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钉钉作为一款办公软件,因为疫情的原因,用户数量每天都在快速增加。后疫情时代,作为一站式企业数字化管理运营平台,未来将如何发展?笔者对此进行分析,与大家分享。
ToB圈的一个经典话题是,如何定义现在的钉钉?
关于这个问题,钉钉总裁叶军在昨天的未来组织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过去一年,钉钉上几乎每天产生10万个自组织,网状结构已经非常普遍。如果没有好的工具支撑,即企业全链路数字化,生产效率就会变低,而这正是钉钉深耕的。
线上是数字化的前提。在叶军看来,过去钉钉把企业管理中人、财、物的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把通讯录、会议模式、审批模式数字化。类似于PC时代,电脑是生产力工具。移动时代,钉钉是最好的新生产力工具。
变年轻是最近两年最大的变化。根据钉钉的介绍,他们的用户30%以上是90后,年轻工作者和创业者都在使用钉钉。钉钉也伴随着这些企业从小企业到小巨人甚至上市公司。这些90后、90后是天生的数码原住民,但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数码工具,就像90后一样。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进行以下分析:
大概三年前,我和钛媒体钉钉CTO朱虹(花名易素)聊到“钉钉是什么”这个话题。
当时易速给出的答案是:现在的钉钉是企业数字化管理运营的一站式平台,而未来的钉钉将是全球化的工作、业务和OA(办公自动化)管理生态,这是由于现在的钉钉已经连接了海量的企业,这使其有机会构建更大的网络。
有意思的是,当时4岁半的钉钉的体量是2亿用户,1000万企业组织。今天,7岁的钉钉成交量翻了两番,成为5亿用户+1900万机构。自“云钉一体化”战略发布以来,钉钉显然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工作伙伴”。
过去一年:钉钉上创造了9亿+日志、9000万+文档、4亿+日程、400万+项目、8000万任务、4亿个日程、2亿次线上会议、1亿+数字报销单、21亿+数字审批。
正如A朱老师所说,To B能想到的商业模式几乎都探索过了:通信(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群组直播、短信通知、企业邮箱)、硬件(视频会议一体机、门禁、考勤机)、企业支付与交易、数据服务(支票企业)、应用提供商(宜建+开放商店+应用商店)、通用SaaS应用(文档处理、企业云盘)。
钉钉的扣分体现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熟悉企业服务领域的人都会知道,工具是对一个应用的最高褒奖,比如Salesforce是最好的CRM工具,Zoom是最好的视频会议工具,AWS是最好的公有云服务工具(新眼注:此处最好仅代表个人观点,以市场规模为计算单位)。另一方面,这三年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是用户规模的变化,但内核是钉钉业务逻辑的优化。不如把自己钉钉进数字化办公的“入口”,钉钉的包容性变强了,而不是最大公约数的数字化工具。
这可以从叶军的独白中追溯到:
从2019年到2021年,我们对“未来组织”的理解在不断刷新和更新。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看到的关于未来组织理念的变化:关于个人的创造力,关于组织的敏捷性,关于全链路的数字化。
原来在传统企业,我们的信息是非常孤立和碎片化的。在未来,我们相信信息的去中心化将成为一种趋势,这当然是一种挑战。只有让信息渗透到每一个个体,才能更好地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创造力。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一年我们走访了很多企业,发现很多先进的企业家都有类似的观点:鼓励更多的主管给员工写周报,而不是员工给主管写周报。
从这个简单的逻辑不难看出,钉钉想做的是完成数字化办公入口的使命,然后去做一件更难的事情,那就是用数字化的工具来强制改变现有的组织关系,这在过去的OA系统中是很难想象的,也正是理解了这一点,我才明白了叶军口中“钉钉是新的生产力”这句话的含义。
一般来说,选择在“有分量”的发布会上发布的产品往往是“有分量”的。
钉钉快闪俱乐部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在钉钉未来的组织会议上,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在钉钉上举行的线上会议人数为2亿+。这个关键词在PPT中被加粗了。我们再考虑一下。不难推断出整个视频会议软件的市场潜力:钉钉闪俱乐部是一个很有可能在商业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产品。
我们先来看看这款产品。据钉钉介绍,“钉钉闪会”是钉钉在协同办公领域的一次重大更新。通过视频会议、日程、项目等协同功能的文档连接,系列会议的快速组织和信息共享、讨论、决策环节,最终通过一个标准的产品界面,为有准备、有主题、有议程、有成果、有执行的企业开好会。
看到这里,你可能没有具体的感知,我来给你翻译一下:重大更新=有潜力有价值的产品;系列会议=优化了视频会议的机制;标准产品界面=满足各种场景最大公约数的产品;结果,执行=和以前一样的逻辑,用数字工具迫使组织提高效率(一个小细节,我们可以设置会议的持续时间,时间一到就结束)。
“最优解”往往隐藏在反复的更新和迭代中。钉钉Flash未来要面对的可能不是刻意与同行差异化,而是回归场景。人们对视频会议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些需求中的冗余,找到最大公约数?至于外界纠结的钉钉商业化速度,我觉得没必要苛责。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企业一些时间去数字化和给予
三、“两个数字化”的背后在未来组织会议上,叶军口中的“两个数字化”被外界解读最多。
叶军认为,钉钉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创新,更是下一个时代的工作方式。数字生产力释放的背后,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是人与组织关系的改变,是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改变。钉钉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连接器,是全链路数字化的超级入口。
关于上面的话,你看了上一篇文章应该不难理解。这里要分析解读的是钉钉两个数字化的具体实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钉钉解决方案。毕竟数字化是一个时代的大命题,包含的东西太多了。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我们经历了线上数据、数字化商业、数字化生产,却一直被外界诟病。原因是我们做的方式不对:有的太冒进,有的没必要,有的体验差。
钉钉的思路很简单,就是“组织数字化”+“业务数字化”。
看似简单,其实钉钉缩小了场景范围,回归工具本质,专注于提升数字化协同办公的生产力。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数字化其他场景+方向呢?答案是钉钉的生态:钉钉在应用市场上提供了上千种SAAS应用可供选择,接近2000种API。
所谓组织数字化,钉钉的解释是让每个员工都有一个新的生产力工具,现有的产品矩阵包括钉钉闪会、钉钉文档、钉钉项目、钉钉徽章、钉钉小程序和“看”等。至于业务数字化,是指业务数据没有误差,没有时差。业务数字化成功的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CEO的理念,二是CIO的实践。两者协调好,业务数字化才能成功。叶军还为此专门总结了一套解决方案:“选择、构建、连接、跨越”。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一年前整合云和钉钉的策略,很可能是“两个数字化”的引擎。
作者:桑,微信:新眼(ID: xinmouls)
本文由@新眼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