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旺旺是啥(好评返现、差评骚扰,网购“潜规则”何时能停?)




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很多人喜欢依靠网购来缓解压力,但有时网购带来的压力更大。

淘宝旺旺是啥


因为在网上随便买个东西,一个星期都会坐立不安。


有时候,快递员还没来得及取,要赞的短信就已经满手机了。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短信往往充满了缩写和暗语,很难不让人怀疑客服之前有没有卖过片子。


即使点了外卖,也会发出“好评返现”的小纸条,有时还会被商家叫去保号。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有些商家会给你“任务”和要求。不知道的话会以为你是他雇的收银员。




(图片来自网络)


从什么时候开始,“求好评”成了每个商家的商业秘密,“给好评”成了每个消费者的义务?





改变“一手付款,一手发货”购物模式的,是桔子app——淘宝。


2003年,非典让中国的电子商务突飞猛进,而阿里巴巴也在这一年刚刚推出了一个名为淘宝的购物平台。




(图片来自网络)


在推出之初,淘宝的评价体系借鉴了美国的易贝。但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这方面的管理相对宽松,也为蓬勃发展的“刷榜”留下了后门。


而且,当时易贝还是一个赚取差价的“中间人”,试图阻止卖家与买家私下沟通。


淘宝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卖家和买家讨价还价。第二年,淘宝旺旺上线,这是一个买卖双方沟通的平台,也是很多人被骚扰的万恶之源。




(图片来自网络)


两年后,淘宝击败易贝,成为亚洲最大的购物网站。在淘宝购物取代了在商场购物的习惯。根据当年的调查数据,每天有近900万人在淘宝上购物。


那时候电商还很简单,正处于起步的黄金时代。一个商品上架了,就有自然真实的流量进来了,也不强迫商家学十八般武艺,就是老老实实做产品,优化标题,维护老客户,过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


垄断的优势给了淘宝更大的话语权。2009年,中国推出了更严格的商业信用体系。


不同于国外电商的百分制评分体系,淘宝将商家分为星星、钻石、皇冠的金字塔,等级严格。用消费者的好评打分,就可以用更多的分数“升级”。于是每个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往上爬,竞争开始变得激烈。




(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还引入了“动态店铺评分(DSR)”机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好评如潮”的根本。


按照这个机制,消费者必须主动给5分才能算,默认好评只能算4分。所以只要有一个人给差评甚至默认好评,就会大大拉低店铺评分。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分数低,店铺会排名靠后,消费者不会选择分数低的店铺。


一些商家甚至抱怨,如果按照正常正规的操作,很难评分。


于是,一些商家开始玩阴的,像“刷单”“求赞”之类的鬼神都弹出来了。





如果“刷榜”是个孩子,今天就十岁了。


起初,它只存在于熟人之间。比起“砍一刀”,当时的人更烦店主亲友的要求。


后来熟人的羊毛都秃了,商家开始组建“互刷QQ群”,群里有一群想刷单的商家。有两把刷子和三把更安全的刷子。


到2012年,“刷单”业务已经扩展到学生和宝妈。有专门赚差价的刷单平台,也出现过不少以“刷单”为由的电信诈骗。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也是2019年国家大力整治“刷榜”的原因。


当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不正当竞争的“网剑”行动。


甚至有消息称,“刷单”可能被列为“老赖”。


连刷单平台都在严打期间暂停接单,可见当时是多么可怕的风暴。


很多刷单的商家都被降级了,或者销量和评价都被删了。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风头过去之后,风雨依旧。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产品普通但销量特别好的神奇商家。


相对于高风险的刷单,另一部分商家开始舔客户的羊毛,走上了花式“求好评”的道路。


有一段时间,各种短信和消息开始侵占我们的手机。


夸赞:




(图片来自网络)


赞美的俏皮话: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二胎的赞美:




(图片来自网络)


面临被解雇/绩效不达标,被迫寻求好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无视淘宝新闻和短信,商家就会开始电话轰炸。无论是在开会还是在午睡,都是“对不起打扰你balabala”的意思,不知道该从哪里道歉。意思是“我错了,但我下次敢了”。


更有甚者,利用客户的电话号码和地址,开始用威胁的方式来赞美客户。




(图片来自网络)


前年双十一后,人民日报发文:花式“求赞”的不正之风要治!


根据他们做的民调,85.3%的受访者遇到过服务商求赞的现象,60.5%的受访者遇到过付费求赞的行为。


客服行业好像到处都是刚毕业不出成绩就要被开除的大学生,还有为了生计苦苦挣扎被迫求助的单亲家长。




(图片来自网络)


在“求赞”的攻势下,大部分人给的赞都是息事宁人。


消费者被剥夺了“不评价的权利”,更别说给差评了。


给出差评,默认你要和客服一起上演“为什么工人让工人难堪”。


即将被开除的大学生和单亲家长,把道德的大山压在你身上,哪怕不删差评。有时候打了三星之后觉得自己十恶不赦。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是不是所有商家都喜欢找爷爷告奶奶?所有的客服都这么便宜吗?


广泛使用的“优惠返现”涉嫌不正当竞争,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商家不是不知道,而是陷入了“卷内好评”的怪圈。


就像一个商人在开放平台上说的:“如果大家都不赞美,那是正常的生意。但是一个人要,另一个人不要,谁不要,卖不出去,谁就死。你没办法。”




(图片来自网络)


甚至鬼神也开始利用好评对商家的重要性,开始故意做差评,敲诈钱财。


餐厅是差评的重灾区。一些商家曾经遭遇过“职业差评师”的恶意差评。删除一项6元,共计1800元。商家拒付后,被恶意攻击半个月,销量和评分大幅下降。


今年4月,广州警方还破获了一起“职业差评师”团伙案。他们不仅恶意给差评,还开了一节课教“争取赔偿”以及如何利用差评敲诈商家。




(图片来自网络)


商家精疲力尽,消费者厌烦,歪门邪道无处不在,平台在做什么?


相比完善评价机制,惩罚“无武德”商家,淘宝选择了一条我们万万没想到的路。


2020年9月,淘宝取消了“中差评”的评价标签,改为“盖子不平整、质量一般、包装不好”这种具体而模糊的分类标签,在默认的8个标签中仅排在最后。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说淘宝越来越偏向商家,因为我们离真实的评价越来越远。


但从商家的角度来说,只是取消了分类标签,低于15星的差评还是会对商家的动态评级造成很大的损失。


所以,优惠返现依然存在,商品评价依然不靠谱,商家和顾客的矛盾加剧。





在电商的评价机制已经被彻底探索的今天,商家求好评是众所周知的。


看到“大文字好评+视频+3图/5图”就知道是好评返现;


看到“0天后跟踪评价”后,知道是好评返现;


看到几个相同的图片用于评价,我知道它仍然是有利的...




(图片来自网络)


在淘宝,差评可以在30天内改成好评,并且可以跟进。时至今日,商家要保持“跟进沟通”并不容易。


在所有注水的好评中,很难分辨出一个真实的评价。


真的让人很想对那些评论说:如果你被绑架了,眨眨眼睛。




(图片来自网络)


任何电商、实体店、餐厅都有评价机制。其初衷是通过顾客反馈反映这家店的真实情况,督促店家“化恶为正”。


但是当它变成了“KPI”和机械算法的一部分,骚扰求赞,返现求赞,刷单,专业差评...这些“没有武德”的乱象立刻掩盖了评价体系的本来面目。


有解决办法吗?当然,只是我们要遇到一个严格的“裁判”。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国内,大家都在玩,监管不到位,而跨境商家在国外抄这一套,不仅丢人,还伤钱。


虽然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是圆的,但我想说,这是消费者希望电商平台的样子。


1999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响亮的口号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22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人再谈论这个口号了,因为在“求赞”的情况下,他们已经让天下的生意都难做了。


参考资料:

如何看待淘宝商家天天获得高赞?

淘宝动态评分

淘宝天猫的DSR动态评分机制太操蛋了。

2019大排查:打击“刷单”拉开序幕。

淘宝爆款刷牛人自爆6年。

淘宝取消差评机制:这对用户真的好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