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3日电标题:对话|残奥会冠军郭玲玲:她21岁开始举重,运动让她不再自卑
作者边立群
两人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纪录,领先第二名多达10公斤。
即便如此,获得东京残奥会女子41公斤级举重比赛冠军的郭玲玲仍然感觉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获得了残奥会冠军。
比赛前一天,度过了32岁生日的郭玲玲在朋友圈写道:“你读的一切都是你想要的”。
这一次,郭玲玲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生日愿望,还重拳出击拿下了自己能拿到的所有国际冠军,实现了大满贯。
对于接触残疾人举重时年仅21岁的郭玲玲来说,这条路足够传奇和励志。
更重要的是,郭玲玲不再感到自卑。她通过举重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人生方向。
夺冠后,还在东京的郭玲玲与中新体育展开了对话,讲述了自己的奥运夺冠经历和背后的故事。
与举重结缘
中新体育:你直到21岁才接触到举重。那是什么样的机会呢?
郭玲玲:我的高中成绩高于平均水平,但不是特别好。毕业后没有上大学,因为我觉得即使大学毕业了,找工作也不一定容易,以前也很自卑。
后来在家呆了半年多,通过河北磁县残联去残疾人学校学幼师。入学半年后,我在那里认识了退役的残疾人举重运动员薛。他说我适合举重,因为我有强壮的上身和粗壮的手臂。
我跟他练了两个星期,有一段时间他让我自己在房间里练。后来他告诉我,那段时间,他其实是想试探我。他一直默默的看着我训练。看我一直自觉练习,他觉得我很努力,就把我推荐给省里的教练,也就是我现在的教练。
中新体育:之前得知你一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致残。初高中你都没上过体育课。你第一次举杠铃是什么感觉?
郭玲玲:因为一开始我没有任何技能,所以我觉得很重很辛苦。我举了40公斤左右,这是我原来的力量。学了几天,就能举起50公斤了。相对来说,我的手臂比较强壮。
中新体育:你当时是如何权衡,最终决定走举重这条路的?你没有犹豫过吗?
郭玲玲:我没有犹豫。我的性格是坚韧的。我觉得不适合做幼师。对付小孩子,我觉得举重更适合我。
北京时间8月26日,郭玲玲夺得东京残奥会女子举重41公斤级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残奥会第六枚金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夺冠的记忆
中新体育:分享一下东京残奥会夺冠后的感受?
郭玲玲:实际上,到现在为止,我仍然不能相信和确认我赢得了残奥会,这感觉就像一场梦。那天之后,我有点尴尬。虽然有点遗憾,但是很开心。感觉自己五年没有白练。
中新体育:为什么觉得有点遗憾?
郭玲玲:在比赛中,我试举了四次。在第二次尝试中,我试图打破世界纪录。虽然举起来了,但是因为技术动作不达标被犯规,冲击失败。
中新体育:这次参加残奥会的目标不仅仅是夺冠,实际上更多的是打破世界纪录?第二次尝试失败后,对你的比赛目标影响大吗?
郭玲玲:这一次,我真的试图打破世界纪录。第二次尝试的失败对整体影响不大,因为我第四次尝试是109斤,正常的话应该是110斤,其实是一斤。
以后我会一点一点打破它。毕竟比赛还那么多。如果我一下子破太多,以后就没有惊喜了(笑)。
获得郭玲玲东京残奥会女子举重41公斤级冠军。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中新体育:比赛前一天是你32岁生日。赢得这个冠军是不是让这个生日的意义变得很不一样?
郭玲玲:绝对不同。我发到朋友圈的时候,还写了:“我读到的,我希望的一切”。我的生日愿望是在26日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打破自己的记录。
中新体育:比赛中,我两次刷新世界纪录。如何看待这个成绩?发挥自己的水平?
郭玲玲:通常情况下,训练水平实际上比这个高,所以在举的时候是有把握的。
中新体育:这次比赛之前,你有没有想象过夺冠的场景,现实中也是这样吗?
郭玲玲:以前,我想象自己在比赛中会很紧张,但在比赛前,我感觉还好,不那么紧张。第一双手和第二双手一点都不紧张,只是在第二次尝试失败后,第三只手有点紧张。感觉自己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比预想的要好。
况且我之前也站在过世锦赛,世界杯,亚锦赛等比赛的领奖台上,这是最有分量的一次,也就是说我所有的荣誉都被填满了。
中新体育:你在奥运会上夺冠后对家人说了什么?
郭玲玲:因为赛后不能和家人视频,我第一次通过电话和家人分享了夺冠的好消息。我女儿非常高兴。她以前说她有个冠军妈妈,很骄傲。这次她可以说有个奥运冠军妈妈了(笑)。
郭玲玲在比赛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落后冠军
中新体育:一路走来印象最深刻的经历?
郭玲玲:印象最深的是生完孩子后,在孩子只有4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复出训练。当时我的体重是57.5公斤,要参加之前41公斤级的比赛才能减肥。我大概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瘦了16斤。那段时间特别苦,特别累。
中新体育:如果你是一个相对健康的人,你减肥会比较困难。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瘦了16斤的?
郭玲玲:我每天都要绕着河北省残联走好几圈。我吃正常的早午餐。晚饭我通常吃一些蔬菜。我不能大口喝水,只能小口喝。
除了正常训练,还要在跑步机上走。因为腿不好,我一般都是站在跑步机上,用手扶着两边的扶手。肩膀会承受很大的力,时间长了会疼。
我实在受不了之后,就拄着拐杖走路,几乎是慢吞吞的。然后我就去扶着扶手,交替着走。从最初的5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
中新体育:过程这么辛苦,有没有想过中途放弃?
郭玲玲:我想过放弃。2010年底开始做残疾人举重。2011年我参加了全运会。获得第三名后,我回家了。后来教练去带国家队了,也不管我们这些小球员了。
当时觉得练这个挺难的。我在家里还是一个贤妻良母,我也尝试过做其他的事情,但是没有成功。
后来教练找到我,让我训练。那时候我怀孕了,直到生了孩子才回来。
我有点厌倦在家里生活,感觉有点憋屈,所以即使当时家里人不同意我复出,我还是毅然回去训练。
其实复出之后,我还是没有意识到举重对我的意义,只是更不愿意改变现状,就昂着头走下去了。之后技术越来越好,突破了一些瓶颈,然后渐渐喜欢上了举重。
中新体育:还记得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升国旗奏国歌的场景吗?
郭玲玲:我的第一次海外比赛是在2017年迪拜世界杯上。这是我第一次海外比赛,我赢得了冠军。
升国旗奏国歌时,我做了一个类似少先队员敬礼的手势。后来比赛结束后,别人跟我说没必要这样,把手放在身体一侧就行了(笑)。
其实那是当时下意识的反应。听到国歌的时候特别激动,热泪盈眶。
中新体育:举重给你带来了什么,对你意味着什么?
郭玲玲:在我举重之前,我感到自卑,并且在大学里失败了。我赚的第一笔钱是比赛结束后给我的奖金。
感觉举重帮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方向,给了我很多信心。有了自信,我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之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什么都不懂。
夺冠后,郭玲玲与举重队领队和教练合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供图
中新体育:如何平衡自己的举重事业和家庭孩子?你回家有多久了?
郭玲玲:我已经有一年半没回家了,也没见过我女儿。我为残奥会准备了两年,我在家呆了两个月。
女儿小的时候基本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和老公都在外面打工。刚开始训练举重的时候收入不多,女儿基本靠老公的收入支撑。
这几年,我和女儿视频聊天的时间比较多。我真的很少和她在一起。我觉得有点遗憾,我的家人也受到影响。
我以前很怕女儿被人知道有个残疾妈妈,怕别人笑话她。现在我不害怕了,自信了。她可以告诉其他孩子,她妈妈是世界冠军,残奥会冠军。
中新体育:从前几天的沟通到这次连麦的采访,感觉你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
郭玲玲:事实上,我不是那种特别想出名的人。我只想赚钱养家。
我不会浮躁,因为如果我浮躁了,觉得自己牛逼了,以后会吃大亏,摔倒了会特别惨。我不想那么做。我觉得平平淡淡很好,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就好。
中新体育:如何鼓励身边的残疾人,更好地挖掘他们的长处?
郭玲玲:大多数残疾运动员从十几岁就开始训练,但我是相对较晚的一个。
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挖掘自己的长处。我有时会想,如果我不举重,我能做什么?其实我现在想都不敢想。退休了还能做什么?这是一个我还需要慢慢学习和研究的课题。
中新体育:从个人角度,你能感受到社会对残疾人的包容吗?
郭玲玲:我能感觉到。从小到大没怎么感受过恶意,大多是善意。记得高中的时候,手机差点从口袋里掉出来了,提醒了我。
中新体育:一路走来,你有什么感受?
郭玲玲:我朋友圈的签名是:“不要随便找个参照物,你会陷入心安。”我觉得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我们必须积极面对生活。不要每次一出问题就想特别不好的事情。不要让别人坏,自己也要坏,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心态。
后奥运生活
中新体育:你对下一届残奥会和未来有什么期待和规划?
郭玲玲:希望再拿一个残奥会冠军,继续突破自己。当我突破到无法突破,被后浪卷到沙滩上的时候,我会安全的参加一些小比赛。
如果有一天我不想举重了,我就彻底和它告别,不再当教练,因为我太累了,想换一种生活方式。
中新体育:东京残奥会后会做什么?
郭玲玲:我会先回中国隔离。隔离后,我会回家陪女儿。我在11月有一个世界冠军,然后我会为它做准备。
中新体育:回家会补个生日吗?[/s2/]
郭玲玲:这枚金牌已经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了。没有我更想要的了,也不需要再编一个了。
其实生日那天我没有吃蛋糕,只是和家人聊天,收到很多同学朋友的祝福。这已经很好了,我也挺满意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