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回收上门回收是现场付钱(专人上门收取可回收物,现场称重付钱!南京六合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

随着人们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现在很多居民都习惯把自己的纸箱子和饮料瓶存起来,卖点零花钱。近日,在南京市六合区朱桢镇,开启了一种垃圾分类的新模式:垃圾收集员每天从居民家中收集这些可回收的材料,当场称重并付款,这种模式也得到了村民的称赞!



上午10点30分,南京市六合区镇大泉社区,拾荒者王正挨家挨户收“可回收物”。在向居民解释了市场价格后,王将这些可回收材料逐一称重。王对说:“这是七十四美分,这是一美元十美分。我给你两块钱。”



经过权衡和计算的价格,王将直接支付现金给居民。如今,这里的居民已经养成了提前收集家中可回收材料,随时等待收垃圾的人来收的习惯。这样的回收模式对居民来说既方便又实惠。



南京市六合区朱桢镇居民周先生说:“这些东西长时间放在家里不方便,又收得及时,家里也比较干净。”南京市六合区朱桢镇居民赵先生说:“没有回收的,我们就堆在院子里,集齐后叫车,送到镇上卖,很不方便,因为家里有老人,孩子在外打工,回收很方便。”



这些收集的可回收物最终会被运到镇上的垃圾分类站,由城管部门统一处理出售。据朱桢镇垃圾分局负责人刘刚介绍,可回收物上门收集的市场化方式,不仅增加了可回收物的收集量,还充分调动了环卫公司、保洁工和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实现了可回收物收集效率和分类质量的双提升。



南京市城管局局长孙秋阳说:“以前保洁员每天都会收集家里可燃和不可燃的垃圾,让保洁员肩负起这个责任,也避免了农民的可回收物堆积在家里,影响生活环境。保洁员在家也可以和农民近距离接触,更好的推广我们的垃圾分类和宣传。"



南京市六合区朱桢镇,在南京市六合区商务局的指导下,依托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队,推行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以镇分拣站为中心,依托覆盖农村每家每户的清扫收集队,启动全镇“两网融合”电动收集车,建立服务全区所有居民的“精细化、高效化、高效化”电动收集车。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以来,南京市六合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持续上升,餐厨垃圾收集量持续增加,全区其他垃圾产量同比下降7.5%。随着区内设施即将迎来封闭处置循环,垃圾分类工作也逐渐进入深水区。

爱回收上门回收流程

据了解,下一步,南京市六合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将继续总结经验,在朱桢镇农村“两网融合”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针对城区如何开展“两网融合”工作,借助科技手段和居民一键预约功能,将废弃物资源回收网络和垃圾分类回收网络有效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两网融合”的关键问题。

(来源:江苏省广播电视与传媒新闻中心/范思成《零距离》记者/米卡编辑/赵整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