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COM的开普勒项目用“共享”和“去中心化”的概念全面开放JD。COM面向各类APP运营商和合作伙伴的电商能力,为各类移动场景提供“闭环”电商解决方案。
2016年4月29日,经嘉宾同意,发布了对Noteman的专访。好文笔:7267字| 8分钟阅读
简介
难道是JD.COM传说中的“未来计划”?
特别访问后台
备受瞩目的“开普勒项目在JD。COM”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首次详细阐述了JD.COM开普勒项目的核心优势,以“共享”和“去中心化”的模式打造了更加开放的移动电子商务生态圈。期间, Noteman(微信ID: Noteman) 采访了JD.COM集团副总裁、JD.COM无线事业部负责人徐磊先生。
关键词:移动电商新趋势,移动场景,开放共享,“京东。COM式的“闭环”,转型的“驱动力”。
以下是采访全文。
Noteman独家专访
突破“流量中心化”,紧跟移动互联网新趋势
Noteman: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总结起来就是“新四化”:去中心化、碎片化、个性化、场景化。如何在JD.COM实现“去中心化”的概念?
徐磊(以下换成“X”):为什么移动互联网刚来的时候,传统互联网巨头都慌了?因为在传统PC时代,互联网的特点是“流量中心化”,只要你有能力创造中心化的流量或者有钱购买这些流量,你就能赢。但是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没有绝对的中心化流量入口,这给了很多小公司创业和创新的机会。所以这两年涌现了太多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有些已经足够成熟,有固定流量,但或多或少都面临变现困难。
JD.COM的精髓是集中交通。所有的电商和自己的app都是集中的流量入口。但因为是集中式的流量入口,所以不是移动互联网的特色。关于JD。COM的微信和手Q的入口是&。“微信和手Q”这两个产品都是去中心化的产品,点对点,最多拉一个群,但是我们在“微信&:手Q”有一个一级入口,也就是说它在一个去中心化的产品上有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
所以开普勒的初衷是实现JD.COM所有能力的开放和产品化,完全符合移动互联网去中心化、场景化、碎片化、个性化的趋势。
我们不是在创造“场景”,而是在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
Noteman:移动电商领域有哪些关于“场景”的盲点?如何优化JD.COM?
X: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场景”:旅行的场景、购物的场景、运动的场景、工作的场景、等待的场景等等。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购物需求。现在大家用的app很多,不管是功能类还是其他类型。APP运营商也了解到了自己用户的这种需求,开始做一些电商的转型。这就是利用更碎片化、个性化、去中心化、场景化的消费趋势,然后寻找“从自己的用户身上获取商业价值”的可能性。
什么都可以谈,唯独用户体验谈不上。JD.COM必须保证最好的用户体验,不能放任不管。
JD.COM更加关注消费者。虽然很多公司可能会这么说,但你们自己回想一下,京东。COM的模式不是基于流量变现的模式。虽然大家都在做一个平台,或者朝着一个平台发展,但本质上,对于JD.COM来说,我们更在乎用户,会围绕用户开展一切业务。
这也是我反复向开普勒项目组强调的:用户体验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超越了我们的底线。即使是每年能给JD.COM带来100亿、200亿、500亿的公司,也永远不可能合作。只要达到这个底线,JD.COM的所有“能力”都可以开放,这就是我们的态度和模式。所以,虽然开普勒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很强,但是我们的用户体验一定要标准化,不能一步到位,也就是用户购买的黄金流程一定要保证高质量的体验。
Noteman:这个项目为什么命名为开普勒?是一种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X: 众所周知,开普勒452b是一颗类地行星。我们希望开普勒项目可以共享JD。COM的电商能力,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打造更多的“类地行星”。
开普勒的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明了:
Noteman:JD.COM开普勒有哪些具体开放的“电子商务能力”?这也是业内关心的问题。
X: 首先,我们实现了技术的开放,包括云服务和移动技术服务;同时,开放我们的商品供应链和交易能力,甚至营销功能;最后,向合作伙伴开放我们的数据服务和金融服务。
比如我们可以看一下购买黄金的流程:包括账户、商品、交易、仓配、财务、售后;同时我们也做增值服务,包括售前售后服务,供应链金融,JD.COM上门取件等服务,这些都是对合作伙伴开放的。
通过开普勒项目,我们决心在JD.COM创造一个开放的生态。我们集产品技术、交易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让更多用户在不同场景下购买到来自JD.COM的商品,并与合作伙伴合作,让更多用户有机会体验到JD.COM优质的电商服务。
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低门槛获取这些开放的技术能力,从而增强其用户粘性,同时达到“流量变现,增加收入”的目的。让一直与JD.COM保持良好关系的供应商有更多展示京东的场景。COM的商品和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场景的精准营销,提高自己的佣金效率,积累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整体来看,JD.COM开普勒正在利用移动场景化的趋势,整合开放集团所有业务模块,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为JD.COM创造更多商机。
“分享”带来“双赢”
记者:JD.COM·开普勒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X: 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分享”。
首先,我们分享在JD.COM电商领域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们的正品服务,我们的百万商品资源,我们的物流,我们非常好的用户体验,还有JD.COM的优惠,我们把利益留给合作伙伴和用户;
第二,分享我们的技术能力:我们的移动技术能力,我们的基础云、电商云、数据云等云服务;
第三,分享京东金融服务,京东金融可以给合作伙伴带来很多金融服务:灵活的支付结算系统,消费者特别喜欢用的白条的一些功能,供应链金融。
partners与JD.COM开普勒的合作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进行:导购与分佣、结算与买断合作。加入JD.COM开普勒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选择自己的合作模式,更容易地获得返点和佣金,同时最大化自己的商业变现能力,这是JD.COM开普勒的核心优势。
最好的合作模式是“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模式
记录员:JD.COM开普勒目前的合作伙伴有哪些?如何合作?
X: 在开普勒早期试运行期间,我们使用了“邀请制”与一些伙伴合作,这意味着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即加入。我们的门户,面向应用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门户,于今年3月22日推出。我们邀请了智能家电、垂直门户应用、部分导购应用、部分媒体应用、部分有电商转型需求的传统企业。当然也关注各种生活服务的业务伙伴:母婴、汽车、运动等应用。它们涵盖了各种应用场景和各种需求。
第一批加入开普勒项目的app,如墨迹天气、厨房等。,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接入开普勒,APP可以简单的将内部的场景和交易互联起来。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墨迹天气应用程序在JD.COM雨天购买雨伞,在盛夏购买防晒霜和饮料。你可以通过下载厨房app在JD.COM购买厨房电器、炊具、调味品等等。这种“天然”的巧妙引流方式,不仅全面提升了用户正品保真的便捷购物体验,也大大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和收益。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们的PC上有一个CPS(Cost PerSale)模型,把合作伙伴可以购买JD.COM商品的模型搬到了我们整个移动开普勒计划中,所以也叫“开普勒CPS模型”。只要我们的合作伙伴采用这种模式,他们就可以从销售的每一件产品中获得佣金。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型,门槛相对较低。
还有一种模式,是相反的。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产权转让(买断)。如果合作方认为我已经有很多用户来买东西了,并且能够很好的把握住用户,最重要的是对GMV(某段时间内的GrossMerchandise量)有要求,特别是对营收有要求,那么这种“B2B2C”模式就适用了。消费者在合伙人应用购买商品的那一刻,产权就转移给了合伙人,最终交易的主体是合伙人和消费者,都是基于我们自营的商品池。
第三是买断和CPS之间。合伙人买断后有自己的定价权,而传统的CPS模式没有定价权。我们引入了“合作变价”模式,货物来自JD.COM,但是通过一些工具和方式,加上一些增值服务或者其他捆绑,可以改变价格,合作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价格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种模式特别适合积分商城合伙人。
我们可以把这三种模式理解为“横向菜单”,合作伙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比如在“垂直菜单”上,如果你想用我们的云,你可以用,可以用财务,也可以用物流。有一些创业型公司需要京东云的支持。我们给你一个很好的价格,你可以随意选择。
如果这家公司已经相当有规模,它不需要分享JD.COM在电子商务方面创造的所有“能力”,只需要选择你需要的。所以我们发现这个项目在JD.COM是一个开放式的项目,将这些能力产品化、模块化成“菜单矩阵”,让合作伙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毫不夸张地说,现在JD.COM集团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参与了这个项目。
开普勒可以一期买,二期全买,三期好卖。
目前洽谈的合作伙伴非常多,排队的有四五十家。在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这也可以说是开普勒独有的优势:
第一,如果合作伙伴不想在购物过程中体现JD.COM,而是想在用户面前保持独立性,JD.COM可以不出现在前台。但是有合伙人说,我要你出现在前台。为什么?因为你的正品行货和优质形象,有利于我消费者在这里购买,我们也可以出现。
其次,合伙人说,我要去融资,或者我要去上市。我的投资者给我做了GMV评估。我能把这个产品变成我的产品卖吗?但我不想从JD.COM买回来然后放在仓库里再卖,因为那样成本会上升,还可能增加经营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JD.COM做了一个完全符合价格和财务处理的创新方式,即用户下单时,商品的产权转移给合作方,对消费体验没有任何改变,但从法律角度来说,产生的500元或10000元将成为合作方的GMV。
第三,过去我们认为JD。COM的3C品类(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的缩写)确实是一个强项,我们在供货的稳定性、价格和售后服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后来在合作中,我们发现很多合作伙伴也愿意选择我们开放平台商家的产品。为什么?从商家的角度来说,JD.COM把关严格,所以相对来说,我们提供的产品都是精选产品和商家,符合合作伙伴的品类或者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单位)的需求,他们也开始拓展非标产品。
第四种情况,如果合作方认为自己在这个应用场景下的用户忠诚度和粘性非常高,我有溢价能力,我可以提供增值服务,我想卖的贵一点,尤其是现在的自媒体时代,或者某个社群聚合粉丝能力非常强的时候,他们要求价格可以改,我们的模式可以支持!
比如电信运营商一般都有积分商城,航空空公司和银行也有积分平台。但是,分容易,用好分却不容易。如果你的积分不能用,或者特别难用,这个营销方案就无效了。给你积分但是积分被用了消费者没兴趣特别痛苦。
刚才提到的这些合作伙伴都有所谓的积分商城。他们自己做了什么?两种类型:
一种是自己建,自己进货,自己建仓库,自己经营。另一种是外包,即将integral mall整体外包给一家公司。然而,他们的主要业务不是电子商务。积分商城成立后,发现运营起来特别累。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可能会增加许多门槛或限制性条款,从而降低用户体验的质量。我们突然发现了很多财富500强的公司,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积分商城愿意和我们合作,电商也很多。它为什么愿意与JD.COM合作?还是因为我们优质的购物体验和强大的自营供应链。
因此,JD.COM·开普勒的项目是开放我们所有的能力,在不强加给你的情况下使用“菜单”方法,让你自由选择。
"JD。COM类型"闭环
Noteman:“闭环”的核心要素包括信息、服务、资金、数据和供应链,可以分解为获客闭环、服务流程闭环、长周期分解短周期、整体数据挖掘和闭环API。除了产品层面的“闭环”,JD.COM开普勒在内部组织和合作模式上是如何实现闭环的?
X: 现在我们已经成立了开普勒项目组,由张志军主任负责。因为几乎涉及客服、财务、法务、税务等。、我们所负责的交易系统研发、运营系统研发、财务系统研发、移动互联网研发,项目组成员需要与各个部门对接,协同工作。
这是另一个故事。开普勒门户网站的地址是K.JD.com,但这个网站实际上已被JD.COM的一个部门占用,该部门曾首先存储图书馆。对于这个战略项目,这个部门全力支持,放弃网站,把图书馆全部放到其他地方。在此也要感谢大家。
小组刚成立的时候,我发邮件把大家拉在一起。当时突然发现很多协同部门长期有类似的需求,比如仓库调拨部门也有开放需求,我们这里也有,但是不知道用哪个系统,也不知道合规费怎么算。投资部门早就想做了,但不知道用什么模式。这个时候开普勒满足了这些需求,所以大家都愿意进来,特别有意思。
记录者的观察:对于开普勒来说,JD.COM无线率先打破了所有的障碍。除了技术、成本、人力的投入,和其他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战略项目一样,可能还需要协同运营、技术、市场、商务、法务等多个部门的支持。,而且几乎需要公司所有的努力。徐磊领导的JD.COM无线事业部是“闭环理论”的真正实践者。
转型的“动力”是以坚定的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注:2014年底,你全面负责JD.COM无线事业部。面对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战略思想是什么?JD.COM如何应对时代变革?
X: 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机遇,就是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让客户不由自主地购买商品,但挑战在于,这些移动互联网合作伙伴本身在供应链、物流配送端、客服、资金链等方面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这时候,JD.COM挺身而出,我们利用JD.COM的开普勒项目,把我们积累多年的电商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JD.COM的无线服务应该全面提速
JD。COM的移动互联网大概有几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探索期;
2012年上半年开始尝试移动电商,成立小团队,开始尝试做移动互联网产品和销售。
第二阶段:整合期;
2014年起,腾讯ECC(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与JD.COM的整合。当时JD.COM很多同事确实在做移动互联网的整合,但是那次整合之后还是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人才。腾讯在产品上较早转型移动互联网,他们也丰富了京东的血液。COM的移动互联网。无论是我现在负责的团队,还是独立微信手Q的团队,大家的能力和悟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阶段:从2015年到现在,JD.COM的移动终端开始加速,比如我们今天介绍的开普勒项目。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在JD.COM做市场营销。2013年,我回来全职做广告营销。当时和无线的关系其实是看整个行业和JD.COM无线的情况。因为作品内容的原因,激活下载的推广更多的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此前,这家公司的投资是试探性的。当时市场成本很小。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很明显,所以我们加大了移动互联网的推广,尤其是在APP下载激活方面,效果很明显。所以当时我虽然不在移动事业部,但是我们做了很多营销应该做的工作。
我们的分析表明,一方面,用户已经真正接受了移动互联网购物的行为,从接受变成了享受;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用户体验上做了很多升级,以及如何在面临大推的时候优化流量,增加用户的购物需求,所以在前端营销和运营上下了功夫。当时我们坚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再次提速。
这个时候,因为我已经做了一年半了,我在想:JD.COM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和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有什么关系?不仅是电商行业,其他公司也是如此。当时我就想,如果这样保持现状,可能真的没有把握住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内核的本质,所以要改变自己。
﹀
PS(额外):
微信有新功能,订阅号可以置顶!将“笔记侠”的订阅号设置为置顶,查看干货第一时间、第一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