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听众纪女士1月18日向《交广双通道》节目反映,中信银行常州分行信用卡业务员苏晓晓经理在本人明确拒绝的情况下,以签名的名义开立中信银行信用卡,且整个过程违背持卡人意愿,具有误导性和欺骗性。纪女士希望节目曝光。
季女士提供的微信截图:强调不想开卡!
季女士投诉后,苏经理希望追回:
在微信截屏上,我们看到季女士在微信中强调,她不想开卡。苏经理去找季女士,让她签字,并承诺这不是面签,也不是开卡。但其实这张卡是季女士签字后才开的!
我们18期节目也现场连线了苏经理本人,苏经理也承认这样做是出于业务原因。
纪:不知道面签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不懂。他说要我签名,但我收到了这张卡片。找了我两次,我说过来!
主持人:你当面签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他暂时不要开这张卡?
季女士:我说了。电话里微信说的。
主持人:你听说过苏经理吧。后来这张卡是怎么开的?是因为业务(业绩)的原因吗?
苏:嗯,是的,是的!我当时也承认了这个事情,我说我会帮她取消的。
主持人:这应该是违规操作吧?按照你们组织的处理程序,这应该是违法的吧?
经理:嗯!
中信银行常州信用卡中心:苏经理不违规!
1月24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常州王经理回复了我们。他们认为客户经理苏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没有违反中信银行和银监部门的相关规定。
他介绍,按照中信银行的信用卡营销规定,持卡人办卡后需要在柜台面签,然后持卡人才能激活。如果持卡人办卡后需要客户经理上门,客户经理会在面签后自动激活卡片。吉女士的情况是客户经理苏小小亲自上门面签。面签后,系统激活了季女士的卡。
但问题的关键是,苏经理明确告诉季女士,让她签字并不是当面签字。即使季女士一再强调不想开卡,苏经理还是告诉她,这不是面签,也不是开卡。这是误导性和欺骗性的宣传解释吗?中信银行常州信用卡中心表示,这并不违法。
第十八期节目我们连线苏经理时,苏经理承认违规,但现在中信银行常州信用卡中心给出的结论是,他没有违规。
中信银行就是这样向客户营销信用卡的吗?
中国银监会2010年7月22日颁布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营销人员不得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的宣传和解释。客户对宣传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疑问时,应提供相关信息查询渠道。
发卡行不得在客户不知情或违背客户意愿的情况下发卡。
我们计划向江苏银监局常州分局汇报此事。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持权属证书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