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定投,应该怎么买(用定投的方式投资基金,虽然看似简单,但也要防止踩到几个误区)

基金定投是一种比较简单易用的基金投资方式,特别是对于投资不是特别有经验的人来说,用定投来投资基金或许可以避免很多弯路。不过,基金定投虽然看似操作简单,但也并非没有技巧。有些人在做基金定投时会很容易步入几个误区。



基金定投有哪些误区?

首先,我觉得定投时间越长越好。基金定投确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首先,因为定投时间越长,投入的资金就越多,基金开始上涨的时候,收益就越多。

其次,由于市场总是在上下波动,所以会带动基金净值上下波动。时间拖得越长,基金上涨的机会概率越大。只要基金不清盘,总会有获利的机会。

虽然定投时间越长越容易获利,但收益率并不一定与定投时间成正比,尤其是一些被动型基金。因为被动型基金的收益率与其跟踪的指数有关,除非指数保持上涨,否则投资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但大多数指数大部分时间都是波动的,投资时间越长,收益率未必越高。

另外,定投时间越长,定投钝化现象越明显。所谓定投钝化,是指随着定投时间的变长,每一笔新投入的定投基金摊薄持仓成本的效果会减弱。当定投钝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定投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当然,对于那些长期趋势一直在上涨的基金,坚持长期定投是没有问题的。



什么是定投

其次,定投只能每次都一样。很多人对基金定投的理解是定期定额买入一只基金或几只基金,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定期定额只是基金定投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比较好的方式应该是定期定额,也就是每个周期投入的资金不一样。

即使是长期上涨趋势的基金,也难免会出现短期净值波动。当基金处于高估值时,定投金额较少,当基金处于低估值时,定投金额较多,比定期定额方式更有利于降低基金的持有成本,提高收益率。

即使在定投周期,也不是不能调整。如果能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定投周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又一次,我就是觉得应该一直持有基金定投。可能是因为基金定投主要强调怎么买,不考虑怎么卖,所以会给人一种只能买不能卖的错觉。可以一直持有基金吗,收益会更高吗?显然不一定。

相信很多人在基金投资久了之后会意识到,在市场好的时候,基金更容易盈利,收益率可能还是比较高的。但如果不及时止盈,当行情开始变坏时,利润可能会被大量甚至全部吞噬,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所以持有基金一直按兵不动,最后不一定会有更好的回报。如果能在利润多的时候卖出一部分基金,等它跌了再一点点买回来,利润岂不是更高?

此外,在适当时机减持部分基金,也可以缓解定投钝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基金投资风险,增加收益。

最后,我觉得所有基金都适合定投。如果不考虑效果,的确任何基金都可以定投,但是如果考虑效果,就不是了。因为有些以定投方式投资的基金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货币基金,定投对于摊薄持仓成本,增加盈利概率用处不大,还有一些净值波动较小的债券基金,也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一般认为指数基金最适合定投,因为指数基金追求的是一个市场平均收益率,与定投投资基金的收益率目标最一致,指数基金的波动比较大,可以充分发挥定投对摊薄持仓成本的作用。

以上定投你有没有踩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