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种蔬菜前景如何(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如何?专家回应:后期还会有回落)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肖聪聪)10月以来,全国多地蔬菜价格持续上涨。10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5.25元,环比上涨16.7%,同比上涨11.7%。

进入11月后,各类蔬菜平均价格在小幅上涨后有所回落。农业部11月5日监测数据显示,28种蔬菜平均价格为5.60元/公斤,比4日下降1.6%。与上月相比,6种蔬菜平均价格下降15.0%,油菜下降5.5%,黄瓜下降4.3%,生姜下降1.9%,莲藕下降1.7%,西葫芦下降1.7%。菠菜价格持平,28种蔬菜日均批发价格已连续8天小幅下降。

农业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小组首席蔬菜分析师张静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此轮蔬菜价格波动趋势品种间分化明显,鲜嫩叶菜、茄果类价格涨幅较大,根茎类相对稳定。

“经过10月份蔬菜的大幅波动,部分品种的价格已经明显下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蔬菜生产周期短,价格一旦上涨,种植户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影响蔬菜生产的气象因素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蔬菜产量会很快赶上,蔬菜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对于居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恐慌,而是对中国的粮食供应保障能力有信心。

种植什么样的蔬菜挣钱

谈及10月份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张静说,这是9月底10月初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导致北方产区蔬菜生产“断茬”。

据张静介绍,蔬菜的供应基本上是批量生产、大流通、产地季节性转换。河南、山东、河北等受灾地区是每年北方蔬菜市场秋季露地蔬菜的主要产区,10月份也是产区和茬次由“秋菜”向“冬菜”转换的关键时期。所以阶段性影响明显,菜价跳涨明显。

据悉,蔬菜涨价后,国家发改委迅速部署,指导各地压实“菜篮子”市长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

谈及如何充分保障蔬菜供应充足和市场平稳运行,张立群表示,政府要探索如何建立保障蔬菜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城市“菜篮子”价格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广州江南等批发市场蔬菜价格纷纷下跌,菠菜、油菜等鲜嫩蔬菜跌幅达30%,菜花、西兰花价格也有所松动。天津以低于市场价40%左右的价格投放政府储备蔬菜,武汉连续15天投放限价蔬菜,北京明确从11月1日至明年3月15日,蔬菜、苹果等5种国产水果将无进场交易费配送到新发地等主要批发市场,引导流通企业增加供应,加强产销衔接。

随着多地投放储备蔬菜等保供稳价工作的启动,目前蔬菜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居民对冬春后期蔬菜价格稳定仍有担忧。

张静指出,为确保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有效吸引货源,不仅“菜篮子”市长负责确保蔬菜储备充足,全国冬春蔬菜主产区也逐步进入蔬菜收获旺季,可有效增加和保障市场供应。

目前,蔬菜价格逐渐回落。居民是否需要储存更多蔬菜以备过冬?

“这完全没有必要。一方面,冬季的主菜土豆、胡萝卜、洋葱、大白菜一直数量充足,价格稳定;另一方面,叶菜不宜储存,目前价格不低,以后还会回落。”张静建议,居民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购买材料,而不是把他们的家作为仓库来帮助企业储存食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