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警方
春节的气息还没走远。
学生们正迎来新学期。
忙碌的学生和家长,
开学时防骗知识一定要牢记在心
我们先来看一些案例
01
开学了,大学生刘晓伟赚了些生活费,下载了一个可以兼职刷单赚钱的App。只要按要求为任务付费,就能获得“奖励”。刘第一次通过银行卡转账500元,对方回了600元。尝到甜头的小刘分别给对方转账1000元、8135元、32241元,完成三单任务,但对方以任务不对为由未能兑现,并要求小刘继续完成任务。小刘这才发现被骗了。2月13日,小刘向台州警方报案,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02
近日,南通警方破获一起诈骗案。孙谎称认识教育部门领导,可以帮忙办理入学或转学等“好学校”,骗取家长“好处费”。为了帮助孩子“改善”学习环境,不少家长煞费苦心,煞费苦心地找到了“有些门路”的孙。孙以“疏通关系”为由,多次向父母索要“好处费”。至案发时,已有5名家长被骗,总金额14万余元。目前,孙因涉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S2/]03
2月18日中午,徐州某中学班级群里,有一个昵称为1的显示器。扫描“郑老师,班主任”分享的二维码,加入群聊后,发了一条群公告,让群里的每个人通过支付宝缴纳270元教育费。因为显示班主任邀请他们入群,家长开始陆续交钱。但当家长交费后发现被直接拉黑,才意识到被骗,紧急联系班主任。班主任说家长没有交费,然后班主任就报警了。
家长防诈骗篇
01
支付欺诈
欺诈方法
短信:“你好!我是我孩子的班主任。请将本学期学费xxx元打入学校财务xx银行账户:622848 xxxxxxxxxxxxxxxxx,户名:xx。”
对策
收到此类短信的家长应及时联系孩子的班主任或学校负责人,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不要盲目赚钱。
02
检查课程欺诈
欺诈方法
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带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能查看孩子的课程。一旦点击,就会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
对策
链接到未知来源的邮件将不会被点击。
[S2/]03
谎称孩子住院
欺诈方法
骗子以学校老师的身份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孩子刚到学校身体不适住院,急需医药费,并在家长处于恐慌状态时诱导受害人赚钱。
对策
收到类似短信,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老师或当事人,不要盲目汇款,家长一定要留好老师的电话。
04
“手术入院”诈骗
欺诈方法
骗子谎称可以利用熟人的信任“操作录取”或“转学”。父母汇款,骗子立马消失。
对策
不要相信“能人”的操作,这个能人只会忽悠。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回报。只有努力学习,刻苦学习,才是通向更高学校的必经之路。
学生欺诈防范文章
第一部分
在线兼职计费欺诈
欺诈方法
诈骗分子通过微信、QQ、短信等广泛发布虚假广告。,声称做任务可以拿红包。第一,通过一个简单的任务,让受害者收到一个小红包;然后诱导“被说服的受害人”下载指定的刷单APP(诈骗APP),诱导受害人花钱刷大单。直到现在,诈骗分子还会以刷单、加班操作为由,拒绝支付受害人的本金和佣金,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对策
很多同学利用周末找兼职,但是不要相信网上的刷单。在脱离实际高回报工作的情况下,他们应该更加谨慎。不要轻易点击和扫描陌生人发来的网站和二维码。同时,帮助他人在线刷单和信誉炒作也是违法的。
第二部分
购物退款欺诈
欺诈方法
骗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人员,以交易不成功、订单异常、缺货等为由承诺退款。,然后通过QQ聊天界面、短信等方式发送钓鱼网站。,并诱导买家点击链接并填写淘宝、支付宝账号密码、绑定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详细信息,然后直接转账。
对策
自称某快递公司或某卖家的网购生接到电话。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丢失快递等套路。他们要及时向卖家和快递公司的官方客服查询,不要轻信非官方的理赔信息。一旦被骗,要及时报警,避免更大的损失。
第三部分
拒绝校园贷,青春不欠债
校园里有很多贷款的门道
P
第01条
校园贷有很多利率门道,往往以低利率的宣传吸引学生。借款后,平台不采用等额本息方式,即还款本金要随还款逐渐递减,而是以原借款计算,已还部分也会纳入计息范围,间接增加利息。
非法校园贷还有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在给借款人贷款时会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钱,称为“砍头利息”。
逾期付款,平台每天会按照未付款额的一定比例收取逾期款项。罚息按复利计算,利息会滚动。如果再次陷入多个平台借钱,负债会更加厉害,有的大学生会从最初的几千变成几万。
非法校园贷的催收手段层出不穷。每当助学贷款还不上的时候,网贷平台不会通过正当渠道催款,而是给家长、亲友、老师发短信向学生催款。
不要掉入校园贷陷阱
P
第02条
1.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有自控自律能力,不要盲目攀比,生活费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2.保持清醒的头脑。非法“校园贷”会利用大学生缺钱和社会经验不足,编造各种谎言欺骗学生。同学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而被骗。
3.妥善保存个人信息。很多“校园贷”诈骗,大多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盗用。学生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等重要信息,防止他人窃取。
4.通过正规渠道借钱。大学生可以和父母老师同学讨论钱荒的问题,而不是去找陌生的平台或者个人贷款。如果非要贷款,可以选择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安全系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