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红门鞋城(45家批发市场疏解后,喧嚣了20年的北京大红门现在什么样?)

临近年底,本是服装批发市场的旺季,但喧闹了20多年的大红门却相当安静。大红门,曾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纺织品集散地,以木樨园桥为中心,辐射南苑乡、何仪街、大红门街等乡镇,聚集了45个区域性批发市场、3.3万商户和9万多名直接从业人员。大红门鼎盛时期,喧嚣之下,环境凌乱,交通拥堵,周边居民缺乏活动空。



↑拆除前,南苑乡新工街五金批发市场周边,低端产业聚集,环境凌乱。2016年,市场倒闭(2012年摄)。



↑五金批发市场拆除后,新工街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变身都市休闲客厅(2018年8月摄)。

2014年5月,大红门拉开了疏解的大幕。四年来,37家大红门被关停拆除,8家被改造提升。交通拥堵报警数量下降79%,平均车速上升50%,刑事案件下降66%。

数据背后是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连日来,记者一直在大红门地区采访,发现从里到外都发生了变化:批发市场没有了,黑车少了,无证摊点少了。相反,道路畅通,风景更美,生活服务更多。在南中轴两侧15.6平方公里内,占地1.37万亩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正在发展蓝图......褪去批发集散地的外衣,大红门正大步迈向首都新商圈。

留白增绿惠民生

冬天的周末,家住西罗园李楠小区的杨忠彦带着家人去家门口的“和盛广场”休闲娱乐。这是南中轴路上的第一个商业综合体,位于木樨园桥西南角。三年前,丫丫国际服装城关闭后,以“和盛广场”全新亮相。与西单、王府井常见的商业综合体类似,这里不仅有大东烤鸭等品牌餐厅、金宝贝、灰姑娘等早教品牌,还有电影院、健身房,很多年轻人在这里与伴侣欢聚一堂,享受“吃喝玩乐一站式”。

“孩子在金宝贝辅导班上了四年。在第一年,和盛广场还没有建成。我们只好每个周末去海淀的金宝贝,来回两个小时,上课一个小时。孩子们累得哭了。”杨忠燕说,批发市场关门后,“金宝贝”开到家门口。现在上课方便多了,下课玩的也很方便。

对于大红门珠江景俊社区的蔡来说,和盛广场也带来了便捷的餐饮服务。“以前逢年过节,周六周日,我们都要找个地方吃饭,抱着小孙子,晚上在路边等公交车,然后跑到几公里外的北城、西城,折腾!”张说,让他更苦恼的是环境。“家门口全是批发市场,一个字——乱,出门堵车,走路不小心踩到垃圾,在家做客,都不好意思带到这里来。”

关闭批发市场,改造商业综合体,只是大红门批发市场业态转型的尝试之一。和盛广场以南四公里的何仪五金机电城已经被拆除,绿色蓝图正在这里铺开。

何仪五金机电城是大红门地区第一家大型市场,位于大红门商圈南部,违法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市场从业人员2000人,高峰期日客流量超过10000人。2016年,这里完成关停,2018年7月开始拆迁。

上周五,当记者来到这里时,曾经鳞次栉比的市场建筑已经消失,所有的原址都被拆除,并覆盖上绿色的网。冬天的蓝天下,这里视野开阔,还可以眺望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这里的南中轴规划建设,为生态南中轴和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留白增绿’。”何仪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说。

程楠市民更期待的是南苑万亩湿地公园的规划。45家批发市场的调整疏解,为程楠“留白增绿”留出了较大空空间。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北相对,15.6平方公里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今年夏天,记者探访了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核心区规划地块,登上高点俯瞰。周围的植被到处都是绿色的。南苑作为辽、金、元、明、清的皇家园林,将以绿色为体、林水为依存,打造大型绿色生态空室,再现南苑湿地水网、“南方秋风”的历史景观。

“城市病”逐渐破解

去过大红门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是大城市病的典型代表:人多,路挤,环境脏。但随着45个市场的疏解,一直被诟病的拥堵、脏乱、噪音也逐渐破解。

大红门有名的堵车街南苑路。这条路南北长6公里,北至木樨园大桥,南至南苑东路西口。它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城市主干道。上周五早高峰,记者乘车来到这里。以前说走这条路不到一个小时,十几分钟就顺利过去了。

“以前大红门的早高峰简直就是一锅粥。再说大红门地铁站路口。大卡车和小汽车从四个方向驶来。跳跃着,三轮车,平板车带着人飞驰而过。进货的商家都是提着大包小包进进出出,红灯根本过不了20分钟!”在南苑路工作了五年的任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批发市场疏解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交通顺畅。“以前堵车一点都不准确。你8点进去的时候,可能10点就出不来了。现在,嘿,快多了。”

“以前九景庄公交站早晚高峰站台压力很大。下班的时候,站台上挤满了人。有时候人太多了,他们不得不站在大路上,提着大包小包去买东西。公交车还没停稳,人们就冲上前,我们战战兢兢地看着,生怕刮伤、蹭伤、碰坏。”九景庄站台文明引导员林女士感觉现在没事了,九景庄附近的市场陆续关停,客流骤然减少,没有了人围车的惊险场面。

除了交通,救灾后的环境改善也获得了民众的一致好评。这个秋天,记者来到南苑乡新工街,这里的道路宽敞笔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草如茵,岩石横卧在起伏的草地上,鲜花点缀其间;路边的公园空地上,老人们在Tai 空婴儿车、肩部康复器、跑步机等设备上聊天,孩子们在橡胶人行道上欢快地奔跑,年轻人围坐在一起聊天谈天,就像一个绿树鲜花环绕的客厅。

眼前干净优雅的新工街,让人很难与一年多前凌乱拥堵的景象联系起来。“这里以前是聊城五金建材市场,又脏又乱。几百米之内,可以聚集几百个商户,让他们进不了家,脏得哪儿也去不了。”新工村村民张如意说,像变魔术一样,市场缓解后,多了一个城市氧吧,这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产业链随之消解

如果说交通、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疏解成果,那么服装加工、仓储、物流、住宿、餐饮等产业链的逐渐疏解,才是大红门45个市场疏解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变化。

大红门街道海湖屯小区旁边,曾经有福成、天涯、新世纪等多家批发市场。多年来,商家租用8号楼临街的半地下室,在墙上打洞建门面房。“小小的店面绵延近百米。有无证无照的餐饮、物流、服装加工、批发商户,应有尽有,烟雾、噪音,家里窗户都打不开。”海湖屯社区的一位居民说。2017年8月,大红门街道联合相关部门拆除了这里520平方米的违建,取缔了15家无证无照经营。恢复了原来半地下的房子结构,重新铺了地,种上了花和绿植。

从南四环柳巷桥往南拐进九景庄路,路越走越窄。一个丁字路口的北侧是北京京佳源机械厂的大门,也就是九景庄院子57号。记者已经来过这里三次了。前两次探访,这条狭窄的土路被堵成了死扣,大货车、小汽车一辆接一辆飞来飞去。第三次是上周四,路铺好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九张庄57号院是大红门地区最大的出租大院。它原本是一个机械厂。从2008年开始对外出租,租户陆续搭建了大量违章建筑。“有五个大院,生活、生产、加工、仓库等多种业态并存。仅酒店式公寓就有4000多套,3341户。主要是北世贸国际鞋城、大红门鞋城等批发市场的从业者。”何仪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晓玲介绍。

2017年7月10日,丰台区正式启动九景庄57号院拆迁腾退工作,曾经连片的院落被一一夷为平地。原址将纳入本市统一规划,为大红门地区未来的推广留下空白。同时,规划的通九路、天坛南路将在大院原址上铺设,使区域交通四通八达。“57号院被拆了,对面楼的房租也涨了。以前看房的人来了,看到环境这么差,院子这么乱,转身就走了。”中介张先生说。

在过去三年中,大红门的45个批发市场被拆除,其中8个市场被改造和升级为商业综合体,为程楠居民服务。现在包括大红门在内,从永定门到南苑的区域长约8公里,将建设首都商务区。空以高端商务、文化、科技创新为载体,打造职住平衡、优质服务、环境优美、智慧低碳的特色商务区。

(丰台区南苑乡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李尧

大红门鞋城

编辑:RB10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