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体温的时代终将过去。
腰围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里,你还在为穿不上去年买的牛仔裤而疯狂;
另一边,女明星的“漫画腰”“蚂蚁腰”又被搜到了。
▲吉娜前阵子参加《天天向上》测腰围。
为什么腰这么让人羡慕?
不仅仅是因为关注,还因为腰围是预测疾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是医学上用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肥胖的主要指标。
但有时身体质量指数是正常的,只是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胖。
比如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减少,体重减轻,虽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但实际上携带了多余的脂肪。
96120加拿大一项研究显示,2007年身体质量指数25的腰围比30年前粗了1.1厘米(男)和4.9厘米(女)——腰围增长速度比身体质量指数还快。
如果脂肪堆积在腹部和内脏,就是腹型肥胖。
▌南韩一项的研究显示,即使BMI在正常范围内,仍有 6.9% 男性和7.7%
腹型肥胖是一种隐性肥胖,无法用体重秤衡量。用尺子量腰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与身材均匀的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健康的杀伤力更大。
近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和国际心脏代谢风险学会联合发表共识,建议体检时除了测量身体质量指数,还应测量腰围,以便尽早发现健康风险。
▲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和国际心脏代谢风险学会发布共识。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4-019-0310-7
身体质量指数不够为什么还需要测量腰围?
因为在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时,腰围比身体质量指数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或者身体质量指数变重,可能是肌肉量的增加;腰围变粗只能说明腹部和内脏堆积了太多的脂肪。
▲腹型肥胖,或称中心性肥胖,腹部和内脏堆积了大量脂肪/mayoclinic
许多研究表明,腰围大的人患各种代谢疾病的风险更大,死亡的风险也会增加。即使身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内。
▌中国对24万人的汇总分析表明,腰围过大的人患各种疾病的风险是腰围正常的人的:
一项对超过35万人进行平均9.7年随访的欧洲研究表明,在同样的身体质量指数下,
腰围每5厘米,
死亡风险增加17%(男性)和13%(女性)
▲http://www.cvdrisk.com.cn/ASCVD/Eval
2019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也首次将“腰围”纳入风险预测变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登录这个网站评价一下。
中国的腰围标准是:女性≥85cm,男性≥90cm为“腹型肥胖”。
这个标准对于身体质量指数正常的人来说可能过于宽松,很多隐形胖友可能会被漏掉。因此,来自权威机构的最新建议是,不同的身体质量指数类别应采用不同的腰围筛选标准,而不是不分体重、性别、年龄和年轻程度,使用一种标准。
▲参考文献[1]
此表是国外学者提出的不同身体质量指数类别的腰围筛查阈值,适用于白人。
国内没有这么详细的筛选标准。另外一组关于腰围的数字可以理解为: ≥女性80cm,男性85cm。
腰围超过这两个值,但尚未腹型肥胖,称为“中心性肥胖前期”。意思:患病风险已经开始增加,要引起重视。
很多人在肚脐周围量,这个方法也可以。但还不够准确,尤其是对肥胖者。(肚子太大,肚脐眼下移)
WHO推荐的测量方法是:肋骨底部的点和骨盆顶部的点,这两点连线的中点,水平圆。
简单的测量方法是在肚脐上方0.5-1.0cm,水平打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推荐的测量方法是[/s2/]:在髂骨最高点水平转圈。这种方法测得的数值与世卫组织测得的数值不同,尤其是女性。不过没关系,不影响疾病风险的预测。
▲WHO和NIH的方法有差异,但不影响。
只要是均匀的,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测量正确就可以了。比如皮尺撑不住皮肤,不能有意识的收腰或者撑肚子。
至于裤子的腰围,就看你的裤子提到哪里了。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的数据:
30-34岁男性平均腰围为85.3cm。
40-44岁男性平均腰围为87.3cm。
45-49岁男性平均腰围为88cm。
30-34岁女性平均腰围为75.8cm。
40-44岁女性平均腰围为79.1cm。
45-49岁女性平均腰围为80.6cm。
结了婚的人,尤其是结了婚的男人,一大半的脚都进入了肥胖领域。
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自己和家人,该瘦瘦了,该减肥了!
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和/或饮食干预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2020年定个小目标,一起努力。
你的腰围达标了吗?
参考数据
最后更新:2020年3月28日
[1] Ross,r .,Neeland,I.J .,Yamashita,s .等.腰围作为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自IAS和ICCR内脏肥胖工作组的一致声明。自然内分泌学。2020, 16, 177–189.
[2] Hye Yun Kim等.体重指数正常的成年人腹部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第六次韩国国民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J . Obes Metab Syndr .2019 Dec28(4): 262–270.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收集与分析协作组: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异常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值的研究。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10。
[4]茨韦塔纳·皮斯雄、波音·h .、霍夫曼K. &博格曼·m,《欧洲的一般和腹部肥胖与死亡风险》。英国医学博士。359, 2105–2120 (2008)
[5]赛义德·穆罕默德·拉齐·古奇·马尼什等.腰围的部位和大小在代谢综合征中哪个更重要,国际医学杂志。公共卫生。2016;6(2):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