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连续包月微信(赶紧查!你的手机APP或许正在“自动续费”,这种方法可以取消「新闻三剑客」)

现在一些手机app开通会员功能时,大多会提供“自动续费”、“连续包月”等功能。而商家会以较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开通“自动续费”的会员。但这种营销方式很容易让消费者忘记自己开通了“自动续费”功能,以至于卸载APP后仍有消费行为。甚至有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自己选择了“自动续保”的方式。

“自动续订”是默认选项

近日,有市民在查看微信、支付宝账单时发现,自己有多个app的“自动续费”扣费记录,涉及视频、音乐、网盘等常见的工作或生活软件,这些app的扣费金额已达200多元。类似的经历最近在网上被网友频繁吐槽

有网友表示自己选择了“自动续费”会员,但是时间长了就忘了。有网友表示“自动续费”无法在App内直接取消,而是要在微信或支付宝的支付页面取消,而且很难找到关闭的端口。

对此,《新闻三剑客》随机调查了多个常用的视频或音乐app。比如某视频APP的会员开通页面,当消费者选择开通VIP会员时,系统页面默认自动选择“连续包月、包季、包年”选项,首次开通价格相对较低,而商家只是在“确认”按钮上方用小灰色提示“到期自动续费”。如果消费者想选择“单口”,他需要向左滑动价格选项。



在另一款音乐APP中,“新闻三剑客”发现默认情况下,“连续包月”的会员第一个月只需要1元就可以开通,看起来很便宜,但它也用灰色小字体提示“到期自动续费”,消费者直到点击提示文字末尾的一个小问号,才会看到“取消方式”的内容。



更多套路需谨慎

取消连续包月

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自动续费问题,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消费陷阱。在自动续费的问题上,有些app的“套路”就是这样“玩”的。

套路一:“免费试用”不免费

苹果应用商店中的一款照片应用在首页打出了“解锁更多高级功能——点击免费试用”的横幅,但用户点击进入后需要开通包月服务。原来所谓的“免费试用”就是先购买包月服务,再获得免费的“7天”会员服务。

套路二:充值优惠的“成本”不小

在一些app的页面顶部,经常会出现“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5元充值1个月会员”等诱人的广告语。然而,消费者充值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又被连续充了款。

对于这类活动,一些app往往会在诱导标语和图案上使用夸张的字体大小,但在活动宣传页面的某个角落,协议“1分钱体验会员将享受连续包月特权,自动加入连续包月计划”被悄然标注,用户只要付费,即表示同意协议条款。

套路三:“自动续费”成为唯一选项

记者给某社交平台会员充值时,充值界面只有四种套餐,分别是连续年订阅、连续半年订阅、连续季度订阅和连续月订阅。在套餐底部的小字自动续费声明中写着“如需取消续费,请在当前订阅期到期前24小时,在相关设置管理中手动关闭自动续费功能”。用户在充值界面没有单独的包月或包年选项。一旦他们选择充值,就只能选择自动续费。

对此,有手机安全专家表示,APP应尽到告知义务。如果提醒不够完善,相当于用户或消费者缺乏知情权。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和平台协商。如果协商不成,他们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此外,专家认为,自动续费需要一个明确的通知,或者一个关键的字体提示。很多手机app默认勾选,或者提示模糊的行为,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

快速参考取消法自查

微信: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我的】-【支付】-【扣款服务】,查看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支付宝:打开支付宝,点击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查看选择要关闭的扣款项目。



《新闻三剑客》提醒

有些app是“连续包月”

真的能享受到优惠

但是如果长时间不用

请记住关闭自动续订选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