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文具销售迎来旺季,“文具盲盒”成为中小学生的新宠。
这些面向中小学生的盲盒产品,销售带有不确定性,印有“惊喜开启”“藏钱”等字样,引导学生购买。此外,流沙文具盒、扭蛋橡皮擦等“玩具文具”也受到学生群体的青睐。
一些学生家长担心,这种介于“文具”和“玩具”之间的产品,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滋生攀比心理。此外,一些“三无”文具也存在质量问题。
开学季盲盒文具畅销。
价格是常规文具的好几倍。
记者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多家尚超文创产品店和文具店,发现大部分店铺门口货架的显眼位置都摆放着各式文具盲盒,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文具商为开学季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营销方法。比如某店列出了一个所谓的上学必购物品清单,包括45个9的“减压球”和25个9的文具盲袋。一款包装精美的盲盒文具套装名为樱花文具福袋的介绍说,里面有便利贴、尺子、亚克力吊坠、双层贴纸。
很多家长反映,很多盲盒文具都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记者打开这款文具盲盒套装后发现,里面的文具贴除了樱花图案和联名卡通形象外,与普通尺子、便利贴没有任何区别,但价格却是常规文具的数倍。
据店家介绍,目前卖得最好的是各种盲盒中性笔。2元钱大概有一支普通中性笔,但是这些只贴盲盒标签的中性笔价格刚刚涨到5元左右。多位卖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盲盒文具和各类“高颜值”、“玩具属性强”的文具成为卖场的新宠,传统的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多放在卖场不起眼的位置。
很多家长表示,玩具文具不实用。
专家:会刺激青少年“赌博”心理。
在一家文具店,货架上有一种叫“转笔”的文具。笔的一端用鲜花、纸杯、旋转木马等各种“小零件”装饰,并配有“50多种玩法自由发挥”的标语。
据了解,有学校老师要求,这种文具不允许进入校园。很多学生家长表示“玩具文具”突出了玩具的属性,从文具的角度看不实用。“孩子喜欢就给他买,不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好玩。”“有些东西不实用。最好买自己想要的。”
有学校老师建议,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可以把这些从孩子盲盒里拆下来的文具拿出来,让孩子列个清单,然后带孩子去实体店看看。分开买要多少钱?这样在计算比例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买盲盒不划算,以后就不会继续买了。”
另外,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的分析,这些介于玩具和文具之间的产品,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盲盒产品的设计会吸引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购买。一些限量版的藏钱会刺激孩子的攀比心理,也可能刺激青少年的“赌博”心理。
心理学家翟隽说,这类产品模糊了文具和玩具的功能。“什么是‘失明’?我就想赌一把,这次买了什么,下次会不会不一样。这背后是一种赌博心理。”
“盲盒文具”存在隐患
买文具要实用。
今年年初,中消协官网发布了“盲盒”产品的消费提示。其中提到,目前盲盒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售后服务有待改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年轻人,好奇心强、爱与人攀比、消费观念不完善,容易沉迷盲盒。
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徐江表示,消费者要认清盲盒的不确定性,注意防止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购买盲盒时,一定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
【/s2/】“盲盒文具”带来的第三个问题,除了膨胀的价格影响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外,还在于商品质量的隐患。
采访中,记者随机购买了一个盲盒橡皮擦,打开后能闻到刺鼻的味道。业内人士分析,儿童文具上的香气大多不是天然的味道,而是各种化工原料复合散发出来的气味。一些厂家为了提高文具的“颜值”和手感,在包装材料中过量添加塑化剂。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了市场上20批次PVC塑料文具盒,发现10批次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符合规定。
据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品监管处负责人介绍,塑料文具多以PVC为原料,PVC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树脂材料,邻苯二甲酸酯是PVC的主要增塑剂。长期接触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对心血管、肝脏、泌尿系统造成一定伤害。建议家长和孩子在选购文具时,以实用为主,多看、多闻,多选择简单实用、气味正常的文具,避免购买没有厂名、厂址或合格证的产品。[/s2/]
来源:中国之声、广州日报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