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网讯:11月29日,微信写道:在“更新说明”中指出,将在群聊场景中试行开放电子商务外部链接的直接访问功能。他还表示,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联合各大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互通方案,并积极与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共同实施互联互通。
后来手机支付网实际体验发现,目前手机微信可以直接打开淘宝首页和商品链接,用户也可以在微信中分享淘宝商品的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会跳转到淘宝相关页面,或者使用支付宝在淘宝页面购买商品。在支付环节,也支持选择花呗、余额宝、银行卡支付。
追溯历史,双方的相互屏蔽始于8年前。
2013年11月,有微信用户发现,淘宝链接在微信中无法直接打开,而是被定向到淘宝App的下载页面。当时阿里表示此举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微信的浏览器无法区分真实的淘宝页面和钓鱼页面。腾讯随后反击,屏蔽了淘宝下载链接的跳转,并显示“如需浏览,可长按网址复制,使用浏览器访问”,淘宝商品信息无法在微信页面显示。
此后,双方的相互屏蔽态势逐渐升级。比如2014年2月,支付宝屏蔽微信,关闭微信商户支付接口。2015年,支付宝推出红包功能后立即被腾讯屏蔽,无法通过QQ或微信分享。
这次可以直接在微信页面使用淘宝购物,打破了沉寂多年的相互屏蔽。
随着各大平台互联互通的逐步推进,不同场景和渠道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这也意味着支付方式的互联互通。今年10月,淘宝特别版推出微信扫码支付功能,相关负责人邹燕曾表示,微信扫码支付是在与微信支付直连进展缓慢的背景下启动的,希望与微信直连。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旗下的app包括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舒淇等,已经率先支持微信支付。
相比腾讯和阿里“互联互通”的场景,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中国银联快通App之间的互联互通似乎更加活跃。9月30日,腾讯宣布微信支付与银联中国银联快通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互认扫描,用户可在全国省会城市通过中国银联快通App扫描微信支付码完成支付。同时,微信小程序也逐渐支持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10月2日,支付宝表示已向银联中国银联快通App开放线上场景,首批覆盖85%的淘宝商户;上线,在多个城市实现与银联中国银联快通App的收款码扫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在阿里三季报后的电话会议中,阿里董事局主席张勇曾表达过对互联互通的看法,认为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当所有平台都能在本质上拥抱互联互通,那将是互利共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腾讯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也强调了与银联的深化合作,并表示将通过中国银联快通App在支付和服务方面拓展新的互联互通场景。
但无论是微信与中国银联快速通的互联,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快速通的互联,还是微信与支付宝的互联,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支付互联。目前支付互联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是平等对待所有支付工具的互联时代还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