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全国范围内,92 #汽油每升上调0.2元,95 #汽油每升上调0.22元,0 #柴油每升上调0.22元。最近几天,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不亚于直升机。截至目前,布伦特原油一直在130美元/桶左右,这意味着接下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
据了解,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将于3月17日24时进行,3月8日为10个工作日统计周期的第三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24.01%。预计油价上调约1040元/吨,已远超上调红线,约为0.78-0.94元/吨。
按一般家用车油箱50L算,加满一箱92号车要多花40元。
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的激化推动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140美元/桶,冲出天花板价。但是,后来又回落了。截至3月8日14: 00,价格为126.64美元/桶。
根据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成品油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上限为130美元/桶,下限为40美元/桶。也就是说,当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到130美元。后面国际油价再涨,成品油不再跟上。同样,低于40美元也不会调整。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下一轮成品油调整基本已成定局,油价上涨幅度较大,可能会触发最高限价。95号汽油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
关于油价,国家发改委回应!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胡祖才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介绍有关情况。
发改委:中国能源供应有保障,俄乌冲突对能源供应影响可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表示,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冲击全球能源市场,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进一步攀升。由于我国原油和天然气比重较高,会受到影响,客观上进口成本会上升。但总体来说,影响可控。这是因为中国不仅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所以能源供应总体上是有保障的。中国的原油和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长期合同的比例非常高。只要各方履行合同, 进口可以保持总体稳定。
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过去一年,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清洁能源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在过去一年的全国发电量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增长了2.2个百分点,发改委将采取综合措施缓解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如何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努力,一个保持好”,重点是增加产能,加强储备,确保供应和价格稳定,坚决守住民生和用能底线。这些措施的核心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增”,一个是“稳”。“增”是指增加产能、产量、储备和供给,“稳”是指稳定进口、价格和预期。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可靠,并在此过程中有序推进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发改委:多措并举全面做好大宗商品保供应稳价格工作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变动关系到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市场。物价稳了,人心就稳了,市场就有序了,经济就稳定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表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近期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10美元关口,今日开盘后一度飙升至139美元。煤炭、天然气和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玉米和其他食品价格也呈上涨趋势,这给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3%左右的全年预期CPI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今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9%,明显低于美国7.5%和欧元区5.1%的水平。PPI同比涨幅降至9.1%,也明显低于欧元区20%以上的水平。
做好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保障工作,责任重于泰山。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形势,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底线思维,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
一是做好粮食的供应和价格保障,保障粮食安全。粮价是一切价格的基础,稳定粮价有坚实的“压舱石”。中国的大米、小麦等口粮库存充足,供应充足,完全自给自足。今年要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保障工作,保持粮食数量和价格稳定,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要努力保障玉米和大豆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挖掘国内潜力,大力实施大豆和油脂产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控,保持供需平衡。
第二,做好能源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是做好煤炭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中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燃煤发电约占60%。煤价稳了,电价就稳了,能源价格“基本盘”也就稳了。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这项重大改革,确保改革措施取得实效。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提高供需调节能力,确保产能合理充足,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供应。
第三,做好重要矿产品供应和价格稳定保障工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大国内铁矿石等矿产勘查开发力度,加快矿产品基地建设,扩大废钢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加强进出口调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促进重要矿产品安全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第四,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密切关注重点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和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强现货市场联合监管,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资本恶意炒作行为,将坚决予以打击。
第五,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守住民生底线。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及时启动并足额发放临时价格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发改委:新增50多亿立方米天然气储气设施坚决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表示,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对能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能源供求变化都会影响我们的能源安全和供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确保能源安全和供应,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努力”和一个“保持良好”。着力增加产能,加强储备,确保供应和价格稳定,坚决守住民生和用能底线。
首先要努力提高产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大力推进以沙漠戈壁和沙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整体提高各类发电有效出力,大幅增加油气勘探开发投资,促进油气储量增加。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持煤炭产量在合理水平。
第二,重点加强储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新增天然气储存设施50亿立方米以上,加快形成3亿千瓦以上应急备用和调峰供电能力,同时引导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和主要能源用户加强社会责任储备。
第三,努力保持供应和价格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发挥中长期能源合同的重要作用,实现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煤电气消费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引导煤炭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
保民生、保能耗的底线,国家发改委将采取更安全可靠的方案,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应。非极端情况要坚决限电限气,极端情况不关阀门限电限气[/s2/]。通过这样的综合措施,可以确保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让人民和所有能源用户放心。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