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事变是不是西安事变(85年前,十三朝古都的一次“兵谏”,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1936年12月12日,陕西省Xi市爆发了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这就是著名的“Xi事件”,又称“一二·一二事变”。Xi事变中,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其停止内战,联合对外。这一事件最终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也促成了国共联合抗日的新局面。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仅用几个月就占领了中国东北,获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和重要的工矿资源,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野心。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国家力量被大大削弱,无力对抗日本。于是,侵华日军变本加厉,增加在华驻军,企图一举征服全中国。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军)

在日本步步紧逼、中华民族即将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蒋介石仍然顽固地坚持“先保国内,后拥外”的策略,坚持必须先包围中共武装,把抗日寄托在毫无实权的“国联”身上。这不仅导致中国国内外局势日益紧张,也导致国内民众的不满,包括很多爱国将领,包括张学良、杨虎城等。



(张学良、杨虎城)

实际上,当时蒋介石坚持的是先“国内”后“国外”的政策,不仅试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还试图等待地方军阀和红军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九一八事变后,40万东北军不仅被迫退守山海关,还被蒋介石调往西北战场与红军作战。结果,在与红军的战斗中,东北军三个精锐师被红军歼灭,损失惨重。而且,广大东北军官兵普遍厌战,渴望“回家”。这些情况触动了张学良、杨虎城等人,他们决心“劝退”蒋介石。



(杨虎城将军)

本来大部分人认为张学良是安事件的主谋,但在2013年杨虎城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杨虎城的孙子韩阳出版了《杨虎城与安事件》一书,首次提出杨虎城是安事件的主谋。此外,韩阳的观点得到了张学良将军的认同,张学良将军很早就目睹了Xi事变。早在20世纪90年代,张学良在美国回答张志兵修女的采访时就曾说过:“Xi事件...可以说他(杨虎城)是主角,但名字是我,我(只是)是主角。当然,我有责任。据韩阳介绍,是杨虎城劝说张学良“谏蒋介石”,以迫使其结束内战,联合抗日。



值得一提的是,安事变后,国民党亲日派虽一直以“救援”为名调兵遣将,试图以武力对抗张、杨,并借机干掉蒋介石。然而,当时国民政府中的大部分地方实力派人物都支持“和平解决,统一抗日”的Xi安事变主张。据史料记载,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广西的李宗仁、四川的刘向,无一例外都支持停止内战、联合外国的主张。这一局面确实动摇了蒋介石,为后来和平解决Xi事变奠定了基础。

双12事变



不幸的是,作为Xi事件的领导者之一,杨虎城将军的最终命运是非常悲惨的。蒋介石回到南京,杨虎城立即被解除一切职务,他被迫出国“调查”。回国后,他被囚禁多年。最后,杨虎城将军于1949年9月17日被特务杀害。当时他指挥的西北军编成十七路军,总兵力六万多人,但杨虎城被革职后,大部分人都逃跑了。

回想一下,作为Xi事变的两个领导者,蒋介石虽然长期软禁了张学良,但并没有杀他,最后还是把他释放了。但对杨虎城来说,蒋介石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把他杀了。由此可见,杨虎城将军确实如张学良所说,是Xi安事件的真正领导者,他为此被蒋介石所恨,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虽然距离Xi事变已经过去了85年,但正是85年前Xi华清池的那个夜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团结统一,发动了一场抗击日寇到底的战争。正是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民族和国家意识得到了充分的觉醒。随着抗日战争,我们古老而伟大的民族获得了新生,并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