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营销和创新是任何企业都应有且只有的两大基本职能。营销的重要性由此可见!20世纪初,市场营销首创于美国,随后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那么百年以来全球的营销发展大概是怎样的呢?
1、生产为王的年代
1908年9月27日福特T型车问世,它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从诞生到1927年停产,一共生产了1500万辆,这个纪录保持了将近一个世纪。1915年第1000万辆T型车问世之际,当时全世界90%在跑的汽车都是福特生产的。为什么T型车这么牛呢?因为它是世界第一款大量使用通用型零部件,并进行大规模流水线装配的汽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福特T型车不仅因为销量,更是作为先进工业技术与管理典范,彻底改变了全球汽车业,为工业及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时,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科学管理》一书,强调标准化、专业分工、精细化管理、计划与执行分开、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计件报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福特T型车无疑是科学管理的一个完美缩影。科学管理对人类的影响极其深远,包括我们今天一切企业在实施的管理,都有科学管理的影子。可以看到,在20世纪之初,当时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是生产——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是企业面临的第一个营销问题。谁在生产上领先一步,谁就会赢得市场的主动。
2、产品为王的年代
1950-196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营销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市场营销从生产观念走向产品观念。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生产大爆发,产品越来越多,如何更好的营销成了新的问题。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明晰化了市场营销组合,提出了著名的4P,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的营销要素组合,其中产品是第一要素。
同时,广告营销登上了历史的舞台,50年代初,达彼思广告的董事长罗瑟·瑞夫斯提出了著名的US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这一理论强调,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提供一个主张,让其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功效和利益,并且这个主张是竞争对手未曾提出过的。
3、顾客至上的年代
1960年代,美国经济日趋繁荣,技术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一方面使市面上的产品变得同质化,另一方面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在加快。这一时期,市场营销从产品观念走向顾客观念。1960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发表了成名作《营销短视症》,他在文中指出,企业衰退的原因在于它们所重视的是“产品”,而不是“顾客”。如果不关注顾客,而只是专注于产品,那么任何企业都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就算你现有的产品再成功再辉煌。由此催生了“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1967年出版的《营销管理》。
什么是营销?科特勒说,营销就是管理消费者的需求。它的策略体系,用一个公式来讲就是STP+4P。STP是战略——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人群(Target)、产品定位(Positioning)。4P是战术——也就是前面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成了营销学上的“圣经”,培养了全球数千万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今天全球的营销公司、广告公司做方案,基本上遵循的还是科特勒这个逻辑框架,从市场分析开始,找到细分市场和产品定位之后,来设计营销战术组合。市场是生产的起点,以销定产。
与此同时,广告营销进入形象时代,奥美广告集团董事长大卫·奥格威提出品牌形象论,强调产品的同质化使得顾客的理性消费逐渐减弱,广告应该提供感性利益,并且每一则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
我是谭劳斯,致力于让定位走下神坛,走进每个企业。如你有任何有关定位的观点或疑问,都可私信我,我会尽快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