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苹果的春季发布会吗?提醒一下没看过的朋友,苹果这次的新品很有意思。在这里,肖磊说了两点可能大家都懂:429美元的起售价(低于上一代)和A15芯片。
如果按常理换算,难道我们不能以不到3000人民币的起步价买到一部全新的A15芯片“表面最强移动芯”的iPhone吗?这不是梦吧?然而这真的是一个梦,因为苹果后来公布的官方价格显示,iPhone SE的价格竟然是3499元,甚至比之前的iPhone SE贵了200。
虽然价格不是很漂亮,但是产品本身还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芯片,这次苹果大方的把手中最好的手机芯片A15放在iPhone SE的入门级产品上,肯定让安卓手机厂商大跌眼镜。
至于另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手机产品,可惜只是iPhone 13/Pro系列的新配色:苍岭绿。
不得不感叹墨绿色的iPhone 13/Pro确实很吸引人,但是肖磊相信今晚手机领域最大的主角还是最新的iPhone SE,和他讨论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第三代,最新的iPhone SE,给肖磊本人带来了两次“冲击”。
首先,是第一次。自然是“永恒”的设计。虽然包括肖磊在内的很多粉丝都有心理准备,但苹果能如此原封不动地照搬iPhone 8甚至iPhone 6的设计语言,确实令人震惊:苹果的决心和信心似乎不可动摇。
言归正传,这款新iPhone SE(2022款)在外观上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肖磊甚至怀疑机身的尺寸与之前的iPhone SE甚至iPhone 8一致。但是,有利也有弊。如果像iPhone SE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的话,肖磊确实想到了几点。
首先,液晶屏自然是保留的。考虑到目前市面上仍有少部分用户对屏幕材质比较敏感,优先选择LCD屏幕,新款iPhone SE自然是最合适的一款。
其次,虽然iPhone X之后的Face ID安全性强了很多,但其实触控ID在无感体验方面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此外,影响戴口罩的疫情或多或少会影响Face ID的解锁体验。那么支持指纹解锁的iPhone SE还能再得一分吗?
好吧,如果这些理由有些牵强,那就说说iPhone SE吧,可能会让你感到兴奋。
第一点自然是芯片。谁能想到苹果会这么疯狂,把最新最强的A15芯片直接放在一款入门级手机上,让iPhone SE这种看起来复古的机型直接“秒杀”现在安卓旗舰的性能。
强大的芯片带来的体验增益是最直接的,更不用说A15的性能了,它能让iPhone SE玩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游戏,A15也能保证iPhone SE在日常使用中始终有足够甚至溢出的系统流畅度。在同价位手机对比中,A15芯片成为了iPhone SE最后的护城河。
同时,A15芯片作为全球顶级SoC之一,带来的不仅仅是计算性能的升级,还有外围特性的支持。比如计算摄影,依靠A15芯片强大的计算能力,像iPhone SE的12MP单摄像头就少得可怜,甚至还能玩计算摄影。这是“下大力气创造奇迹”的技术神话吗?
但是A15绝不是真的奇迹,屏幕分辨率低,充电规格落后,电池容量小。A15救不了iPhone SE。这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iPhone SE虽然有最强的手机芯片加持,但本质上还是廉价产品,充满了妥协和成本扣除。
接下来,第二点与“妥协”和“成本”密切相关:价格。本来看到美国429美元的价格,肖磊满心欢喜,猜测iPhone SE在国内会定2999元的起售价,好让果粉开心?但事实上,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64GB存储的iPhone SE(这里自然指的是最新款)的起步价竟然是3499元。如果你留心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价格甚至比之前的iPhone SE还要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仍然是iPhone SE最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归根结底,目前苹果在手机芯片和系统生态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而且从苹果的角度来说,“我们甚至在iPhone SE上使用了和iPhone 13一样的玻璃材质”。综合来看,虽然它的起售价没有我们预测的那么低,但是考虑到体验、综合质感等一些主观想法,iPhone SE在3000元左右的档位还是有明显的竞争力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平台对iPhone的补贴活动有的是接踵而至。在国内,我们基本上不到3000元就能买到一部新的iPhone SE,不用担心。
另外,新款iPhone SE确实有一些升级。比如最终支持5G网络,也支持一定的防水能力。至少日常使用,体验还是可以更好的。
虽然引入定位的iPhone SE产品线在整个苹果手机家族中并没有很高的存在感,但事实上,自从苹果重启iPhone SE生产线以来,其地位一直在用肉眼快速上升。
这一次,苹果直接为iPhone SE置入A15芯片的举动尤为明显。看来苹果并没有太重视如何安排产品定位,设定产品差异,而是选择用最直接的“性能碾压”来摧毁自己的竞争对手,从而建立市场优势。
如果说上一代iPhone SE的竞争力不如上一代芯片,那么这一次,iPhone SE真正找准了用户在低端市场的核心痛点,进行精准出击,寻求在核心问题上与竞争对手决出胜负。
当然,换个角度,情况可能完全不同。我们假设一下,如果iPhone SE换成A15芯片,支持5G,是不是很强迫?正是由于苹果严格且难以调整的产品梯队规划,iPhone SE只能照原样展现给人们(包括外观和其他周边配置等。).无奈之下,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只能忍痛放弃A15芯片?
事实上,无论我们能发现什么样的猜想,现在的苹果已经知道如何使用他们手中的“核武器”——芯片。即使是整个春季发布会,看着iPad和Mac的芯片,最让我们惊讶和称赞的还是芯片部分。苹果凭借空之前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不断玩弄朋友和商人乞求的芯片资源,以至于一个显示器上还有安装A13芯片的空间。
毫不夸张的说,以Studio Display的硬件配置,玩《原神》可能比大多数安卓旗舰都要稳定。可以肯定的是,在苹果疯狂的芯片攻势下,安卓手机厂商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未来可能更不好过。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苹果高端产品线的另一种探索:通过“颜色”强化产品认知,人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iPhone 12专属的新配色紫色。发布会结束后,新配色直接将苹果推上了微博热搜榜首。今年这个时候,在大家一致认为苹果会继续推出紫色配色的iPhone 13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地拿出了“深绿色”这个选项,将新的配色支持机型扩展到了iPhone 13 Pro上,赋予了这两款产品新的气质。
在肖磊看来,给iPhone添加一个新的配色方案应该和发布一个新的一样重要。反正潜在用户需要的是视觉差异而不是内在差异。无论是改变设计还是增加配色都能让苹果达到目的。
通过这次发布会,肖磊终于见识到了苹果全新的打法:低端利用芯片向下“制造巨大奇迹”,高端利用视觉差异刺激用户感知,在感知层面引发高端用户的自发讨论,提高产品知名度。
事实上,苹果仅仅凭借产品本身的能力就已经能够在第四季度称霸全球手机市场,但显然苹果想要的更多。他们不仅在第四季度称霸市场,甚至还想全年独占鳌头;不仅是高端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就连入门级市场也要狼吞虎咽,让竞争对手无立足之地。
或许,在“谁能打败苹果”这个命题中,答案是“明天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