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网下载到手机桌面淘(年薪4亿最强“打工人”,互联网大厂的2号人物们)



中国科技公司最贵的CEO是谁?半个月前的一份清单给出了答案。


2月14日,根据上市科技公司的公开数据,钛媒体整理出了一份2020年50强薪酬排行榜。在这些公司高管中,年薪4.34亿元的Xpeng Motors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击败年薪4.28亿元的腾讯总裁,被评为新一代“打工皇帝”。


Xpeng Motors还解释说,顾4亿多元的年薪并不全是现金,还包括股权和期权,90%以上是近几年积累的股权激励的总和。


在外界看来,顾和都是公司除创始团队之外的第二号人物。他们处于最高决策层,掌握着仅次于1号的权力,成为公司决策大脑与执行命令的躯干和四肢之间的中枢枢纽,可以忽略但绝不能缺失。


权力更迭在市值最高的公司反复上演。在最近的2021年,金字塔顶端的二号人物名单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许多老熟人被划掉了。


文| 新野

编辑| 金汤

运行|


二号闪亮登场

举起第一把火或者第一把刀


一个典型的二号人物应该是这样的:在公司顺风顺水的时候,他隐藏在一号人物的光芒中,但在需要站出来的时候,他(她)要表现出足够的技巧和勇气去迎接“火”。


今天的阿里二号,岱山,还没上任,要“站起来”的时刻就已经在等了。


是关于阿里涛的慢性病。十几年来,淘宝和天猫都是独立的业务单元,两者之间有一个透明的“冰墙”,中间有一个单向的通道,让淘宝向天猫输送流量,这也意味着对于资源,必须有拉。


冰墙之外是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背后是JD.COM拼多多和Tik Tok阿奥特快。电子商务世界动荡不安,这让哈里洛疲惫不堪。


作为阿里的首席执行官,张勇考虑首先在内部打破这堵“墙”。2019年3月,阿里宣布时任淘宝总裁的范姜兼任天猫总裁,保持淘宝和天猫品牌独立发展,打通两个消费场景。只是在范姜的任期内,这种期望终于落了空。


今年1月6日,也就是她正式上任“中国数字事业板块”负责人的第六天,戴珊发内部信宣布将淘宝事业群和天猫事业群整合为用户运营发展中心、产业运营发展中心和平台战略与运营中心。也就是说,今天岱山要打破旧格局,全面整合。


作为阿里的第11号员工,也是目前唯一还在负责一线业务的十八罗汉(阿里刚开始创业时是18人),岱山的履历是“干净”的。20多年,阿里只有一家公司,但她有丰富的履职经验。她曾在销售、市场、客服、人力资源等岗位工作过,也有1号业务的管理经验。


以前是岱山的标签,指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她的态度是“公司让我做销售我就做销售,让我做客服我就做客服。我不会想太多,所以我愿意快乐地去做”。




▲戴珊现任阿里巴巴“中国数字业务板块”负责人。图/视觉中国


戴珊执掌淘系后,动作迅速凶猛,第一把火就烧到了积冰。而字节跳动的梁如博,新官上任后的动作与其说是“放火”,不如说是“举刀”。


2021年5月20日,张一鸣发内部信宣布卸任CEO,梁如博接任。


就这样,梁如博成为了当时byte的二号人物。据LatePost报道,张一鸣卸任CEO后,也于2021年11月离开了字节跳动董事会,将席位让给了梁如博。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在5月份的信中,张一鸣本人仍为自己保留了“公司创始人”的职位,但抛开日常管理工作,“专注于长期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的事情”。


日常管理交给梁如博。


2021年11月2日,梁如博首次调整业务板块架构,其中,西瓜视频、搜索、百科、国内垂直服务全部并入Tik Tok。


紧接着,一个月后,字节跳动又发布了一封内部邮件,决定整体裁撤人才发展中心部门——这也意味着“手术刀”伸向了梁如博最熟悉的HR团队。自2020年起,他负责集团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正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字节跳动的员工数量从6万人迅速扩大到11万人。用过度招聘的策略,让公司转起来,员工卷起来。


进入2021年后,字节跳动开始痛苦地收缩。不止字节,过去一年,不确定性弥漫互联网,大厂商密集调整最高功率级别。除了梁如博,JD.COM的徐磊和拼多多的陈雷也向前迈了一步。相比之下,在公开场合表现活跃的第一立场集体撤退。


中国最高调的公司,已经到了二号当道的时代。只是交接没有理想中的顺利和顺畅。


二号的出生时间

突如其来又千呼万唤始出来


过去的经验表明,成为JD.COM第二号人物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因为权力牢牢掌握在一号手中,而刘掌握着近80%的投票权,是这个企业的绝对控制人。


直到2018年下半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卷入涉嫌性侵风波,一个巨大的阴影顿时笼罩了。


财新报道,当年12月22日凌晨4点,京东无人。COM的公关部睡着了,员工们忙着向媒体讲述刘性侵案的最新进展:美国检方决定不起诉。


两个小时后,刘也发微博回应。一方面,他坚称自己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另一方面,他向妻子道歉,并感谢JD.COM的每一位“在舆论压力下工作”的同事。


要感谢的对象之一是,他也成为了风波中除了刘之外最受关注的高管。


面对巨大的公关危机和外界严峻的竞争环境——当时拼多多和阿里四面楚歌,GMV增速下滑,年活跃用户数下降,利润率下降。随着刘案的待审,JD。COM的股价一度跌至发行价附近。


徐磊成了濒临死亡的人。当年年底,刘终于决定放权,让几个业务组的负责人直接向汇报。


旧的组织秩序被打散了,内部的变化也不平静。据36Kr报道,刘在内部会议上怒斥部分高管“人浮于事,拉帮结派”,并放出狠话,“谁不服就不服我!”




▲2020年6月,JD.COM在港上市,徐磊(左三)出席“云敲钟”仪式。图/视觉中国


拯救该组织于水火的任务落到了新的二号位置上。相比徐磊的异军突起,阿里老将岱山走上舞台,更像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决定。据LatePost报道,张勇对2021年的组织结构调整思考了一年多。他亲自设计了组织关系,下了很大决心。


一年多来,阿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备受瞩目的IPO被紧急叫停,而因为垄断,阿里遭遇182.28亿元罚款,在资本市场陷入快速下跌通道: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上市计划搁浅以来,阿里股价被砍近60%,市值蒸发超过4000亿美元。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戴珊成了外界眼中的“阿里新二号人物”。根据阿里2021年Q3财报数据,她管理的业务创造了集团约65%的收入。


第二个位置曾经属于范姜。美团创始人王兴曾断言,如果能打赢这场与拼多多的战役,范姜就是“阿里CEO当之无愧的接班人”。


只是假设至今不成立,阿里也没有找到品多多心脏病的好药。


2018年6月,马云还没有卸任董事局主席。时任二号人物的张勇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谈及拼多多的威胁,直言阿里走不回“一天扔鞋三块九包邮”的路了。“就当是(拼多多)帮我打开农村市场,教育用户吧”。


后来,这个故事轰动一时。2021年3月17日,拼多多发布2020年度业绩。截至2020年底,多年活跃买家数达到7.884亿,而阿里为7.79亿。


已经成为阿里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张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能够密切关注不断下滑的市场的二号人物。这个职位不再属于范姜。反而是深植于B系列。盘活了淘特(原淘宝特供版)和淘彩彩这两块下沉市场的戴珊,进入了最高级别的视线。


从领先者到追赶者,张勇改变了主意,带领阿里改变了进攻。棋盘的另一边,在拼多多宣布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那一天,黄征退了一步,甚至辞去了明面上的头号位置。即日起,陈雷接任拼多多董事长,并继续担任CEO。


就像一块扔进水里的巨石,惊喜和恐慌迅速延烧到了二级市场。消息公布后,美股开盘,拼多多股价瞬间暴跌18%。——这还是提前打预防针的情况。


半年前的2020年7月1日,黄伟宣布辞去CEO一职,转而将CTO兼联合创始人陈雷送上舞台。这个曾经在外界眼中与黄渤个人深度绑定的公司,第一次有了明确的第二位置。


黄征表示,董事长的交接原定于离开CEO一年后完成,但“行业内日益激烈甚至异化的竞争”以及“内部业务和管理迭代”的加速,使得该计划在2021年3月发生。


他没有提到的背景是,两个多月前,陷入寒冬的“买多多”员工,使得公司内外对“狼性”文化的批判一度充斥舆论场,撕裂了公司高速奔跑的另一面。


阿里、JD.COM、拼多多这三大电商巨头对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但表面上看,无论是岱山、徐磊还是陈雷,无论是从幕后走到台前,还是从第二的位置接手一切,都与“危机”有关。


在成为第二名之前

伟大的军事功绩和谦逊


2021年9月,徐磊出任新JD.COM集团总裁,这是京东的第一个职位。COM的20多年历史。这一次,媒体的头条终于确认了“JD。COM有二号人物”。


徐磊并不像刻板印象中的二号人物那样低调、沉默甚至隐忍。2009年,他加入JD.COM,担任营销副总裁。与传统的商业精英不同,徐磊听摇滚,踢足球,纹身和打耳洞。如果不是穿西装的时候,身材健硕的他大多会穿着亮色的潮牌毛衣和阔腿裤出现,手腕和脖子上戴着限量的时尚鞋、金属链、珠子和手镯。




▲徐磊参加脱口秀发布会。图/网络


在一些特殊的时刻,代表JD.COM说话的是徐磊。


2017年11月11日,JD.COM宣布11月1日至11日,平台累计订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遭到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的暗讽。“不得不承认,JD.COM的数学很好,而且只要JD.COM愿意,一年的订单金额就能计算出双11除夕活动的订单总额”。


徐磊在朋友圈回复:“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家可以提前预售20多天,然后再算一天的销售额。如果我家不能正常开门做生意,那就是购物季才11天的销售额。"


除了斥责战争,徐磊还做出了许多真正的贡献。2010年,他主导推出“618”,让“618”成为与双十一并列的电商狂欢节。


辉煌的战功为徐蕾的上位铺平了道路。但这不是成为二号人物的充要条件。有时候,一号人物的意志更重要。


梁如博的“手术刀”由张一鸣转交。创始人也知道,对于他的接班人,很多人的认知还是空白空。


在宣布权力交接的内部信中,在回答“为什么是梁如博”之前,张一鸣先用了一堆头衔——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从公司成立之初,他就先后承担了产品研发、飞书与效率工程、集团人力资源与管理等工作-梁如博是谁?


在掌权之前,梁如博的存在感是字节一号核心高管中最低的。相比之下,另外两位高管——字节跳动(中国)董事长张立东和字节跳动(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南——似乎是字节跳动二号人物的更有竞争力的人选。


说到真正出场打头阵,梁如博在字节内外给人留下的印象几乎只有温柔技术男的标签。甚至在某些时刻,他也表现出温柔的一面。


在一次“双月CEO面对面”会议上,一些员工提出了如何计算双薪的问题。梁如博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闪烁其词,给人的印象是“语气和态度有些谦卑”。


最后,张一鸣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会变,事情更复杂”。


二号和一号的关系

上铺的兄弟和“化学效应”


梁如博站上权力高位后,外界后知后觉的关心他的过去。


比一系列头衔更有说服力的是他与张一鸣的关系。一起考上南开大学,住一个宿舍,一起毕业,一起创业。第一次是垂直房地产搜索引擎“九九房”,第二次是字节跳动。


他们是同龄人,也是亲密互助的伙伴。除了内部信中提到的“接手我写的一半系统”,他们在大学还共用一台电脑,一个买主机,一个买显示器。


梁如博见证了张一鸣这20年来几乎所有的重要时刻,包括他追求女生,不肯放弃表白的故事。为此,梁如博曾抱怨室友“有点奇怪”,后来这个女孩与张一鸣牵手,成为他的妻子。




▲张一鸣和梁如博重访字节跳动的出生地,回忆最初的创业时光。图/字节跳动官方视频截图


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的有趣故事只是在交接的那一刻才流传开来。但这几乎是故事的镜像版本,早已在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口耳相传。


是同一个大学室友,一起的同一个创业,甚至是一起的二次创业,让generate更有活力。张一鸣和梁如博做了字节跳动,王兴做了王会文,创建了美团。


与梁如博多年来温和低调的态度不同,王会文从一开始就以不可替代的姿态站在王兴身边,成为美团内外公认的二号人物。


美团被问及,是王会文冲在前面,还是以一种非常激烈和温和的方式。


2018年,美团入驻网约车,王会文深度充电。媒体用各种疑惑包围着他:美团的边界在哪里?为什么要做网约车?扩张的逻辑在哪里?


王会文走过来,问了一系列问题:你不明白美国的使命吗?你了解阿里吗?乐视看清楚了吗?特斯拉呢?你什么时候理解JD.COM的?如何看清楚亚马逊?


有人说,亚马逊有很多可能性。王会文突然用力拍了一下桌面。“没错,我们就是亚马逊”。


对于王兴,王会文表现出了最大的信任。商业作家李志刚曾在文章中提到,2010年底,王会文加入美团。com和王兴答应了他的股份。2011年融资时,阿里的投资者问王会文他们什么时候来对美团做尽职调查。你知道你在Meituan.com的股份吗?


答案大概是肯定的。投资人又问,协议签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淘宝网下载到手机

你不担心吗?“放心吧,这(股份)是王兴亲口告诉我的。他说有,我信他。”


王兴对他有什么看法?热情直爽的王会文说了一些“大实话”。战争初期,外卖靠烧钱补贴,但不可能永远这么多。“如果单笔补贴给5块钱,王兴不会炒我?你以为我们两个是靠兄弟情维持到今天的?”




▲王兴(左三)和王会文(右二)。图/网络


1号位和2号位的互补不仅仅在美团。滴滴在某些历史时期也从中受益。


不同于睡在一个宿舍上下铺的兄弟,滴滴的程维和刘清,一见钟情,被铁军从阿里卖了过来,深谙狼性和肉搏战。另一个来自贵族家庭,毕业于哈佛,在高盛工作了12年,在投资领域爬到了金字塔的顶端。


2014年夏天来自优步的竞争压力让程维决定邀请刘清加入滴滴。后来的故事是,刘清在三周内帮助滴滴完成了7亿美元的F轮融资。滴滴的天使投资人王刚说,“他们的结合很快就发生了化学反应和叠加效应”。


相比之下,另一家实行“双老板制”的互联网公司是auto更快。故事从两个性格内向的程序员的相遇开始,一个是经历了33个失败项目的,一个是GIF应用Aauto Quicker的创始人程。他们在投资者集团的葡萄酒局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制作一个现实世界的产品。


因为更擅长管理,苏华更快地成为了Aauto的首席执行官,而程则保留了联合创始人的头衔,并专注于产品。无论是开重要战役的内部信签名,还是股东和投资人的会议,他们总是一起出现。


但是差距正在逐渐显现。2020年6月,Aauto Quicker上市,老员工在内网创业。除了“信息不透明”和“派系斗争”的问题,还有两个老板的问题-


“苏华和萧艺这一两年不是有那么多竞争吗,还像2017年之前那么接近吗?”


苏华和萧艺没有回答。然而,自从2018年下半年日活用户数被Tik Tok反超后,Aauto Quicker就一直笼罩在焦虑之中。尤其是2021年上市后,股价下跌进一步加剧了这层焦虑。


紧接着,2021年10月29日,苏华宣布卸任CEO,继续担任董事长,联合创始人程萧艺接任CEO。




▲苏华(左)和程(右)。图/尹熙媛


二号怎么出来?

主动和被动


大公司人员流动是常见的场景,但最高权力层的变动,尤其是二号人物的离开,往往被描述为人事震荡。


2020年12月18日,是王会文在美国传教的最后一天。十年前的这一天,32岁的他加入了一个当时只有两三百人的美团。十年后,他从联合创始人、独立董事、高级副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美团成长到万亿规模。


那年年初宣布退役的消息。对于42岁退休,王会文的解释主要是处理好工作、家庭和健康的关系,不爱管理就要管理,让他很痛苦。


同样在40多岁时,阿里·陆兆禧的退休是另一个故事。相比王会文在美团的火烧眉毛,陆兆禧担任阿里CEO的两年可谓如履薄冰。


2013年5月10日,马云在“淘宝十周年”晚会上动情地宣布,晚上12点后正式卸任阿里巴巴CEO。是陆兆禧,继任者。看来他已经做好了接任的充分准备,在B2B、支付宝、淘宝、阿里云等业务都有经验。


马云扶他上马后,送了他一程。“接马云的位置很难。我相信,我能走到今天,是大家的信任...我也呼吁所有人像信任我一样信任新团队和陆兆禧。”


然而,两年后的2015年5月7日晚,时任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公开信中宣布:5月10日起,陆兆禧将卸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出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出生于1972年的原阿里巴巴集团CEO首席运营官将出任阿里巴巴集团第三任CEO。


马云特别感谢了陆兆禧的贡献,并再次强调“马云这样一个性格鲜明夸张的人,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集团的第一接班人,这两年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一次,马云没有提到“信任”这个词。从外界看过去,这两年不仅仅是他所说的“业务快速发展”的两年,更多的是马云对陆兆禧的信任不断受到挑战的两年。




▲马云和陆兆禧一起出席会议。图/视觉中国


最受外界质疑的是陆兆禧力推的阿里社交产品“来往”。


那两年,正是微信高举大旗,占领大量用户,尝试进入电商、支付、生活服务等诸多领域的时候。陆兆禧做了一个判断,决定缺少社交产品的阿里必须要弥补这个环节。


2013年9月推出的“来往”,已经成为承载逆袭希望的“战略产品”。马云满怀热情地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一封公开信,“我们家领导和我,已经强制要求家里所有有手机的人,包括7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安装和通讯。每个阿里在11月底前必须有100个外部用户,没有一个是肯定没有红包的。”


因此,微信的地位几乎没有动摇过。2013年底,网易丁磊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对市面上几款即时通讯软件的评价在网上传出,“微信5分,邮箱0分,联系人负分”。没过多久就是春节了,微信红包上线,大获成功。马云形容为“偷袭珍珠港,完美的策划和实施,让我们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在他任期的剩余时间里,很难找出陆兆禧的亮点。之后,马云给了张勇陆兆禧的CEO和他自己的董事会主席。几年后,张勇把范姜的淘宝交给了岱山。


正如王兴所说,人们普遍认为,范姜在阿里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的退出,除了商业上的考虑,也和2020年4月轰动全网的出轨张大奕的传闻有关。


当时阿里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在确认不存在利益输送的同时,认为范姜在公司重要岗位上对个人和家庭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了严重的舆论危机,对公司声誉造成了重大影响。所以取消了阿里合伙人身份,并给予记过降级处分。


从那以后,范姜学会了保持低调,直到这次暂时“出局”。


第二个难题

no . 1的影响力一直伴随着你?


低调是二号的必备武器吗?很有可能。在2号的迭代历史中,低调的往往走得更远。


毕竟工作不容易。而二号人物在现任管理层做得很好的同时,“老大”的影响力也是如影随形。在大公司的权力交接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一号的态度。


2022年的第一个月,抖音报告全球营销总监被解雇。


据证实,这位名叫尼克·特兰(Nick Tran)的主管已经离职,但抖音不仅没有说原因,还礼貌地说:我衷心祝愿他未来一切顺利。然而,据虎嗅的Pandaily报道,此人被解雇了,这让张一鸣很不高兴。原因是2021年底,他的“抖音厨房”系列营销活动上线,让外界以为抖音要进军餐饮行业。


如上述报道所述,与CEO梁如博和CEO周讨论了这一消息。“最近在媒体上看到,被朋友问怎么回事。我很郁闷,不想回答,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不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张一鸣对这种活动的定性是“肤浅的噱头营销”,“不仅成为伤害品牌的负面、搞笑新闻,也给业务带来严重损害”。


从话语和语气中我可以看出张一鸣很生气。甚至在他卸任字节跳动CEO时,他就宣布将放下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具体业务出问题的时候,创始人依然冲在第一线,关注着现在的管理层。


前几年百度的二号人物一次次闪离,和一号人物拉开距离。


2017年1月17日,百度宣布任命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齐鲁为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负责产品、技术、销售和市场运营。原来向李彦宏汇报的总裁、副总裁改为向齐鲁汇报,而齐鲁则直接向李彦宏汇报,成为百度历史上权力最大的职业经理人。


这时候,百度不得不改变。2016年4月,魏则西事件让百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李彦宏迫于压力发了一封反思信,“从管理层到员工对短期KPI的追求,我们的价值观被挤压变形了”。


齐鲁到任后,李彦宏曾对媒体表示,“几乎所有的生意都是齐鲁放在这里的”。齐鲁确实在百度内部掀起了变革风暴,通过“全面诊断百度护城河”等一系列动作,确定了主业,裁撤了多余的人和事。


然而,仅仅一年多后,齐鲁的转型戛然而止。2018年5月18日,百度官方宣布了他即将离职的消息。评论员潘銮在《百度没有文化》一文中提到:“在内外舆论和资本市场反馈层面,齐鲁确实成功地将百度的印象从一家销售公司转变为一家技术公司。然而,齐鲁并没有得到与他的高职位相匹配的权力,甚至没有人事权和财权。”


齐鲁和李彦宏之间的差异写在一些细节上。在成为百度首席运营官后的一次采访中,他说自己“做什么都all in”,后来“All in AI”在齐鲁展示的PPT中被放大加粗,成为百度新时代的战略方向。


然而,2018年1月,在齐鲁离开百度之前,李彦宏对媒体表示,“All in AI”是百度的标签。“我仍然倾向于为我说的话留有余地...希望你不要把一件事绝对化”。


齐鲁的离开也让向他汇报的权力关系回到了头号人物李彦宏的手中。事实上,组织结构不再是观察大公司高层权力变化的唯一窗口。有远见的创始人会设计各种机制,保证公司的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


在如何与一号和平相处的问题上,从2006年开始就在马身边,立于不败之地的更有心得。


2007年,南方日报记者问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你有没有活在创始人的阴影下?


“要说影子,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我想的是如何管理好公司。我看重最后的结果,但我不在乎名气等其他东西。”这是连续多年领超高工资的“最强工人”的标准答案。低调一点,耐心一点,不要追求太多,不要想太多。




▲刘炽平(左二)和马(左三)。图/视觉中国


引用:

1.谁是中国年薪4亿最贵的科技CEO?我们做了一个高管薪酬排行榜”,钛媒体

2.《阿里新二号:岱山三把火》,Tencent.com。

3.戴珊演讲:HR如何让员工和孤独的CEO团结起来?,湖畔大学

4.“张一鸣退出字节跳动全球董事会,梁如博和八位核心高管走上前台”,被LatePost延迟。

5.JD.COM的冬天,《财新周刊》

6.张一鸣的人机进化论,性格

7.微故事JD.COM零售集团CEO徐磊的《双重生活》。

8.《美团上市王兴的影子》,蓝洞商业

9.“美团是怎么拿出两年300万订单的?新经济中的100个人。

10.迪迪:一个关于野心和速度的故事,GQ

11.滴滴快的刘清:这个从未失败过的女人,正在和从未被打破的旧体制博弈,福布斯中文网。

12.滴滴往事,极客公园

13.阿里巴巴新任CEO张勇是谁,陆兆禧在过去两年取得了哪些成绩?《好奇心日报》

14.老虎Sniff.com,张一鸣“飞行书”,抖音驱逐全球高管。

15.“百度没文化”,乱翻书。

16.百度的巨变:齐鲁在这里,马东敏在这里,李彦宏在哪里?“,财经

17.刘炽平:我没有生活在马的阴影下,南方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