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屏幕和图标大,声音大,免费打电话,语音控制……”电视上的热情推荐和试用感动了很多老人。以及“只要打个电话,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石家庄市井陉县86岁的赵先生在看了多次电视购物广告后,拨通了屏幕下方的400号码。然而,他收到的所谓功能强大的“老人智能机”根本无法使用,甚至连电话都无法拨通。想退也没人管。
据记者调查,很多电视购物节目的“老年人智能手机”都是遵循同样的套路:引诱你下单,送货上门,发现问题想退货,却找不到人。
老年人遭遇
智能手机29元,不打电话。
赵先生家住石家庄市井陉县。他已经86岁了。他退休在家,有空就看电视。今年春节前,他在几家电视台的电视购物节目中看到了“老人智能机”的介绍。根据节目中的介绍,这款老人智能机屏幕大,声音大,可以免费打电话。它有语音控制功能。你想叫谁就叫谁,随便聊,随便聊你想看的。赵先生老婆的手机一直不好用,他就想给老婆买个这样的手机。
今年1月27日,在一档“老年人智能手机”的电视购物节目中,他拨通了屏幕下方以400开头的电话号码,听到“您的电话号码已被记录,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给您回电。”没多久,一个工作人员给他回了电话。来电者热情地介绍这款老人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还说是免费送货上门。如果你不满意,你可以随时退款。赵先生留下了他的详细地址。
2月4日,手机送货上门,他付了299元,送货人走了。
赵先生收到手机后,先按照说明给手机充电。2月5号装卡开始用,才发现根本用不了,连最基本的通话功能都实现不了,一拨就黑屏。
手机小票显示“有问题联系小李”,留下小李的手机号码。他多次拨打这个电话号码,要么电话关机,要么无人接听。他再次点餐时拨打400,仍然听到“您的电话已被录音,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给您回电。”然而,再也没有工作人员给他打电话。
记者调查
这是一部手机。没有产品仍在进行电话销售。
根据赵先生发来的手机和包装图片,记者发现,这款手机的包装非常时尚,用金色写着“电视专属、关爱老人、智能老年电话、免费通话、全面屏”的字样,但包装或手机上没有任何品牌标识,也没有厂名、厂址和电话,属于“三无”产品。收据上显示的邮寄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发件人黄先生的电话关机,与你有“联系”的小李的电话无人接听。
3月17日,记者拨打赵先生400开头的购买电话,同样听到“您的电话已被录音,工作人员将在24小时内给您回电。”等了几个小时后,一名工作人员给记者打来电话,开始热情地介绍一款“掌上专属”的老年人智能手机: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屏幕和图标大,声音洪亮,免费打电话,语音控制,并连接全国网络,7天包退,15天包退,5年免费维修...记者询问这款手机的生产厂家是哪里,工作人员只说是在深圳。问发货人,说总公司发货。总公司位于北京朝阳区,但也无法提供公司名称和地址。再问售后问题,打电话的人不耐烦的说收到手机后会有人给你打电话给你咨询。
在记者的追问下,来电工作人员反复询问“你要买手机吗?”记者说赵先生怎么了。手机不能用了,也无处可退。怎么解决?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问了赵先生的电话,然后说系统查不到,问怎么解决。她说“这个我帮不了你”,然后挂了电话。
多个电视台播放相同数量的频道。
赵先生说,他买的手机用不了,也无处可退。他开始关心电视上的电视购物节目,发现很多电视台都在播放同样的电视购物节目——推荐老年人智能手机。虽然推荐的手机品牌不一样,但是产品介绍一模一样,色调一模一样,甚至屏幕上显示的手机图案也一样,只是屏幕下方的400手机不一样。他看了三个电视台的节目,抄下了三个400开头的电话。
“一开始我以为可能是我买的手机碰巧坏了。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同样的套路在不同的电视台播出,吸引大家订购。只要买了,就再也找不到人了。”赵先生说。
3月18日,记者拨打了赵先生抄的一个400电话,当时无人接听。过了一会儿,一个显示北京地区的号码回拨过来,热情地询问,“这里是欧沃智能手机抢购中心。是不是要抢购我们的欧沃手机?”记者说好,对方开始热情介绍“欧沃智能手机”,功能描述与3月17日介绍的“掌上智能手机”一模一样。工作人员说,“欧沃智能手机”的广告在几家电视台播出,现在正在抢购中。记者再次询问手机的生产厂家、发货区域、售后服务等问题,得到的回答和上一个“智能手机专用”业务员一样。厂家在深圳,具体地址不详;总公司在北京,公司名称不详,地址不详;不满意可退款,但无法提供售后团队地址。记者再次描述了赵先生的经历。打电话的人说可以打售后,提供了一个电话就挂了。记者拨通后,证明她提供的电话无人接听。
记者在网上搜索老年人电视购物+智能手机,搜出大量吐槽案例。都是边看电视边买手机,发现有问题找不到售后。
省消保委提示
电视台应为购物“挖坑”负责
据了解,电视购物的主要群体是老年人,最推荐的是智能手机和老年人保健品。都是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一旦发现问题,很难找到售后服务。
在刚刚过去的3·15期间,河北省发布了十起案例,其中包括一起电视购物案例:廊坊消费者杨先生在某电视台看到某品牌深海鱼罐头的广告,按照400订购热线订购了24罐。广告承诺,如果你对品尝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快递当天,消费者发现易拉罐称重秤不足,于是拨打购物热线,一个声音告诉他“会有工作人员联系你”。然后有一个电话。对方了解情况后表示会通知厂家安排快递退货退款。但是十天过去了,也没有人联系退货。消费者的电话又没人接,后来他的电话被黑了。
杨先生向河北省消保委投诉后,省消保委联系了电视台。在电视台广告部的催促下,经营者主动联系了消费者杨先生,并对消费者进行了赔偿。
河北省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在很多电视购物中,消费者不知道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导致消费者维权困难。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广告主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损害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先行赔偿。”电视台应当提供广告主的真实信息,未提供的,承担连带责任。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