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一个粉丝来找我诊断小红书的账号,说他有五万粉,一分钱没赚到。
我看了看她的红宝书,分享了一份日报的摘录。
于是我问:这些文章不是你写的,笔记也没有你的思想,那你的商业价值在哪里?
说完这句话,我就被对方带走了...
虽然这有点毒,但还是要提醒所有有良心做小红书的新手姐姐:不考虑变现的方法,以为粉丝能赚钱,最后很可能是白费力气。
如果你也想做一个赚钱的小红书账户,一定要特别注意下面提到的坑:
首先,从实现方式上把内容的形式反过来。
做自媒体就相当于轻创业。你首先要搞清楚你想从什么上面赚钱,这是所有商业项目成功的基础。
目前主流的变现方式有三种:广告主列表、带货直播、知识变现。
然后想想你的目标用户的画像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喜欢什么类型的内容。
最后根据用户的喜好,去规划你的笔记。
想靠广告赚钱,就要在作品中留一个方便做广告的点。如果要为知识付费,就要在笔记中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设计和引导自己的演讲技巧,慢慢把流量转化为私域。
经常看到一些读书博主的账号,所有的笔记都是摆出一本书的图片,如下图:
这样一个账号,如果你想靠推广赚钱,任何非图书类的产品,一眼就被看成了广告。你认为这个广告会奏效吗?你的赚钱效果能好吗?
一些名人片段,好词好句,影视剧的安利笔记也是如此。你的账户没有办法产生任何商业价值。
除了给外行人一种“哇,数据很棒,粉的真快”的印象,业主的实际收入支付比其实并不高。
第二,不管是人设计的,人设计的,还是人设计的。
不管是图片还是视频,不管有没有出现,一定要让你的粉丝觉得这个账号里有一个活生生的人。
不要让你的粉丝把你当工具。
换位思考很好理解。你在做购物攻略的时候,是喜欢听闺蜜或者博主的推荐,还是看营销号的无脑宣传?
消费者不相信任何人的营销号,那么品牌会在这个号上投入很大的预算吗?做这个号能赚钱吗?
这就是上面说的报纸书号赚不到钱的原因。
内容真的很有用,粉涨的很快。但是几乎没有甲方会放进去(公考机构可能会放进去,但是现在小红书禁止引流,想连都连不上)。
上图是在首页搜索人民日报的结果。这三个笔记来自三个博主,但是你能感觉到有什么区别吗?你能分辨出谁是谁吗?
这条广告之路被堵死了。如果要为知识付费,笔记的内容不是自己创造的。粉丝来咨询。业主提供什么价值?我为什么要为你付钱?
塑造人物角色的目的不是让你虚假地包装自己,而是突出你身上的闪光点,让粉丝在笔记中看到“你”的存在。
即使不露面,也可以在分享干货的时候写一些你是怎么做的案例。在分享大咖的观点时,加上自己的观点等等。
让粉丝不仅爱上你的音符,更爱上音符背后鲜活的灵魂。
第三,垂直领域,持续输出。
这句话差点被我打破。
垂直字段=你能提供什么值;
持续输出=你有能力持续提供价值。
做到这两点,有需求的人自然会关注你。
我在孵化学生的时候,经常遇到一些妹子,开始做笔记。只看了一两百就没了兴趣,不再更新了。
说个我不爱听的实话,我们这些十几万粉丝的博主,当数据都在大街上的时候,你一个新人要写得多好才能打败这些老手,爆发?
一个没有粉丝基础,没有作品积累的新博主,就像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好的数据是不平凡的,坏的数据是正常的!
不要一看到一些无良机构的宣传就着急,某某几天涨了几十万!韭菜就是这么割的!
即使一开始阅读量不大,只要方向正确,不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权重也会逐渐上升。
这两个妹子的情况差不多,一个是从差到好,一个是从爆到200。
更新的力量是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