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热爱小暖
大声念|刘
本期版面|张玲
(一)。
最近和几个朋友小聚,不经意问小丽“你好久没发朋友圈了。你忙得连地都不沾吗?”
她新开了一家茶楼,选茶,装修店面,寻求体现茶内涵的方法等等。,全靠她自己。创业不容易,家里老人都住院了。她一有时间就要和老公一起往医院跑。
小丽说不是她发的,而是设置成只有自己看得见。在朋友圈里,她记录着每天的日程,细致而密集,也记录着自己的情绪,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
我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身边的人。她告诉我,在朋友圈发泄之后,她就可以平静下来了。在只有她能看到的朋友圈里,她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不想依赖别人,最后学会了自己扛下来。
(二)
无独有偶,我的朋友小琪曾经在下班后准备“考编”,工作已经很繁重了,所以她不得不挤出休息时间来复习。
那段时间,她表面上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其实她在朋友圈里倾诉了很多委屈:复习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对未来的迷茫,被别人质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当然,在表现这些悲伤的时候,她屏蔽了所有人。
考试成功的那一天,她又回到那些朋友圈,笑着哭着,哭着又笑着,在忍受了那些孤独和无助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强大。
(3).
和几个朋友推心置腹的聊天,发现他们都有设置“只对自己可见”的经历。因为不想打扰别人,不想让别人有情绪,不想让爱自己的人担心,很多人把动态设置为“只有自己看得见”。
有句话说得好:“长大就是把自己的哭变成无声模式。”有些心事不适合分享。
别人不发朋友圈你也不要奇怪。其实他们只是设置了“只对自己可见”。他们不是不同,而是在变得更强大、更成熟的路上。那些被锁住的委屈和悲伤,总有一天会笑着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