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青年权利保护部
理性分析,倾听自己的心声
服务青年发展
指导阅读
2022年2月11日,共青团中央青年权益部联合人民政协、人民政协、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启动2022“青声@人大”网络征集活动,听取青年的意见和建议。活动秉承“发出青年的声音,提供青年的智慧,汇聚青年的力量”的宗旨,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序地向有关方面反映青年的思想和愿望,有效地向党和政府传递青年的见解,为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截至2月26日,共有11万名青少年参与了活动,提交了5040条有效建议。对团团青年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出10个青年热点话题,交付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来看看吧!
快速查看全文
01
激发青年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青年网民对共同富裕充满期待,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建设。关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财富分配,如收入分配差距大,调节调节高收入,提高贫困家庭收入水平。
青年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力军”。网民建议改善收入群体结构,搭建更广阔的青年发展平台,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个青年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积极贡献者和见证者。要推动青年发展,投身乡村振兴,实施“归巢”,吸引青年回流,不断提高青年创新创业素质,以青年之力带动区域繁荣,让青年群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02
严厉打击拐卖、虐待妇女儿童等犯罪。
一些青年网民提出,中国一直在积极应对拐卖人口犯罪的挑战,但仍存在拐卖、绑架、买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非法生育子女、非法收留抚养儿童等问题。
网民希望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链条,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一般要求严厉打击拐卖犯罪团伙,组织对拐卖多发的重点地区进行排查,避免熟人纵容,及时解救被拐卖的受害人;加强保护妇女儿童安全的司法力度,提高对买卖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处罚上限,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震慑和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关爱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提高青少年反拐警惕性和人身安全意识。
03
深化“双减”措施,促进教育实质公平
一些年轻网民对“双减”政策的实际效果表示担忧,认为校外培训可能升级为“民办教育”,从培训“孩子”升级为培训“家长”,教育将继续面临“内卷化”的新现象。此外,一些年轻人担心孩子因难以适应“双减”后慢节奏的教育模式而成绩下降,大量“空课余时间导致“空白”的问题。
网民希望有效落实“双减”,严格监管、坚决治理校外培训行业,帮助教育航船纠偏,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增”促“减”,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合力。推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填补孩子“空放学后的空闲时间,缓解青少年育儿压力。
04
加快出台生育政策配套措施。
不少年轻网友表示,虽然“三孩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但仅仅放开生育数量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更迫切的是出台更多鼓励和支持生育的配套政策。
网民希望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父母婚检、孕期保健、产前诊断等环节的工作,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保健服务;发展普遍照护服务体系,加快综合照护服务机构和社区照护服务设施建设,有效优化生育环境;降低生育、抚养、教育成本,有针对性地解决女性就业排斥、年轻人住房困难和“三育”负担。
05
帮助重点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许多年轻网民关注到,近期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许多便民政策,从牵线搭桥到政策倾斜,从真金白银破解创业难到方便住房落户解决后顾之忧,一系列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套餐”相继出炉。“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促进青年就业,并单独作出部署。此外,网民们对共青团中央针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计划赞不绝口。但是,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和疫情的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网民建议,应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努力帮助困难失业青年,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分类指导和后续帮助,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开发更多符合青年群体需求的优质岗位,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鼓励青年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强化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意识。另外,希望国家能出台针对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相关帮扶措施。
06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不少青年网友关注职业教育发展话题,认为仍存在办学规模大而不强、职业认可度低、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认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希望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提升职业学校的美誉度,让职业教育“学有所成,向前看,向前看”。
有网友建议,希望更好地整合校企合作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大力提高职业教育学历,提升青年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培养更多青年技能人才,为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贡献力量。
07
北京冬奥会传达了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理念
年轻人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集中在:一是跨越国界的以团结、友谊、公平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二是肯定中国青年在冬奥会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从“鸟巢一代”到“直视世界的一代”;第三,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达和生动实践。北京冬奥会全方位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赢得了年轻网民的赞赏。
网友认为,应该以冬奥会为契机,将“一起走向未来”的口号付诸实践,共同点燃青年群体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奋斗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08
数字经济下青年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在新技术应用的背景下,许多年轻人投身于数字经济行业。许多青年网民呼吁加强青年劳动者在数字经济中的权益,解决青年劳动者在新业态中面临的问题,如工作不稳定、工作和非工作时间模糊、“全员加班文化”盛行等。
网民建议,应建立符合新业态就业特点的劳动标准体系,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休息休假、工作条件、安全保护等做出明确规定,杜绝“996加班文化”和所谓“狼文化”;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和服务,积极探索“一窗受理”模式,建立职工劳动保障新模式,推动完善青年职工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等级认可制度,围绕新职业、新业态设立新的专业技术等级认可,打通从业人员职业晋升通道。
09
加快尖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空天科技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吸引了年轻网民的关注。在高层次科技加速自立自强的关键之年,大家都认为高端芯片制造等领域还存在“瓶颈”问题。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年轻的科研团队是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创造条件,为科技自立注入青春的力量。
网民建议,完善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内科技资源和平台下脱颖而出。加强制度设计,从教育、培训、资助等全过程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优化科研氛围,营造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外部环境。
10
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防范新技术风险。
不少青年网民认为,当前,在新技术支撑的网络空中,违法现象依然层出不穷,网络色情、流量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问题屡见不鲜,扰乱了网络舆论环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网民建议,加快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修订,完善检察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填补监管漏洞和短板,依法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规范发展;要加强对新技术的调研和研究,运用新技术应对网络“乱象”,切实提高识别、防范、控制和化解新风险的能力;要高度警惕私募基金、网贷平台、长租公寓等的经营风险。在疫情影响下,警惕资本操纵网络舆情,建立政法机关、金融机构、行业监管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朋友们的关注点和担忧点已经打包整理完毕,将“交付”到2022年全国两会现场,提供给全国政协的共青团、青联委员们参考。
接下来,代表团还将推出“两会青年谈”栏目,邀请代表委员回应交流,展示网友优质留言,并分批发送代表团精心准备的纪念品。
论促进共同富裕与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生态保护。
教育、青年发展
……
你的期望是什么?
有什么建议?
欢迎在两会期间继续点击活动页面。
给团团留言!
(扫码参与活动)
你观察到的就是我们想听的。
你想的就是我们想知道的。
你建议的是我们应该关心的。
出谋划策,共同努力,让祖国更加美好!
资料来源:共青团中央权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