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贸服装批发拿货(北方最大服装批发集散地变身首都商务新区 大红门商户“再出发”)

11月1日,处于北京大红门商圈核心的大红门服务商贸城正式关停,标志着市场疏解进入最后阶段。

北起北京南三环,南至凉水河以北,大红门地区曾是北方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以木樨园桥为中心,辐射南园乡、何仪街、大红门街,一度聚集了45个批发市场、3.3万商户、9万多从业人员。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工作启动。近年来,大红门商圈的市场陆续被拆除,商家在河北、天津等地找到了新的“婆家”。

缓解和纠正重大变化

“以前家门口都是批发市场,垃圾刚清理完堆起来,早高峰一片狼藉,路边都是大货车占着,拉货的大车三轮车随时都会出来,出门都提心吊胆。”谈起大红门地区的变化,附近居民陈阿姨感触颇深。“现在,南苑路干净顺畅多了。以前走路要一个小时,现在只要10分钟。”

随着市场的关闭,这里的服装产业链正在逐渐溶解。多年来,大红门地区一直保持着“前店后厂”的模式,服装加工、仓储、物流、餐饮等衍生业态围绕市场集聚。一位何仪街道的居民告诉记者,近年来,拆除了违章建筑,取缔了无照经营,腾出的空地上种上了鲜花绿植,小区环境明显改善。

褪去了批发市场的外衣,大红门正在“首都商务新区”新定位的指引下,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记者走访看到,原来的府城大厦变身丰台区行政服务中心,聚集了图书馆、党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公共服务部门,成为南中轴线上的文化新地标。雅汇国际服装市场变成了和盛广场,电影院、健身房、品牌餐厅一应俱全,商业综合体填补了该区域的消费短板。

居民生活也更加便利。“过去,如果你想逛大型商场,你必须一路走到西单和王府井。现在你可以直接去和盛广场,一家人可以开心一天。”陈阿姨说。

整治也使程楠有可能“留白增绿”。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北相对,面积15.6平方公里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正在规划中。将建成以绿色为体、以林水为依存的大型绿色生态空室,再现南苑湿地水网、“南方秋风”的历史景观。

服装批发拿货

三十年沉浮

上世纪80年代,浙江温州一些做服装生意的人来到南苑地区,开办了服装小作坊。他们把畅销款拆开做模型,改进后推出低价仿制品,或在商场租专柜或在家摆摊,迅速打开市场。

在此期间,何明清随父母漂泊到大红门。“村民们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在异乡过着好日子。”后来,何明清在服务贸易城一楼自己开了家店,做男装生意。“赶上好时候,每天有一两万元的流水。”

到了90年代,一个十几万人口的“浙江村”的规模逐渐变成了。1994年,文婧大厦大红门第一家批发市场投入使用,摊位很快供不应求。接着,大红门服务商贸城、新世纪、天涯相继建成,全国各地的商人涌入。21世纪初,这里形成了集布料批发、仓储运输、内销、外贸于一体的服装产业链。

安徽人王就是在这种潮流中来到大红门的。“6点起床,7点开店,全年无休。我用卖衣服的收入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从2016年开始,大红门倒闭的消息就不断传出,她很舍不得。“我在店里20年了,青春都在大红门。”

18岁那年,隋丽娜随表妹来到北京。她在服务商贸城租了12年的地摊。她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服装批发功能减弱,大红门早已开始走下坡路。“淡季的时候,我们好几天不开单,主要靠下游门店定期拿货,所以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商家又出发了

大红门关门,商户的生意还会继续,北京周边几大批发市场成为首选。河北沧州明珠商贸城成为承接大红门商户外迁的“大户”,不少商户转移到天津西青、河北廊坊固安承接市场。

为吸引大红门商户入驻,各地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减免房租和物业费、按成本价提供住房、协助办理各种营业执照、解决户籍和子女上学问题等。今年9月,固安县政府在大红门服务贸易城举办招商会,当天就预订了2000多个商铺。

“只要动力和勇气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隋丽娜和几个老乡一起搬到了沧州。她租了一个30平方米的摊位。有了在大红门积累的客户,她开起了网店,线上线下同步,生意越做越红火。“沧州的房租不到北京的一半,生产和人工成本也低。随着市场的成熟,我相信路会越走越宽。”

经过反复考虑,何明清选择了与北京“南大门”保定一江之隔的固安永定城。

“现在店面比以前大了一倍,可以放更多当季新款。做了这么多年生意,我终于像个老板了。”何明清认为固安是个好地方,条件优惠,配套设施齐全。

王远赴天津,扎根于温州国际商贸城王兰庄。“坐高铁半小时到北京,周末可以回家。”(记者陈)据

来源:工人日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