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那有机械代加工十字绣(“90后”老挝女孩在中国:读研,读博,读“万卷书”)



图为身着老挝传统服饰的萨米。受访者供图

图为身着老挝传统服饰的萨米。受访者供图

中国昆明,2008年12月6日:90后老挝女孩在中国:读研、读博、读万卷书。

作者熊家欣

“我希望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回到老挝国立大学继续教书,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老挝青年。”近日,正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90后”老挝姑娘Latsamee KHOUNSOUVAN向记者讲述了她在中国的求学之路。

2015年,萨米获得老挝国立大学英语和环境科学双学位,留在母校成为一名青年教师。2017年,萨米在老挝国立大学的支持下赴中国深造,并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赴湖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学习和工作期间,萨米注意到掌握中文在老挝非常受欢迎,这直接影响了她选择中文国际教育作为硕士学位的专业。

米沙以前从未接触过中文,她来中国学习。她需要在一年内掌握中文的听、说、读、写,包括专业的中文词汇和语法。在繁忙的学习中,Sammi的中文老师给她起了现在的中文名字。“这不仅是我的老挝名字Latsamee KHOUNSOUVAN的部分音译,也是中文中一个甜美可爱的词义,我听着就特别喜欢。”



图为米沙在研究生院上中国舞蹈课(前排右三)。受访者供图

“学习中国的国际教育需要阅读许多书籍和文件,”Sammi称赞中国的在线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在老挝留学,大部分资料都需要去图书馆查阅。在中国,互联网可以提供海量的在线书籍和文档,方便高效。”

经过学习,萨米喜欢看网络小说、绣十字绣和剪纸。充满“中国元素”丰富了她的生活。“阅读中文网络小说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熟悉中文,接触更灵活、更年轻的中文表达方式,了解中文网络趋势。”米沙介绍说,十字绣和剪纸是她在老挝时的爱好。“中国十字绣在老挝很受女孩子欢迎,很多朋友都希望我回国后能‘买’给她们。”

2020年,萨米开始准备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她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自己学习汉语的经验相结合,将课题命名为“老挝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的偏误与教学研究”,从个人经历和思考出发,为汉语国际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实践参考。

“用中文写一篇大型的、要求很高的专业毕业论文,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米沙坦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毕业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经历了无数次修改,几乎是在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秒”才提交的。每一次改版都让她克服重重困难,不断优化,这离不开导师、朋友、家人的支持。

加工十字绣

“每次我向导师提问,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并耐心地逐字逐句指导我的论文。”萨米说,老挝的中国朋友和亲戚也帮助了我。“我的朋友在写作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纠正了我的中文语法错误,并在我缺乏想法的时候给了我建议。”当Sammi需要老挝的信息时,她的母亲特意去老挝国立大学的图书馆为她查找。

2021年6月,米沙成功获得湖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9月,米沙进入云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总是喜欢迎接挑战,再次选择了一个全新的专业——教育领导与管理。在唯一与老挝接壤的中国省份,萨米开始了新的生活,中老铁路的开通成为她新生活中值得庆祝的大事。

5日,中老铁路开通第三天,米沙作为老挝青年代表,受邀参加“庆祝中老铁路开通青年之旅”。她坐中老铁路到中老边境看祖国,慰乡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