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觉中国
文|先锋,作者|黄燕华,编辑|将军蛋
如果你问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样的家最有格调?”智能家居,肯定榜上有名。
机器人扫地、智能音频/视频、智能安防、智能照明...层出不穷的智能硬件正在走进年轻人的家庭,在空房间管理、家具交互、智能体验等方面给人全新的感受。“智能家居”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相关产品和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
近日,全屋智能家居品牌欧瑞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一家互联网公司、华星新经济基金、索菲亚、富森美国和萍乡国资,总投资10亿元。
不久前,其同行企业“Yeelight易来”刚刚宣布完成3亿元的E轮融资。“据我所知,最近还有其他几个智能家居品牌获得了融资,但没有透露。”一位行业人士向《创业前线》透露。
众所周知,智能产品从原型设计到正式落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周期,而目前智能家居无论是从产品设计还是价格上,都不一定能吸引到广泛的消费群体。那么,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会吸引众多企业和投资者进入市场呢?这个行业面临哪些艰难的挑战?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
01市场规模超过5800亿
业内人士认为,欧瑞博能进“大款”绝非偶然。目前从客观数据来看,欧瑞博在精装修智能家居市场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据Aowei.com报道统计,2021年1-9月,欧瑞博智能地产精装修系统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上半年欧瑞博以13.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到了第三季度,Euribo的数字更新为15.1%,依然排名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欧瑞博已为超过350万家庭用户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在全国布局了1000家智能专卖店,在消费市场获得了知名度。
当然,Orebo的融资也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有直接关系。
云之光创始人曹传双对《创业前线》说:“疫情这两年,人们在家的时间多了,对家居生活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思考,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除了功能性和舒适性,人们对家居生活智能化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了。”
以智能照明为例,他表示,过去人们对家居照明的需求更多的是“点亮就好”,但最近两年,除了照明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家居空室内的氛围和健康的光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
此外,愿意接受智能家居的人数也在增加。
过去,消费者在房屋装修中一般选择购买传统家居产品。现在,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家居产品时会倾向于智能家居产品。
除了企业和消费者,欧瑞博的“吸金”也与其行业潜力有关。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608.5亿元增长至514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51%。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800亿元,达到5800.5亿元。
“智能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巨大的空。”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对《创业前沿》说。
此外,“家居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也是Euribo获得融资的重要原因。
在曹传双看来,未来,人们家中所有的充电物品都将是智能化的。即使是现在,很多不收费的物品也可能会收费,最终成为智能家居产品。
02年新增近18万玩家
从“创业第一线”的角度来看,欧瑞博融资事件会带来很多影响。对于行业来说,这将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过,与同行相比,欧瑞博融资事件的影响喜忧参半。
可喜的是,此次活动将吸引更多资本关注,为智能家居行业加码,既增强了同行对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信心,也增加了同行后续融资的概率。
可悲的是,融资完成后,Euribo将给同行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毕竟有了雄厚的资金,会进一步扩大智能家居的品类,同时加大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投入。“谁先拿到钱,谁就先有优势。”曹传双说。
回顾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这个新兴行业经历了多次热潮。
据《创业前线》报道,2013年前后,智能家居行业的投融资开始活跃。2014年1月,谷歌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引发了该行业的全球投资热潮。根据天空调查的信息,2014年,中国新增智能家居相关企业7500家,增长率为56.62%,为历史最高。
由此,2014年也被业界誉为“智能家居元年”。那一年,智能家居概念风靡全球。除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布局,几乎所有家电巨头也都在智能家电领域布局。
然而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工业化困境,让智能家居很难落地。这背后的原因与智能家居成本高、性价比低、标准不统一有关。这也导致智能家居设备要么成为营销噱头,要么停留在表面智能或片面智能,与市场预期相差甚远。
经过三年的洗礼,国内智能家居行业虽然走过了概念普及阶段,但是由于发展缓慢,智能家居行业并没有普及,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只听说过“智能家居”。
更糟糕的是,2017年后,国内资本市场“遭遇寒冬”,智能家居设备行业的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开始大幅下降——2018年已降至110起和134.28亿元,而到了2020年,相应数字分别仅为40起和51.37亿元。
然而,2021年,随着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智能家居行业的投资热情开始重燃。
截至目前,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玩家已经形成了五大阵营,分别是:
1.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2.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
3.以华为、小米、联想为代表的科技巨头;
4.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
5.以涂鸦智能、Euribo、Aqara绿米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新的智能家居玩家仍在不断涌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企业646916家,仅2021年就新增177907家,占比27.5%。
然而,智能家居行业远未饱和。
因为如果市场进入饱和阶段,就意味着其规模年增长率大幅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比如处于饱和期的传统家电市场,年增长要么为零,要么为负,达到几个百分点是很辛苦的。”梁对说到了“创业的前沿”。
但现实是智能家居市场年均增长率接近20%。"显然,这个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梁对补充道。
Aqara绿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智能家居的极致形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该负责人告诉《创业前线》,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是“懂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也就是所谓的“主动智能家居”。在此期间,智能家居系统将通过传感器自主掌握用户的行为习惯,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行为模式,然后借助AI技术完成机器训练,将符合用户行为模式的算法推送到智能家居的设备端,实现无感主动服务。
比如在家里,当人把手放在胸前颤抖时空开关会自动启动,提高室内温度。“消费者没有必要告诉智能家居设备下一步该做什么。”上述负责人表示。
目前智能家居多为“被动式”智能家居,需要人们通过网络向智能家居设备发出语音指令。接收到信息后,设备将处理信息,并最终根据指令执行诸如打开和关闭之类的动作。
比如在家里,只有有人说“喂,Siri,请开灯”,室内的灯才会亮。“这样的智能家居显然不够智能,未来应该进一步优化。”
03渗透率小于5%
事实上,在实现智能家居终极形态的路上,新老玩家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
最明显的共同挑战是智能家居行业渗透率的提升。据相关统计,目前美国市场智能家居渗透率已达32%,欧洲多个国家渗透率超过20%,而中国智能家居渗透率不足5%,仅为4.9%。显然,提高智能家居的普及率并不容易。
不过智能家居行业的玩家们还是在努力提高知名度,比如Aqara绿米。一方面会在网上开店,通过向用户销售智能家居物品,让后者加深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了解。
另一方面,Aqara绿米在线下开店,为用户提供从产品体验到方案定制,再到产品安装、配置、演示、维护等一系列服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对智能家居的科普和市场教育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Aqara绿米负责人告诉《创业最前沿》。
此外,智能家居行业玩家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提高普及率,还包括“如何让价格更加亲民”。
由于芯片、电路板、塑料等上游元器件和包括模块、智能控制器在内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较少,发展相对薄弱,标准化程度极低。
“受上中游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智能家居的成本很难降下来,产品价格自然也高。”智能家居行业从业者陈涛分析“创业前沿”。
梁也提到,按照国人的经济水平,智能家居本身不是低端市场,而是高端市场。
他举例说,100多平米的房子要实现智能家居功能,只涉及网线、电线、网关、传感器、连接器、开关、面板、插座、主机等房屋装修的前端环节。,而且至少要10万元。“而很多人100平米的总装修预算,就是10万元。”梁对说道。
除了让价格更加亲民,行业玩家还需要攻克智能家居互联的难题。
由于各大厂商和平台都搭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很多都没有将生态相互开放,在应用层达成统一标准。
在陈涛看来,即使成立了行业协会,也很难解决智能家居互联互通的问题,甚至在未来5到10年,这个问题也未必能彻底解决。“谁统一谁,不是靠坐在谈判桌上,而是靠市场。”他坦言“创业最前沿”。
现在各家都在尝试用协议的方式解决这个行业问题。
2021年5月,CSA(连接标准联盟)正式发布了智能家居连接标准——基于IP协议的物质,通过构建统一的“语言”,可以消除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顾虑,解决智能家居领域的碎片化问题。
目前亚马逊、谷歌、苹果等。已经承诺Alexa、Google Assistant和HomeKit Eco将兼容支持Matter协议的设备。“物质标准可能是未来真正能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方案。”Aqara绿米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如何打消用户对安全和隐私的顾虑”也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玩家头疼的问题。
毕竟,为了“更好地理解”消费者,智能家居需要获取更多与人和家庭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必然会涉及个人或家庭隐私。
但曹传双认为,相对而言,稳定性和价格可能更受用户关注,这才是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那么在乎数据安全。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涉及隐私,所以我们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其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用户自主选择权来解决。本质上,是用户为了变得更聪明,更了解自己的生活而愿意放弃的东西。
对此,Aqara绿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通过技术解决,比如对于一些隐私区域,用毫米波雷达或者红外传感器代替摄像头来探测这个区域是否有人;另一方面,改变数据处理模式。
“目前Aqara绿米已经在本地保存和处理了大量数据,避免用户和家庭的隐私通过云端泄露。”Aqara绿米负责人告诉《创业最前沿》。
04结论
无论是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还是消费者对家居智能化需求的逐步提升,还是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智能家居行业都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
然而,在火爆的背后,智能家居玩家仍需努力,用真正的技术实力克服市场普及率低、互联互通壁垒难破、成本高等集体挑战。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人们将拥有各种“黑科技”的智能家居,但这条通往“智能、无忧、舒适”的家庭生活新路,还需要投资人、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到来。
*陈涛是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