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频繁提及的电影票价格高的问题,在这个春节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年初一,多个城市热门电影票价直逼百元,“电影票太贵”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讨论。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7天,全国电影票房60.35亿元,超过2019年春节档59.05亿元的总票房,位居历史同期第二,仅低于去年春节档78.14亿元的历史新高。
虽然总票房不如去年,但票价却比往年高了不少。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平均票价比去年上涨了8%。在一些一线城市,一部电影的票价卖到100元,最高的接近200元。
春节假期,消费市场火爆,观众观影热情高涨。但是很多人还是对高票价望而却步,观影人数有所下降。在谈到今年春运票价现象时,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表示,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那么,今年春节电影票涨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电影票价未来会如何发展?
2022春节档电影票价再创新高
看电影人次创新低
综合来看,2022年春运期间平均票价达到52.8元,创历史新高,较2016年春运上涨31%。春节档8部影片中,除了《喜羊羊》和《灰太狼之篮出未来》平均票价为47.1元,其余7部影片票价均在50元以上,其中环球最高,为54.7元。
从具体日期来看,元旦是全国平均票价最高的一天,达到56.1元,比2021年全年平均票价40.6元上涨38.2%,之后逐渐下降。根据售票平台的记录,在京沪等一线城市的影院,IMAX 2D厅大年初一的黄金票价甚至达到了179元。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春运票价是2018年春运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
春节档电影的高票价问题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但今年的集中爆发和“贵”热搜表明,虽然观众需求旺盛,但对高票价的接受度并不高。高票价下,观影人数锐减,网友们把“我不配”这句话付诸行动。
今年春节,观影人数创2018年新低,只有1.14亿。大年初一,日均票价最高,观影人次约2562万,较2021年春节首日减少约900万,创下5年新低。
业内分析,虽然2021年出现了历史最高票房纪录,但主要原因是2020年疫情防控影院关闭,2021年春节影院市场过度热情。虽然也有人吐槽票价,但基本都是边吐槽边买票。
到了今年,高票价显然已经成为阻碍观影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从数据上看,今年春节档票房能排到第二,主要是因为票价太高,“人数不够,票价一起来”,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的不足。
低线城市平均票价已经超过部分一线城市
相对于消费水平更高的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
数据显示,今年春运平均票价最贵的是北京,75.7元,其次是上海,67.3元,但第三和第五高的都不是一线城市,而是河南信阳,63.4元和浙江金华,60.8元。另一方面,在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平均票价远不及这个水平。
从不同城市的整体票价来看,三线城市的平均票价略高于二线城市。通过分析微博中网友对#虎年春运史上最高票价#和#电影票价格是否影响你春节上座率#等话题的热门评论,发现高价电影票对观影人数下降影响显著。
其中有不少网友提到,他们所在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地级县的票价高得离谱。甚至有网友吐槽十八线小县城一张票70多元,平时也就二三十块。
一张电影票要70多块钱,再加上一些零食、饮料等额外费用,估计每个大年初一看电影的家庭,五六百块钱都下不来了。这样,有多少人会走进电影院?
(截图来自微博网友@在信阳)
对于低线城市,平均票价超过了一线和二线城市。有影院经理告诉记者,过年期间北上广深都是人口净流出,而平均票价较高的基本都是人口净流入。“这些地方的春节档基本上要维持未来三四个月的生计。五一假期之前他们不会有任何生意。他们前后都饿了。这顿饭你不想多吃点吗?”
为什么这个春节电影票这么贵?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电影票的价格是由什么构成的。
消费者买电影票的钱一般是由电影发行方、影院、销售平台决定的。
一般来说,电影票价由片方最低发行价加上影院溢价、影院服务费和销售平台服务费构成。
一般来说,电影票价=最低发行价+影院溢价+电商服务费(网购)+影院服务费-各种折扣(平台补贴等。).
最低发行价格由电影制作方根据拍摄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决定,影院卖给观众的价格不得低于此。如果低一点,影院要自己补贴。
春节期间,消费者观影需求旺盛,片方此时会涨价,但春节过后,发行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电影都要赶在春节,甚至很多公司每年拍一部电影就是为了在春节或者国庆。
2月9日,电影《奇迹傻孩子》决定从2月11日(含)起调整结算标准,编号2D-30元/人(次);IMAX2D-40元/人(次);中国巨幕2D、CINITY 2D(AMR 120)、杜比视界2D等特别版35元/人(次)。
但当我们打开第三方售票软件,发现票价远高于这个定价标准,也就是影院和第三方销售平台的加价。
(2月11日电影《奇迹傻孩子》,北京朝阳区某电影城门票价格截图来自猫眼)
在发行价的基础上,医院两次提价,主要考虑供求情况、地理位置、影院设施设备、租金、水电费和人工成本等因素。
对于医院来说,春节档是每年最重要的档案之一,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影院。春节档期间的收入可能占到院线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已经做好了“开三年”的准备。
其次,影片的长度也会迫使影院提价。与往年贺岁片时长95至110分钟不同,今年的两部影片时长超过120分钟,其中《水门大桥》时长149分钟,是普通贺岁片的1.5倍。电影长度越长意味着场次越少,影院只能靠提高单部电影的票价来对冲负面影响。
另外,由于疫情原因,各大城市都出台了考勤要求。比如北京规定上座率不能超过75%,也就是说100家影院只有75个座位,进一步减少了供应量,这也成为影院调价的原因之一。
除了医院,还有第三方售票平台也要分钱,主要体现在网络购票的服务费上。
服务费是随着在线售票平台的出现而出现的产品,主要包括售票系统技术费、在线售票管理费、电话短信通信费、电商平台费和取票设备维护费等。
不要小看这点小小的服务费。当年《复仇者联盟4》上映时,因为一票难求,部分影院的服务费高达100元,直到有关部门下发了服务费异常的通知,被要求整改。“除贵宾厅外,服务费不能超过票价的10%”,这场闹剧渐渐平息。
所以在市场化运作下,观众真正拿到的电影票价往往比结算价格高一点。
为什么往年票价这么便宜?
19 。9的电影票还会回来吗??[/s2/]
9.9元,19.9元的电影票不太可能有。
前几年低价票很多,因为猫眼、淘宝电影等售票平台有很多电商补贴,也就是所谓的“电影票补贴”。
2010年后,中国电影票房一路高歌猛进。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最终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一。
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巨头和资本的目光。
“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开餐馆的、做金属管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中国企业有什么共同点?答:都变成影视公司了。”
2014年4月,伊凯资本有限公司CEO王然在微博中调侃上市公司影视文化业务转型。当时恰逢国内电影票房连续多年上涨,资本市场上影视概念被热炒。这一年,影视企业注册量增速达到35.7%。
进入首都圈,要先圈流量再圈钱,搞购票软件,烧钱抢市场。2014年,随着国庆档电影《花在路上》的上映,美团猫眼的票务平台第一次出现了19.9元和9.9元的超低售价。同年,中国电影市场在线购票比例首次超过40%。
从此开始了在线票务销售大战:2015年7月,光线传媒收购在线票务网;12月,腾讯微影时代宣布与格瓦拉合并;同年百度糯米推广200亿,其中50亿拨给电影票务;年底,阿里影业收购淘宝电影,次年5月,淘宝电影恒空诞生。
当时,时任微影时代CEO的林宁表示,全年各方共花了40亿元门票。到2016年,机票置换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仅春运各方机票置换总量将达到10亿。
资本互相滚动,观众捡了便宜。得益于平台补贴,大量新用户开始进入影院,国产电影票房和电影上座率突飞猛进。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15年,去电影院的人数为12.6亿,比2014年增长51.8%。2016年春节档票房30.9亿,比上年春节档增长70%以上。
但是,门票补偿不是长久之计。2016年后,国内电影票房市场放缓,市场开始饱和。激烈的竞争过后,流血的票务平台和资本无法长久维持。
阿里影业发布的2017/2018财年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16.5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92亿元继续扩大,淘宝电影的公告费用是亏损的主要原因。猫眼在三年半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后,也寻求在香港IPO。
2018年春运,各大党联名提出限制“票补”力度。全国院线票价不得低于19.9元,单部影片补贴票数不得超过50万。2018年国庆前夕,文化部、电影局一纸关于取消门票报销的修改意见,明确提出:“停止所有线上门票报销,包括第三方、影院自有渠道,但不包括影院线下售票。”
门票大战告一段落后,电影票价逐渐回归本来面目。2018年被影视行业称为“冬天来了”,大量相关企业倒闭。到了2020年,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小电影院通常接待的观众非常有限,但是房租水电人工成本都要日常维持,这也导致很多小地方的电影院遇到节假日都会涨价,尤其是国庆和春节期间。
观众接受不了高票价?其实高票价的好电影是不会劝阻观众的。真正劝阻观众,激起观众反感的,其实是那些低于观众心理预期的电影和服务。
2019年,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宝影业总裁李杰提出:“《复仇者联盟4》预售非常火爆。即使涨价,大家也愿意花钱,说明不是观众不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而是内容不够好。”
近两年电影行业不景气,愿意投补偿的投资人和电商平台越来越少。在某些情况下,加价是不可逆转的。为了留住观众,我们不得不依靠口碑较好、服务能力优秀的内容。
密室逃脱和剧本杀的兴起,让观众在春节期间有了新的娱乐方式。如果影院只想赚快钱,不做服务,只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没有人愿意在电影院说“哎,算了,这大过年的来了”。
参考文献:[1]犀牛娱乐,符晓,电影票价,必然上涨,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018826.html
【2】58元的春节档电影平均票价最高159元,每年的票价上涨导致观影人数锐减。
、上游新闻https://CJ . Sina . com . cn/articles/view/1664221137/6331 ffd 10200124 dy
[3]李廷俊、杜、童刚委员:中国电影票房10年有望突破1000亿!、中国电影报https://www.sohu.com/a/300765936_388075
资料编辑:陈
新媒体设计:苗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