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一片寂静
缘分从一见钟情开始,爱情最终坚持。爱比陪伴更好。
说到中国的情人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七夕。
其实七夕是“女儿节”,是女人祈祷和乞求聪明的日子。
在中国古代,情人节实际上是正月十五。
欧阳修有诗说:柳梢月上,人逢黄昏后。
在元宵节,年轻的男女们借着赏灯的机会与相爱的人相见,所以这一天也造就了无数对情侣。
01
缘始于初见
古人云:人生若只如初见,何秋风悲画扇?
第一次见面一定是美好的,一直都是幸福的。
元宵节,看灯也看人。
在灯笼的天空相遇,是爱情最浪漫的开始。
李清照和赵明诚相识于元宵节。
花灯如星,烟花如梦,赵明诚在桥上遇到了这位迁都的著名女词人。
他对李清照一见钟情,邀她欣赏灯谜。
回去后,赵明诚不要茶也不要饭。
父亲注意到了不同,赵明诚给了父亲一个字谜:
字和秘书(字),装脱(女),芝罘草坝(夫)。
意思是:我想成为一个已婚女人。
父亲心领神会,过几天就去李家门口招人,把婚事办了。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想遇见的人。千百年来,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不早也不晚。只有你。这是上帝给的命运。
无论结局如何,好的爱情都是可以不辜负命运的。
梨园戏《陈三五娘》中,陈三和黄武娘也是在元宵节认识的。
陈熟读诗书,五娘谈美雅。
在灯笼的天空里,两个人一见钟情,相爱了。
为了相守,书生陈三一姐隐瞒身份,心甘情愿地进入做了三年奴隶。
黄武娘也拒绝了父母的订亲,和陈三私奔了。
两个人经历各种困难,有情人终成眷属。
刘若英说:“爱情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的迷信。”
有时候,我们总是少了一点勇气,无法确定眼前的人就是我们命中注定的人。
犹豫不决,不敢付出全部,最后后悔终生。
爱是需要这种不屈不挠的迷信和追求它的勇气。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所爱的人。
02
爱情终于坚持下来了
唐朝的能力诗里有一个故事。
南朝陈的妹妹乐昌公主嫁给了江南才子徐德言。
后来南朝陈灭,乐昌公主被掳到北方。
临走时,她把一面镜子打碎成两半,一半留给丈夫,一半留给自己。
他们约定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长安街沿街卖铜镜,直到找到对方的下落。
几年后,徐德言终于在长安找到了卖铜镜的人,破镜重圆。
那时,乐昌公主已经成为苏阳将军的歌手。
苏阳看到乐昌公主和她的丈夫彼此深深相爱,这对夫妇团聚了。
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相惜,回到江南后共度余生。
两人在唐太宗贞观十年同时去世,夫妻合葬。随葬品据说是把他们分开又复合的铜镜。
这就是《再生缘》典故的由来。
千万不要忘记,总会有回音。
对于爱情,除了一见钟情的美好,还有忠诚和坚持。
有缘的人可能会分开,相爱的人迟早会重逢。
宋末,陈和妻子因战乱被迫分居。
临行前,妻子拿出一只绣花鞋给丈夫穿草鞋,哭着说:“希望以后能有鞋再相见。”
三十年后,天下安定,陈因战功而参政。
他拿着绣花鞋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他的妻子尼姑。
妻子等了他三十年,他一个人三十年。
鞋子成了一双,陈也和妻子复婚回家,他们将一起生活一辈子。
张小娴说:
“不到最后一刻不要放弃。好不容易得到一件好东西,不算幸运。
有时候,前面必然有苦心,后面才会有偶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爱情不仅是月圆,也是跌宕起伏,道路坎坷。
但心中有爱的人,终究会走到一起。
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天上月满,地上人满。
这一天,人们点亮灯笼,默默祈祷,希望爱情和生活能够圆满。
[S2/]03
爱胜过友谊
元宵节的浪漫就是和你一起看灯看人,看整个城市的美景。
最美的风景,只有和最爱的人一起看,才有意义。
所以这一天,手拉手出门看灯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清代男女戒备森严,元宵节女人不能出门。
才子沈复为了陪妻子看庙会,上了元宵节,把女子打扮成男孩。
茹娘看着镜中的自己,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们漫步在苏州城,享受着节日的浪漫和美丽。
遇到熟人就是兄弟,女的学男的当礼物,一路闲逛看灯,很不开心。
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里没有浪漫,没有激情。
爱情不是神话,而是平凡生活中的陪伴和分享。
我愿意陪你看世界的繁华,陪你走过人生的低谷。
不管怎样,我们都并肩站在一起。
苏轼被贬黄州、徽州,一直和朝云在一起。
从留学到下乡,江洋和钱钟书相互扶持,风雨同舟。
杜甫一生失意,妻子杨始终不离不弃。
深情不如相伴,深爱自不必说。
爱情的真谛就是等你,陪伴,分享。
与你分享无尽的晨钟鼓声,是最长的告白。
▽
七夕很含蓄。
没有西方人的热情,却相信命运,坚持,平淡。
就像夜星空。虽然不耀眼,却散发着温柔浪漫的光芒。
缘分从一见钟情开始,爱情最终坚持。爱比陪伴更好。
点击赞一下[/s2/]。在这个元宵节,愿你像一轮圆月,满载甜蜜的思念,与爱人的手并肩而行,走到天涯海角。