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加工致富项目哪家好959项目多(漳州农业农村“六抓六促”活动启动)

来源:台海网

小型加工致富项目

11月7日,据漳州新闻网记者报道,从即日起,我市将大力开展农业农村“六抓六促”活动,从六个方面入手,即抓“粮袋子、菜篮子”生产促进稳定生产供应,抓现代农业建设特色促进提质增效,抓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促进稳定扩大, 抓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提质增效,抓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促进增收,抓安全生产着力点促进稳定稳定。

抓“粮袋子、菜篮子”生产”[S2/]

促进稳定生产,保证供应

按照“六抓六促”活动方案,我市落实党政共担粮食安全责任要求,紧紧压实属地责任,通过抓好秋粮管理和组织秋冬种,狠抓“粮袋子”,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92.5万亩、41.4万吨。同时,该市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通过扩大蔬菜生产、抓好畜禽生产、促进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夯实农产品保障水平,力争全市第四季度新增蛋禽50万只以上、肉禽5000万只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25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建立健全防止耕地“非粮化”长效机制、集中开展秋冬季农资防伪安全专项治理增加收入、推进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控违禁药残促改良”专项治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双认证”等。我们的城市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确保农产品的稳定。

此外,我市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早谋划新项目,细化方案,倒排工期,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充分利用秋冬施工黄金季节,推进排灌设施和田间道路建设,成立项目验收专班,精心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推动项目取得成效,实现粮食优质高产。

抓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提高质量和效率

根据活动方案,我市将积极实施“3212”工程,加快平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新区珍稀食用菌产业集聚区、长泰颜夕等国家农业产业重点镇建设,力争新培育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41个,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以上,建成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

同时,我市将加快农业科技装备推广,通过种业创新、资源保护、技术推广、示范建设等措施,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建立新品种核心示范点4个,示范推广优良品种30万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0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2800多个,示范推广面积7万多亩。

此外,我市将支持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展跨区域机械收割作业的组织调度,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全力服务秋收,力争农机合作社年服务面积达到4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1%, 各类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30万亩,加快建设1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区、2个市级智慧农业项目和1个市级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储备库。

巩固扶贫成果

促进稳定扩张

我市将坚持“四不挑”,落实五年过渡期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确保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不出现大规模返贫。

通过完善监测帮扶机制防止返贫、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促进稳定就业、实施对口帮扶等措施,我市将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力争全年储备项目959个以上,投资规模超过10.25亿元,组织实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和贫困地区2万户帮扶。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2.24万人,确保全市6.6万人稳定脱贫,全市183个脱贫村继续全面盘活。

抓乡村振兴示范引领

促进质量改进

我市将围绕粮食安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支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农村人才培养、农民增收、农村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建设等任务,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和“六个一”竞赛为抓手,狠抓滞后项目和薄弱环节,加快提升居住品质、交通品质、水环境品质和风貌。

同时,我市将继续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扩大试点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全年计划实施457个试点项目,总投资超过6.38亿元,建设形成36条乡村振兴示范线路,推动试点村“串联起来”,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辐射周边村庄,以示范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着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收入增长

我市将紧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四个组成部分为重点,多措并举,着力培育和挖掘增长点,加快提升该指标。

通过支持农民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就业转移、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我市将引导农民在本地发展餐饮、民宿、采摘、农事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支持农民发展家政、维修、美容等农村生活服务业,支持农民参加司机、外卖、快递、直播等新岗位、新业态在线培训,鼓励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参与国家级、省级典型案例评选,打造高素质农民。

同时,我市将注重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组织实施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推广晚熟荔枝、珍稀蘑菇、特色畜禽等优质新品种,实现增产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经营收入。我市还将发挥204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6家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232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的作用,积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促进农民发展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季度是我市农产品产销旺季,产值约占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秋冬上市的大宗农产品,如琯溪蜜柚、秋冬蔬菜、茶叶、双孢菇等。,将有力地提高农民收入。我市将大力抓好关键季节和黄金期,做好农产品产销服务,以基层技术指导为重点提高农产品单产,开辟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拓展营销渠道,通过“两手抓”确保秋冬大宗农产品优质、足量、价格稳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关注安全生产

促稳稳[/s2/]

针对农机、饲料、沼气、农药、屠宰、农垦休闲等行业,在统筹开展为期三年的农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以农业安全重点问题攻关和隐患大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农业安全生产“严格执法、强化重点、促进提升”专项行动,确保全市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对本行业领域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相关场所和对象,我市将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重点从工艺系统、设施设备、技术装备、作业环境和安全组织体系、规章制度、现场管理、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等方面,,全面识别最大风险,有效化解风险,坚决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和违法行为,我市将依法采取“四统一”执法措施,坚决治理一批农业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行为,惩处一批严重失信单位,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记者蔡柳楠见习记者王一一)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