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出现了一个吓人的热搜——“QQ冻结”
截至目前,#QQ冻结#话题仅微博阅读量就高达3.4亿,比很多出轨的明星还多。
原因是:很多网友在关注了自己的QQ十几年后,发现突然无法登录。因为屏蔽的人太多,历史上被称为“7·15 QQ冻结”。
“冻友”们很快聚集起来,暴怒起来,纷纷抱怨。
有人上蹿下跳:“你探测不到我的脸吗?我不配?建议找眼科专家!”
有人无奈,大声呼救:“救救孩子!”我什么都没做,气得当场恶心!"
有人想尽一切办法,疯狂艾特客服。
愤怒过后,他们其实表现出了极大的悲伤。
“这是陪伴了我十几年的QQ!不能说不行,不行!”
“我很抱歉。我保留了很多年的聊天记录。不知道能不能拿回来。”
幸运的是,在几个小时内,鹅修复了错误,这导致了一场虚惊。
但我还是陷入了沉思:现在很多人已经100年没有登录过QQ和空了,也没有人在里面发过东西。它被称为大型墓地。还这么重要吗?
想想看,真的很重要。
因为90后把青春里最真实的自己都放在了QQ里。
现在,微信正在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
工作,生活,支付,卫生代码...没有微信,寸步难行。正因为如此,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软件”。而是每个人对于社会的名片。我们都在通过微信展示自己的“个性”。
尤其是在朋友圈的相册里。看你朋友圈的相册,老板可能会觉得你是一个很努力的员工,贴一些每天加班的图片。但实际上,你只是把自己在群里吃喝玩乐的照片展示出来。
所以,如果你只翻一个人的朋友圈,你根本不知道ta是个什么样的人。
然而,曾经在QQ里,我们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QQ里是“完整的”:在朋友圈发图的时候,我们总是提炼9张图,等待赞和评论。
但是以前我们用QQ的时候,都是把相机卡插在电脑上,一次上传99张照片。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照片,不管它们有多丑或多烂。
在一本相册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整个旅行和聚会。
我们会傻,会抽搐,会大笑,会装腔作势,会美丑。至于p图细化?那绝对不是。这才是真正的我们。
读者@静静,几年前,大学暑假和老同学聚会。用卡片机拍了几百张照片。
到空相册,一堆人被嘲笑。
多年后再看,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尴尬之余,不得不想起《九泉含笑》。
但她还是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充实。因为那天,她太疯狂了-
见到老同学太高兴了,激动得都糊涂了。
上传这些照片只是想找个地方放置,记录快乐的一天。而几个“密集瞬间”并不能记录她所有的喜悦和激动。
在QQ里,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只有完整的青春记录。
【/s2/】在微信里,我们往往好像是纸糊的人,是“安静的大人”。
读者@光源狮恋爱八年,分手了。百感交集,去朋友家哭,喝酒,聊天。在朋友圈里,她只是悄悄发了一个“没感觉”的句号
但是更多的人在朋友圈什么都不说。在他的头下,它们只是静静地躺在一条永恒的水平线上。
但是我们在QQ里是“立体”的。
我们把QQ当成一个聊天的地方,那里有我们的“爱恨情仇”。
网友@妹子叫八哥说,10年前的QQ 空时代,爱上滑铁卢后,她第一个念头就是表达一个辛酸的故事。类似的
然后在日志里写“100字长文”。
然后把空之间的背景音乐换成CK沉重刺耳的名曲《飞向别人的床》。
在微信和现实中,很多人倾向于只表达一种情绪。甚至没有心情。
比如我的同事小刘,只在朋友圈讲笑话。
如果你只看他的微信,你会觉得他有点弱智。
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宗教学者”。
每天在家里“戒智”,通宵看《南传》。
在QQ里,我们不会那么骗人的“平”。
有我们的喜怒哀乐。喜欢一个明星,就大声宣布,努力寻找“相同的爱好”。
我们会释放id,开心的时候连续“哈哈哈”。如果你不高兴,就打开它:
“我最讨厌你了!”“胡说!”
看到这些动态的谈话,每个人都会知道——
你今天不开心,你今天开心,你今天需要关注。
在微信里,我们可以假装“冷”。
喜欢一个人,可以不喜欢,评论,转发。
但是在QQ里藏起来其实很难。因为访客记录会真实的显示你见过谁空,你见过谁的相册和日志。你轻描淡写的人,深爱你的人,都在这里。
即使你和一个同学“勾搭”上了。
你会立马为自己定制一个炫目的“情侣空房”,以示“拥有”。
学生看到你俩空就什么都明白了。
而且,看到喜欢的人浏览自己的空房间,你会很开心;
同时,如果过于频繁地“强奸”他人空,也会担心被抓。
读者@下周就要去星海了说之前最期待的就是开空房,看到自己暗恋的男生又来看自己了——
“我高兴得睡不着觉。我觉得很迷人!”
多年以后,面对“爱这个小东西”,你可能会想——这是什么?
但你大概不会有点击空时发现自己被悄悄注意到的喜悦。
在微信里,我好像很慌。这是因为全能的我已经被封在 QQ里了。
QQ也包含了你最简单的“个性”。
在微信里,我们往往只是一个社交身份。
为了说明我们的身份,微信的名字前总有一个长长的属性:
但是我们QQ会公开展示自己的独特性。
豆瓣八组曾经有一个帖子,让人回想起自己的第一个QQ名是什么。
在那篇帖子里,我笑到失去理智,真心觉得大家的QQ名字太花花绿绿了:
在QQ中,我们将全面解释“定制”的含义——
攒钱买零食,填黄钻绿钻。
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QQ 空房间的面板和背景音乐。
在QQ 空房间里,应该没有人没见过那种高频抖动的“闪头”。
这是林弯弯、沉珂、“中冶红”等首批网络名人的亮点时刻-
只有学校里最酷的潮人才配得上这种头像。
现在想想,一点都不潮湿,连地球都爆炸了。
你也可能对网络上的“独特个性签名”印象深刻。用一些“虎狼之言”来总结你的人生,建议你向往的“人设”。然后想:“我太深了!”
虽然现在,这些语言一点也不独特。甚至很“俗”。
但在那个书和纸满天飞的年代,这是你展现自己“特立独行”最简单最真诚的方式。
可能在微信里,不允许我们有同样的“唯一性”。
在微信里要照顾老板,父母,甲方...并且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有型很体面。我们会转发一些“high bigger”的推文,发一些“优雅”的音乐。偶尔也要关注行业动态和国家大事。
而QQ里的我们,一点都不完美。我们留下了很多黑历史。几乎所有人都会把QQ分组为“个性名”。
这种“命名”会很直观的表现出你在初二的时候有多自恋。
网友@帕尔说,他当时的分组其实是向女生表白。
还请姑娘帮他“挂QQ”,就是希望别人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但女孩视而不见。
在QQ上,我们也充分暴露了小题大做的本质。
朋友@大连笔告诉我,QQ一拿回来,她就登录空翻看最早的一个。
文案: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但是亲爱的,这不是爱情。
她回忆说,还在上高中的时候,那天早上和她暧昧的那个男生给另一个女生带了一个鸡蛋饼,里面有龙鱼丝。
她觉得和那个男生在一起是“不爱”。哭了。
在我的催促下,她还透露自己把QQ名改成了:じ★ve丁一♀(顶风爱)。
12年前,她痛得撕心裂肺。十二年后,我笑到心碎。
在QQ上,我们也假装饱经风霜。
词一定是“痛苦”、“泡沫”、“颓废”、“下辈子”。
字体必须是“火星”,有很多“~~~ ~”,,,,,...”中间穿插。
处处透露着表现主义的风格,比如《驴友》被铙钹启蒙,却被雨水嘲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些“黑历史”让我们汗颜。
但是在这些羞耻的背后隐藏着我们真实的表情。
读者@维生素dd说起自己的非主流时光很惭愧。
但他不认为每个人都这样吗?如果可以重来,我还是会选择非主流,因为:“那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不能欺骗自己。”
让黑历史留在QQ里,让我记得初二的自己。
QQ被封了,大家都慌了。虽然我们QQ里有很多黑幕。
但在网络世界里有我们初心的印记,有我们朴实无华的青春。
在那些照片、日记、故事里,我们傻、疯、丑、中、逗。
更真实。
如果没有QQ记录,我们很可能会慢慢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他们早已告别青春,成为“社会人”。
现实中我们需要控制和克制,假装“一切尽在掌握”。只有当我们登录QQ偷偷翻看空的时候,才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很有趣,很放肆。
我们害怕失去这段记忆。[/s2/]
所以,QQ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松了口气。
只要QQ还在,青春里那个丑陋随意的自己还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