜料层,而是将油彩调得很薄,笔触无滞涩,笔法流畅。相对于现实,吴冠中在绘画中更注重想象的东西,这种创作理念应该得益于他的水墨画创作经历。
吴冠中的《江南春》
庞薰琹作为早期留学的艺术家,也是当时新艺术启蒙运动的组织者之一。他融合中西艺术特色,在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广泛收集中国古代装饰图案和民间艺术。傅雷曾这样评价庞薰琹:“有各种各样的梦,但启蒙的梦是艺术和精神的梦。他以颜色为纬,以线条为经,以整个生命为材,编织着他多彩的梦。他像数学家一样观察、体验、分析,像哲学家一样组织、归纳、综合。他分析综合,综合分析,不断进化。”
庞薰琹的教养
此外,本次展览中相当大篇幅的作品是关于生态文明、扶贫、抗击疫情、教育、科技、体育等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展览展出的作品闪耀着思想和智慧,反映了民族性格和时代内涵,既是时代和当下的反映,也是以其超越性与时俱进的精神魅力。
展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协办。
编辑:卢思佳
校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