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拉黑淘宝店铺屏蔽消息(科工力量:被制止的互联网屏蔽大战,“安全,不是垄断的借口”)

[文/科技力专栏作家lime]

“你再试试,看这个‘回到未来’(车模)能不能发到群里。”

老王是上海一家模型店的老板。为了更好地开拓业务,他在网上开了一家淘宝店,并为客户建立了微信群,定期推送新款。

但由于应用之间的链接被屏蔽,他一直无法在群里推送购买链接。如何振兴企业成了难题。

9月9日,工信部相关部门召开“屏蔽网站链接行政指导会”,要求各互联网企业限期按标准解封网站。9月17日是“抬屏截止日”的最后一天,老王也在中秋假期前做了一个测试,希望顾客可以通过微信链接进入淘宝店铺。

如果测试成功,他挂的“回到未来”车模将是中秋促销的第一单。

拉黑是互联网的当代史

十几年前,老王吸引客户没那么难。他艰难创业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当代史。

2008年,百度作为国内搜索巨头抢尽风头。搜索引擎作为内容入口,不仅决定了用户内容的终点,也决定了展示内容的排名。按照电商行业的逻辑,百度的内容排名决定了自己的商业生死。

类似的原因,淘宝早期还在发展,在机器人协议上选择了屏蔽百度。简单来说,如果你不在淘宝官网搜索商品,而是在百度上搜索,百度给出的淘宝相关结果不会显示出来,会弹出一句话:“由于本网站robots.txt文件存在限制,系统无法提供本页面的内容描述。”



淘宝的屏蔽是让用户先选择自己的网站。改变机器人协议避免外部网站抓取也是国内外常见的行业案例。百度没有合适的理由反击淘宝,淘宝也趁机掌握平台展示渠道,通过商品排名决定商家命运。

大多数人更熟悉“3Q”战争。2010年,由于腾讯QQ电脑管家和360安全卫士竞争激烈。360居然推出了屏蔽QQ广告业务,断了腾讯的财路。作为反击,QQ发出了“做艰难决定”的弹窗,屏蔽了360用户电脑上的QQ。

两家公司“二选一”闹得沸沸扬扬。最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0年底介入,用行政命令要求两家公司停止纠纷。之后,双方又打了4年的官司。腾讯在2013年也处于诉讼期,因为支付业务的竞争,屏蔽了来自淘宝的外部链接。

但这一次,淘宝是第一家。腾讯屏蔽之前,淘宝先屏蔽了来自微信的链接。在双方互相屏蔽的同一年,淘宝也通过屏蔽链接、屏蔽流量入口的方式屏蔽了导购网站美丽说和蘑菇街。

然而,领先一步的淘宝最终还是输给了年轻一代:2020年8月,Tik Tok发布公告,从10月9日起,淘宝、JD.COM、Aauto Quicker等第三方平台的商品将被屏蔽进入达人直播间的购物车。忙着屏蔽别人的淘宝,最后被别人屏蔽了。

然而,早在2018年,“干掉淘宝”的Tik Tok就因为短视频而无法与腾讯分享朋友圈。“头腾大战”以微信和QQ屏蔽Tik Tok链接而告终。

腾讯屏蔽淘宝,淘宝被Tik Tok黑,头条被腾讯屏蔽。听起来很乱,但结果很明显。互联网巨头就像军阀,他们的链接变成了本地银票:本地银票带着自己的安全,去了别人的站点,银票就被没收了。

2021年中国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可能还不如1921年的北洋。

屏蔽是发展的终点

互联互通的网络成为地方割据的战场,核心逻辑依然离不开“互联网”。

如果你把互联网流量入口去掉,看看过去的内容、商业、社交服务,你会发现。这些业务的传统运营模式仍然依赖于业务节点,即“资源提供者-中间商-消费者”的业务结构。

节目组制作节目,然后通过电视台把信号传输到电视。果农将水果运进超市,然后卖给消费者。如果你想查询一个未知的电话号码,你必须使用黄页查找号码提供商的相应信息。如果这些生意能长久,一定有一个关系稳定,绕不过去的“中间人”。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效果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简单的“三点一线”结构被颠覆。上游厂商可以自由选择中间商,下游客户可以自由选择上游合作伙伴。如果对现有的商业模式不满意,上下游甚至可以绕过原来的中间商,重新协商商业模式。

单条线变成网络,意味着所有节点都可以自由连接。既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中间人”的具体优势就不存在了。以早期淘宝封杀百度为例。既然用户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查询产品,为什么还要去淘宝进一步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简单的操作手段让传统的商业节点更容易被丢弃。如果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解决问题,就不需要多个应用程序。如果能刷脸刷指纹,就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了。简单运营减少了商业运营的时间和选择空,企业的生存会更加艰难。

网络化让节点变得不再重要,于是互联网巨头们会想方设法借助屏蔽和业务扩张,把网络中的多个选项变成一个,维持自己的“中间人”地位。

腾讯可以通过社交抓住用户,发展电商和视频。百度掌握流量入口,通过搜索封锁出口的地图业务,用户数量超过4亿。无论是哪家巨头,用户的选择权都在逐渐被剥夺。

掌握了所有的业务,无数的上下游节点就可以凝聚成上下游的业务集合体。凭借业务优势控制大量用户的互联网公司,转了一圈就变成了“中间商”,拥有特殊的渠道优势。为了避免人们绕过自己开展上下游业务,“中间商”会使用屏蔽破坏其他连接手段,以保证自己的唯一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高速交换信息和资源的工具,互联网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但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互联网资源会流向更有能力的节点。互联网造就了巨头,但放走巨头可能会毁掉互联网。

互联网用户的整合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最终以市场达到上限而告终。仅2018年,微信月活跃用户就超过10亿。月活也将在2020年达到3.4亿。按照中国网民接近10亿的规模来看,整个市场所能容纳的企业和应用已经达到了极限。

在新用户、新服务的长开发周期下,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成为零和博弈。以2020年国内互联网某APP月度用户地图为例。Tik Tok用户数量增长4.2%,至6.4亿,而微信用户数量下降0.4%,至不到10亿。

竞争,其中一方必须认输,最终会导致企业从“发展盈利”走向“保守止损”。在这种预期下,互联网巨头会集中所有业务资源,用各种手段避免资源被掠夺。最后体现在“一家独大”和“相互包庇”。如果用更通俗的方式解释,就是垄断。

安全不是垄断的借口

面对互联网屏蔽战,监管部门的选择是“一个接一个,绝不放过”。在“关于屏蔽网站链接的行政指导会议”上。事实上,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百度、华为、小米、网易等企业都相继出席了会议。并明确指出,9月17日前,各企业需按标准进行网站解封。

但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的态度各不相同:腾讯对外回应相关条款时指出“要在以安全为底线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并于9月17日推出微信外链内容管理规范调整声明。

但在这份声明中,外链分享仅限于“一对一聊天”,不能进行群聊分享。而且,技术上提供“个性化选择”,意味着腾讯仍然保持着“把用户留在微信上”的自主权。考虑到腾讯庞大的用户群解封后会给别人的业务做嫁衣,无论怎么看,这种表面的“开放”都显得勉强。

阿里CEO张勇在声明中指出,“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会按照政府的要求,和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其他平台”、“相向而行”等字眼,凸显了“敌不动,我不动”的含义,让人很难不怀疑阿里后续的政策执行。

作为屏蔽战中的弱势一方,字节跳动的声明是“我们呼吁所有互联网平台行动起来,不找借口,明确时间表,积极落实”。用“呼吁”、“明确时间表”、“不找借口”。表面上看,你其实是在给其他平台施压,给自己开条件。



随着屏蔽的逐渐解除,外链安全和外链骚扰的讨论成为了热门话题。一些媒体也借助相关讨论开始了自己的舆论动员。

9月9日晚11: 30,自媒体作者冯大辉在《小新闻》中将开放外链比作潘多拉魔盒,“最大的输家是普通用户”,“站外链接全是好友”。更有意义的是他在评论区的投票。

这样的写法和投票方式很难不让人想起19世纪末垄断巨头兴风作浪的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洛克菲勒建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控制了美国90%的炼油工业。为了保护市场份额,甚至会迫使竞争对手破产,然后进行收购。

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开始审查垄断巨头。烟草托拉斯被分成16家公司,垄断全国粮食供应的牛肉托拉斯也被解散。经过长期的斗争,曾经叱咤风云的标准石油公司也被拆分成34个区域公司,直到后来才形成了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巨头。

然而,在当时标准石油的反垄断期间,他们做出了和冯大辉一样的声明:借助优化的生产环节,标准石油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便宜的汽油。在1974年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反垄断案中,AT & T也做出了类似的声明,表明他们可以提供更便宜的电话费用,但这并没有改变AT & T被一分为八的结局。

这些类似的借口巧妙地把“打破垄断,提供选择”和“保护用户权益”放在了优先位置,似乎得到了一个就失去了另一个。但是,“提供选择”本身就是“用户权利”的一部分。反对“屏蔽外链”和“普通用户体验”,其实是在回避真正的问题。

外链骚扰可以治理,非法外链可以查封。但这两者的确定权属于用户,管理权属于监管者。作为服务提供者,任何互联网平台都不应该代替用户和监管者行使权利,更不应该以维权为借口使互联网运营复杂化。允许运动员参加比赛并不意味着允许运动员犯规,更不意味着允许运动员临时充当裁判。

在9月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指出:

如何拉黑淘宝店铺

“保证合法网站链接的正常访问是互联网发展的基本要求。对网站链接的识别、解析和正常访问进行不合理限制,影响了用户体验,损害了用户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结论

经过一下午的尝试,老王还是放弃了向微信群推送链接的计划,因为群里的客户打不开他推送的链接。他的限量版“回到未来”车模,中秋节可能卖不出去。

“很明显是回到未来,结果越完整越难。”面对彩排推广失败,老王只是笑笑。

对他来说,互联网是一条互联互通的高速,但要打通这条高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天阅读有趣的文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