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即停止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话题登上热搜,原因是雅培奶粉感染了Cronobacillus和沙门氏菌。事实上,近年来,通过海淘、代购等渠道购买“洋奶粉”已经成为很多消费者的习惯。然而,据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一些“洋奶粉”虽然价格可以比国内便宜一倍,但质量却没有保障。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国内外价差和品牌依赖,部分消费者更依赖海淘购买奶粉。而海淘奶粉主要徘徊在一些灰色地带,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疫情等因素,消费者海淘代购奶粉的购买比例正在大大降低。此外,众多国产奶粉品牌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洋奶粉”市场。
雅培奶粉被停,代购还在卖。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雅培中国召回其销售的一款特殊医疗产品》,提醒消费者“暂时停止通过任何渠道购买(包括海淘)”,并“立即停止食用”雅培相关婴幼儿产品。
这一事件与美国4名婴儿感染Cronobacillus和沙门氏菌有关。据海关总署公告,2月18日,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正在调查4名婴儿感染Cronobacillus和沙门氏菌的投诉。报道称,这4名婴儿都食用了美国密歇根州斯特吉斯市雅培公司生产的奶粉,品牌包括雅培、Alimentum和EleCare。经海关总署核查,相关产品未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中国;涉事企业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产品雅培HMFortifi喜康婴儿补充剂有对华出口记录,雅培中国已启动自主召回。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2月21日,雅培官网发布公告补充道,“如果您通过非正常贸易渠道(如跨境电商、海淘)同时购买了符合要求的美加版雅培、Alimentum、Elecare粉产品,请停止食用,并联系您购买的平台进行换货”。
雅培表示,目前雅培在中国的跨境渠道并未销售雅培在美国主动召回的奶粉产品,但消费者可能会通过代购等其他跨境渠道购买上述奶粉。
相关品牌产品可能存在代购等非一般销售渠道,那么消费者通过代购购买上述奶粉该怎么办?2月23日,雅培方面对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在上述情况下,关于退货问题,如果消费者购买了美加版的雅培、Alimentum、Elecare粉类产品(其中Alimentum、Elecare为消化过敏特殊需求婴儿专用配方产品),且符合产品编码前两位数为22至37、容器上的编码含有K8、SH或Z2三个条件的 且保质期为2022年4月1日起或之后,可立即联系代购平台退换货。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通过电商平台搜索发现,目前雅培所有官方销售平台都找不到喜康婴儿添加产品,但雅培、Alimentum、Elecare品牌的部分奶粉产品仍在通过代购店铺销售。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联系了部分海外雅培产品采购商。销售美版雅培奶粉的“纽约客母婴优品”代购店客服表示,产品是在美国购买的,不属于雅培要求退货的产品;购买了美版雅培液态水牛奶的“纽约硕马硕”表示没问题,不是海关总署叫停的产品,可以正常购买;“贝乐全球母婴购”并未就该产品是否被禁给出明确回复,只是提供了雅培的销售客服电话。建议北京商报记者自行联系咨询。
“这件事对雅培的中国市场影响很大。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更敏感,尤其是婴儿奶粉的安全。所以这次事件对雅培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和地位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这样分析说。
价格翻倍,海淘奶粉隐藏在灰色地带。
随着跨境贸易的兴起,很多消费者通过代购、海淘等渠道购买海外商品,包括奶粉。但最近海外代购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海淘奶粉越来越难让人担心。
北京德恒(厦)律师事务所律师郑在接受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在微信业务、电商平台上签约代购的商家,并不是真正的‘代购’,真正的代购类似于中介。提供其他代购费用凭据,只赚部分服务费,服务费标准必须明码标价。而我们平时遇到的‘代购’商家,基本都是赚取‘产品差价’,所以这些人不是代购,而是经营者”。
据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海外奶粉代购的操作渠道有很多,淘宝、微店、微信等。他们中的一些人还通过Tik Tok和微博等社交媒体做广告。消费者通过平台或私人微信联系采购人员下单。有的是根据订单数量当场购买,有的是提前购买大量库存,从仓库寄出。由于不同地区奶粉限购政策、国际物流速度、通关、退税等方面的差异,单个海外代购产品一次两三周就能送到,而一次需要一个多月。
由于奶粉产品的特殊性,大部分消费者需要提前下单或者一次购买几罐产品。为什么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时间等待和购买?业内普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国内外价格差异和对品牌的依赖。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洋奶粉”价差翻倍。以爱他美卓萃白金版900g奶粉为例。天猫爱他美官方旗舰店一罐产品售价375元,淘宝“喜贝贝母婴”店售价273元。在天猫a2的海外旗舰店,a2奶粉3段白金版900g产品为265元,澳洲“澳品汇海外直邮店”代购价为173元;还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他们买的雅培奶粉在美国相当于161元一罐,在中国相当于298元一罐。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需求旺盛的奶粉产品,价格差距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方式。
也有很多宝妈表示,宝宝长期只喝单一产品,不习惯换品牌口味,已经形成品牌依赖。但部分产品暂时在国内没有销售渠道。为了满足宝宝的需求,只能选择长期海淘。
然而,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购买奶粉并不总是愉快的经历。在“windeln海外旗舰店”,有消费者在评论区反映,在海淘的奶粉中发现异物;“阳光海外专营店”的消费者表示,由于购买过程不可控,两次购买的同一产品容量不同;有的消费者拿到后发现奶粉日期不够新鲜;更多的消费者关心的是产品真假难辨,不确定买的是不是正品...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调查发现,2021年9月期间,德国Etamex白金版产品出现缺货,但国内仍有不少私人代购表示可以正常拿货。小红书一位消费者写道,在代购公司下单后,向代购公司索要订单号,发现自己被拉黑了。也有消费者表示,购买商品售后没有保障,产品不予退换。遇到问题产品,品牌会建议消费者联系代购渠道解决,而代购方会说是品牌产品,消费者投诉无门。
海淘奶粉质量难以保证。
面对海淘奶粉,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它的质量和安全。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梳理发现,海淘奶粉近年来频频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2022年1月19日,瑞典通过RASFF(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报告,瑞典出口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合格,这批不合格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往中国。2021年8月底,一名德国商人被指控向一对中国夫妇出售假奶粉。这对夫妇以超过11万欧元的价格从他那里订购了总共9900罐奶粉运往中国,但发现购买的奶粉都是假的。2019年,央视曝光西班牙查获8吨假奶粉,其中一大批通过波兰运往中国,产品被检出含有致癌芳烃矿物油...
香颂资本董事沈梦认为,国内部分消费者有通过海淘或代购购买国外产品的习惯,催生了国内代购的灰色市场,这类灰色商品的规模不小。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否则质量难以保证。
宋亮今日在京商报记者表示,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基础上,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准比国外更严格,规定项目和含量的含量要求更为精确,因此产品质量更为严格。
近年来,本土奶粉行业加速发展。欧睿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抓住了政策红利和渠道变革带来的机遇。2020年,CR10中国品牌占比将升至38%,本土奶粉品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海外奶粉品牌市场。
“自2020年爆发以来,消费者购买海淘代购奶粉的比例明显下降。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海淘代购下降了90%,跨境代购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近年来,整体海外跨境业务大幅萎缩。”宋亮说道。
代购容易“踩雷”。消费者应该如何更安全地购买奶粉?如何营造安心买奶的环境?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消费者在不确定自己手上的奶粉是否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情况下,可以仔细观察奶粉的包装和印刷。看产品的营养标签和配料表,根据营养标签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判断产品的营养价值是否符合个体需求。检查包装和成分表。购买乳制品时,检查产品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产品条形码、生产日期、产地、保质期、产品类别和属性等重要信息。,还要检查进口奶粉是否有中文标签和“CIQ”标志。
据了解,我国已推出“婴幼儿配方乳粉溯源”小程序,消费者可通过该程序扫码查询原料来源、主要原料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溯源信息。此外,消费者应注意产品的保质期,妥善保管,在标签注明的条件下储存和食用。保留好购买凭证,以便维权。
沈梦认为,为了提高国产高端奶粉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本土奶粉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自身质量。
郑提醒,如果消费者遇到代购或者海淘买到问题产品,可以先向消协投诉。如果涉及到严重的质量问题,比如产品含有违禁药物,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也可以向经营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北京商报记者白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