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双十二网购节的结束,当你收到大量包裹的时候,你的个人信息是不是在路上裸奔?
其实早在2017年,快递行业就推出了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隐私单”服务。四年过去了,隐私面单在快递公司是如何执行的?消费者在选择快递服务时能否有效保护个人信息?记者选取了市场上8大快递公司,做了一个测评,结果令人惊讶。
评价:隐私片普及率高吗?30件中只有3件被使用。
近年来,一个快递包装箱上的快递面单,成了个人信息“黑产”市场上的“唐僧肉”。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多起因快递引发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你可以以每张几块钱的价格买到包含收件人和寄件人姓名、电话、地址等详细个人信息的快递单。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信息泄露问题,其实从2017年开始,一些快递公司和快递平台就尝试推出“隐私面单”。有的“隐私单”将收件人手机号码的中间四位用星号或笑脸代替,有的“隐私单”不仅不显示手机号码,还隐藏了具体地址。
如今四年过去了,快递隐私单的渗透率如何?记者选取了市场上8大快递公司进行测评,发现快递隐私面单渗透率不升反降。
记者选取了双十一、双十二期间收到的30个快递包裹作为样本进行评测,其中顺丰快递2个,ZTO快递5个,童渊快递4个,申通快递2个,大云快递2个,5Jan德邦快递4个,京东快递6个。
根据测评,30件样品中,只有2件京东快递和1件顺丰快递使用了隐私面单,其中2件京东快递面单、收件人姓名和电话中间4位被替换为“笑脸”。
一个顺丰快递,只有收件人电话的中间四位数字换成了“星号”,仍然完整显示姓名。其余27个样本中,面单上的姓名、地址、电话等信息显示完整,清晰可见。
从测评结果来看,使用隐私片的比例仅为10%,比刚上线时还要低。原因是什么?对此,记者走访了网点、车站、小哥等。,并了解到影响隐私单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于配送效率。
一位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中转运输没有问题,但是到了配送末端,主要靠小哥人工配送。如果采用隐私面单,小哥还需要花时间扫码核对地址和数量,尤其是在快递高峰期,投递压力大,会影响投递效率。
另外,目前有些快递会投递到邮局或者快递柜,但是很多快递柜系统并没有和快递公司对接,仍然需要你手动输入手机号才能投递柜。使用隐私单后,需要在后台逐一查询,然后重新输入手机号,严重影响投递效率。如果使用隐私单,您将看不到收件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无论是邮政工作人员送货上门,还是用户自助,找起来都比较麻烦。
评价:选择隐私列表方便吗?有些快递没有这个选项。
虽然隐私列表已经推出多年,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消费者表示,之所以不选择“隐私列表”服务,并不是因为不在乎信息泄露,而是找不到选择服务的入口,或者根本没听说过这项服务。
那么,消费者在寄快递时主动选择隐私菜单服务,是否方便操作?记者对八大快递公司的测评发现,每个快递公司的“隐私面单”服务都不一样,有的快递公司根本不提供这项服务。
8快递可以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者小程序下单。记者发现,顺丰、JD.COM、EMS快递通过线上渠道输入收件人和寄件人信息后,会自动隐藏手机号码的中间数字,快递员在发送时需要通过APP内的信息核对完整的电话号码,相当于默认勾选隐私账单服务。
“通达系”快递将隐私列为增值服务,下单时需要额外选择才能生效。比如在ZTO快递下单,增值服务里有“安全号,收款”选项,需要选择“安全号”服务隐藏号码。
大云快递下单时,有一些“隐私单、收款、回单”等增值服务,需要核对。无论是中通的“安全号”,还是大云的“隐私清单”增值服务,都是免费的。
但是,目前童渊、申通、德邦快递公司在自己的渠道订餐页面都没有发现隐私相关服务的入口。
对此,德邦表示,已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开发了新的脱敏功能,并于年底在自研系统上推出了隐私面单功能。预计明年初进行城市试点和推广。
中通也于近日宣布,将默认免费为所有通过自有渠道下单的客户提供隐私订单服务。只要通过ZTO快递邮差、手机、官网打印的面单,都会默认隐藏收件人和发件人的电话号码,不再要求用户核对。
评价三:如何进一步完善?多方联合建立隐私列表系统
虽然大部分快递公司都提供隐私面单服务,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只有消费者在通过自己的快递渠道寄件时,才会主动选择这项服务。但在网购中,因为是商家发货,主动权不可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也受到电商平台规则的限制,甚至快递公司也控制不了。
有快递公司向记者透露,隐私面单服务未能全面普及的一大原因在于上游电商平台的数据限制,对下游快递公司有订单数据限制,不允许查询全额明文数据。如果面单上的信息被隐藏,会影响快递公司的正常派件。
另一方面,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快递单是商家打印的,这样的打印渠道仍然被上游电商平台控制,快递公司无法支持打印隐私单。
针对快递单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上海市消保委认为,随着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快递单上的信息越来越敏感。同时,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对企业应当采取的数据保护手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使得企业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市消保委建议,快递企业应通过直接收集的快递业务隐私协议,充分征得消费者同意,并对面单上的敏感字段进行脱敏和去标记,确保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和非法使用。同时,相关电商平台应与快递公司合作,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隐私清单制度,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来源:上海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